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高峰期过后,新冠抗病毒药物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
国内目前共有三种新冠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
这三款药物都是直接针对体内的新冠病毒发挥作用,那它们分别有什么相同点和差异呢?
话不多说,先上一张对比图: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视觉团队
综合上面的各项利弊,我们总结了一份给普通人的「新冠抗病毒药选择攻略」:
➊ 一般老年人( 60 岁以上);吸烟者、肥胖者
三种都可以用,目前来看「P 药」效果可能好一些。如有基础疾病,或正在使用其他药物,需医生进行评估。
➋ 中、重度肝肾损伤者
优先选「M 药」,另外两种也可能可用,需医生评估决定。
➌ 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者
优先选「M 药」,但三种都需医生评估决定。
➍ 健康的中青年( 60 岁以下)
如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三种都可以用。轻症患者可以不用,因为效果可能不太显著。
➎ 备孕、怀孕、哺乳期、儿童
备孕需与用药拉开时间间隔,使用最后一剂的 7 天(P 药)或 4 天(另外两种)内避免怀孕。
怀孕、哺乳期,三种都不建议使用,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儿童,三种都不建议使用。
➏ 已进展至重症、危重症者
听医生的安排。
注意:本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三种药物均为处方药,需从正规渠道获取,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解释说明一下,在「效果」「使用方式」「风险」方面,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临床试验显示,三种药物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都有一定作用。不过,它们的作用可能跟你想象得并不一样。
根据目前的研究,这三种药的效果大概可以分两类:
1.「P 药」和「M 药」
能帮助高危的新冠感染者(尤其是老人、基础病患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对症状有一定改善。
根据临床试验,及时服用「P 药」能把高风险人群的新冠住院和死亡的风险降低 89.1%。
「M 药」也能把住院和死亡的风险降低约 30%。但上市后,有一项在中国香港进行的研究认为,它降低重症和死亡的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仍存在一些争议。
2. 阿兹夫定
如果你的新冠较轻,或者感染到了肺部但还没到重症,它能帮你快点恢复,也能让你更舒服一些。
阿兹夫定于去年 7 月获批用于治疗新冠,但临床试验数据还不完整,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观察与确认。
现有研究显示,阿兹夫定可显著缩短轻度、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加快病毒消除,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
轻度(左)与中度(右)新冠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变化,红线为阿兹夫定,蓝线为对照组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至于阿兹夫定能否像「P 药」「M 药」一样降低重症与死亡风险,从药理上说这种可能性存在,但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数据。
此外,阿兹夫定现有的临床试验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参与人数太少、一些组别没有包含老年人、试验设计有争议等,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P 药」和「M 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新冠病毒,降低新冠导致的重症、死亡风险。
因此,「P 药」和「M 药」对高风险人群效果更佳,并且要尽早使用,在「发现症状的前 5 天内」越早越好。
高风险人群的判断标准
(以 Paxlovid 为例)
这些标准只要占其中一条,就可以认为是高风险人群。
阿兹夫定暂时缺少相关数据,从药理推断可能也遵循这种用药规律,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有「黄金 72 小时」的临床经验。
不管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抗病毒药物都有着自身固有的毒性和风险性。除了不良反应,有的药物还具有:
这些药物应经过医生评估,只有收益大于风险时才建议使用,且需要避开互相冲突的其他药物和禁忌症。
另外,没有证据证明这三种药物能预防新冠,不要以预防为目的提前服用。
目前,从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看,三种药物临床数据完整度和说服力的排序是:Paxlovid > 莫诺拉韦 > 阿兹夫定
但从实际上来说,三种药物各有优缺点:
Paxlovid
优点
对于高风险人群,有不错的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
研究数据相对最扎实
缺点
相对而言较难买到;
与很多慢病药物有联用禁忌;
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不佳。
莫诺拉韦
优点
对高风险人群,有一定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
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相对更少
对肝肾损伤患者更加友好
缺点
治疗效果数据不如 Paxlovid ;
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不佳。
阿兹夫定
优点
对于降低病毒载量、缓解症状有一定证据;
相对容易购买,价格更亲民;
缺点
缺少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性数据。
任何药物在使用前都需要权衡利弊,以救命、治病为最优先原则,没到用时不要滥用,真到用时不要犹豫。
本文审核专家:黄建权 杭州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药师
策划:ZYing | 监制:王姐,Feidi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Hammond J, Leister-Tebbe H, Gardner A, et al. Oral nirmatrelvir for high-risk, nonhospitalized adults with Covid-19[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15): 1397-1408.
[2]Jayk Bernal A, Gomes da Silva M M, Musungaie D B, et al. Molnupir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6): 509-520.
[3]Gray E J, Nguyen-Van-Tam J S. Molnupiravir for SARS-CoV-2 infection: Public healt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22.
[4]Wong C K H, Au I C H, Lau K T K,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of molnupiravir and nirmatrelvir plus ritonavir against mortality, hospitalisation,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 during the omicron wave in Hong Ko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The Lancet, 2022, 400(10359): 1213-1222.
[5]Yu B, Chang J. The first Chinese oral anti-COVID-19 drug Azvudine launched[J]. The Innovation, 2022, 3(6): 100321.
[6]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results/NCT05033145
[7]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results/NCT05642910
[8]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5033145?term=AZVUDINE&draw=2&rank=2
[9]张福杰,王卓,王全红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3.16(1):10-20.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3.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