脱发,是困扰很多男性的健康问题。
但有一个很令人疑惑的现象:有不少男性,虽然头发越来越少,但胡子却茂密依旧。
网上曾广为流传一种解释:胡子浓密的男人雄激素水平高,但雄激素太多会导致雄脱,更容易秃。
甚至光头 + 络腮胡,成为了不少影视作品中「硬汉」的标配。
欧美硬汉三巨头
乍一听好似很有道理,但科学家们研究后却发现……不太对啊。
确实,雄激素和雄脱关系密切,但绝大多数雄脱的男性,血浆里的睾酮(一种经典的雄激素)浓度和不脱发的人并没有显著不同。雄脱的关键,不在于雄激素的含量高或不高。
更有趣的是,明明是同一个男人,胡子和头发为啥会对雄激素产生不同的反应?
这个迷惑的现象有个非正式的名字
毛发的雄激素悖论
(秃还是长,这是个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头上的毛,为啥男人能一边长胡子,一边脱发啊?
不是。
胡子茂盛和头发脱落是两个不同的机制,同时出现只是一种「巧合」。
人类虽然叫做「裸猿」,但实际上,我们的全身上下几乎都有毛,只是有很多毛毛不容易看到。
人体有两种毛囊:毳(cuì)毛囊和终毛囊,长出的毛发完全不同。
长胡子,是毳毛囊进化成了终毛囊;
掉头发,是终毛囊退化成了毳毛囊。
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研究发现,解答悖论的关键可能不在雄激素,而在毛囊本身就不一样。
毛囊从深到浅由四部分组成:毛球部、毛球上部、颊部、漏斗部。
其中「毛球部」是毛发的生长基地,含有一种重要成分:5α-还原酶。
5α-还原酶能将睾酮转化为一种活性更强的雄激素:二氢睾酮(DHT),它会和雄激素受体结合,改变毛囊的种类,进而影响毛发的生长。
不同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毛囊,毛球部细胞中 5α-还原酶的含量有很大不同,导致毛囊启动了完全不同的生理机制[1][2]。
当一个人刚刚好,拥有 5α-还原酶正常的胡子毛囊,和 5α-还原酶过多的头皮毛囊时,长胡子和掉头发共存的矛盾现象就出现了。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出生的时候,皮肤上的毛囊大多为毳毛囊,只有头发、眉毛、睫毛,是天生的终毛。
直到青春期,变化开始。
随着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局部区域的毳毛囊会在雄激素的激活下开始「二次发育」,进化为终毛囊。
这些部位原本小透明的毳毛,也逐渐变得粗壮黝黑,形成了胡子、阴毛、胸毛……
这个过程中,5α-还原酶是开启进化的关键。
如果缺少 5α-还原酶,即使雄激素水平正常的男性,也长不出胡子。
脸上局部范围的毳毛囊,青春期后开始发育转变为终毛囊,形成男性的第二性征:胡子
遗传、种族等很多原因,会影响面部有多少毛囊、哪些毛囊启动进化,形成形状不同、浓密度不同的胡子。
这些经过二次发育的胡子毛囊会保持稳定,持续不断地长出黝黑粗壮的毛发。
简单说就是,男人的胡子一旦长出来,就会活到老,长到老。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到了头皮,故事发生了完全不同的走向。
遗传了雄脱基因的人,部分头皮毛囊会产生过多的 5α-还原酶,随着青春期后雄激素增多,转化出大量强力的 DHT。
但,过犹不及……
在过多 DHT 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终毛囊退化成毳毛囊,这在医学上叫做「毛囊微型化」。
终毛囊退化为毳毛囊,但依然保留了发育的皮脂腺
退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变化:
雄脱的头皮,毛囊还在,只是毛毛变得越来越细弱
神奇的是,整个退化过程并不是在脑袋上随机发生,而是会遵循两条固定路线:① 从发际线开始逐渐后移;② 头顶和发际线同时退化。
最终形成统一的发型……
后脑勺剩下这一圈头发的毛囊,通常不会启动退化,发际线最终大概率会定格在这个发型不后退了。
不断生长的胡子,持续后退的头发。
当两类毛囊汇聚于一人的脑袋上,就形成了一群男性共同的形象特征。
最后说一个好消息吧:毛囊的(5α-还原酶)特性,不会随着位置变化而改变。
植发时,后脑勺的茁壮毛囊,移植到前面也不会退化哦。
本文审核专家:唐教清 皮肤科博士 丁香医生审核专家
策划:feidi | 监制:王姐
插画:好的山姆 | 配图:图虫创意
封面图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Randall V A, Hibberts N A, Thornton M J, et al. The hair follicle: a paradoxical androgen target organ[J]. Hormone Research in Paediatrics, 2000, 54(5-6): 243-250.
[2] Randall V . Androgens and hair growth[J]. Dermatologic Therapy, 2010, 21(5):314-328.
[3] Barbieri R L, Ehrmann D A, Crowley Jr W F. Pathophysiology and causes of hirsutism[J]. Erişim:(https://www. uptodate. com/contents/pathophysiology-and-causes-ofhirsutism, 2019.
[4] Schmidt J B, Lindmaier A, Spona J. Hormonal parameters in androgenetic hair loss in the male[J]. Dermatology, 1991, 182(4): 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