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人里 9 个人都有的皮肤困扰,大概就是「下巴粗糙」了。
抿起双唇,全是密集的小颗粒。摸起来刺刺的不光滑,化妆还容易浮粉。
办公室里拍了一圈,没有一个下巴能「幸免于难」。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这要是脸上其他地方,大家估计都是小心伺候着,精心呵护着。但一到了下巴,就恨不能下「死手」——厚敷清洁面膜、粉刺针挑、精油揉搓、甚至拿牙线刮……
各显神通,本质上就是给下巴上「十大酷刑」,暴力磨皮。
图片来源:小红书
对此研究所只想说:别拿下巴不当脸啊!不兴这么折腾的!
这些磨皮大法,不仅没啥用处,还会破坏皮肤角质层、让皮肤变得更加敏感脆弱,甚至容易引起皮肤炎症。
错得离谱,简直一步都不能照做!
❌ 清洁面膜,别用!
不管是脸蛋还是下巴,都没多脏,平时正常的洁面步骤清洁力就完全足够了。
反倒是过度清洁的危害立竿见影:洗掉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的皮脂膜、损伤皮肤屏障,造成干燥、脱皮、红痒等一系列后续的问题。
❌ 不要挤,更别刮!
很多博主在一整个连环套磨皮操作后都会安慰大家「下巴红红的是正常的」。
图片来源:小红书
No!皮肤明显发红就是受伤了,就是不正常的。
受损的轻度表现为皮肤红肿、发炎,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变黑,留下色素沉着斑,完全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这些操作都是错误示范,大家千万别拿自己的下巴去试水。
其实下巴上的小颗粒,并不是啥疑难杂症,根本不用下狠手。
想要处理好它们、让下巴变得更光滑,首先要正确认识它们。
我们所熟悉的闭口和黑头,其实本质上都是痘痘(痤疮),是皮肤的非正常状态。
下巴上虽然也会长痘痘,但我们通常说的「下巴小颗粒」,却并不是痘痘下属的任何形态。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它们是一种皮肤的正常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皮脂腺肥大,或者脂质微丝。
皮脂腺肥大
指的是膨大凸起的毛囊皮脂腺,它看着是小颗粒,但是没办法挤出来东西,像是这样。
我们的皮脂腺就像是皮肤下生产油脂的小工厂,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的。
但是下巴部位的皮脂腺比较发达,油脂分泌旺盛,让毛囊被「撑」起来了,看起来会像一个一个细小的痘痘,其实只是凸起来的毛囊皮脂腺而已。
脂质微丝
在皮肤毛囊开口处,能看到一些针尖大小,发白、发黄的小凸起,用手指挤一挤,会出来一条一条头发丝一样的油脂细丝或者小粒粒。
脂质微丝是皮肤正常代谢的产物,由皮脂、角质细胞碎屑、细菌等组成。通常出现在鼻翼、鼻子和下巴等位置。
有的人可能还会在开口处发现细细的毛发,其实是因为毛囊和皮脂腺在一起,是同一个开口。
这两种类型也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下巴上——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其实,皮脂腺肥大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也无害。而脂质微丝也是皮脂腺新陈代谢的正常产物,一般 30 天左右可以被代谢掉。
只要不把嘴抿起来,正常社交距离是注意不到它们的,不在意的话完全可以不用管。
只是架不住有些朋友自己心里膈应,不喜欢这种刺刺的手感,或者上妆的时候下巴总浮粉,想要改善它。
没事,咱也有方法,而且简单好操作、不用给下巴上酷刑。
不管是皮脂腺肥大还是脂质微丝,根源都是下巴处的皮脂分泌旺盛。
搞清楚了原因,解决思路就很清晰了:
图片来源:youtube
按照这个思路,根本不用找什么偏方,已经有非常成熟且有效的解决办法了:涂抹维 A 酸类药物,或者酸类护肤品。
维 A 酸类药物
外用维 A 酸能起到缩小皮脂腺体积、影响皮脂腺成熟与皮脂代谢,减少皮脂分泌的作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曾在 2013 年对 39 名痤疮患者进行试验,发现使用 0.025 % 全反式维A酸霜 1 周后,试验组的皮脂分泌率显著下降 ,且主要抑制组分中的游离脂肪酸及蜡酯 。
比较推荐使用的是阿达帕林凝胶。作为第 3 代维 A 酸类药物,阿达帕林在稳定性和耐受性上较其他传统的维 A 酸类药物要好。
这款药算「老网红」了,很多护肤类博主都会推荐,也有不少人是看到差不多的皮肤问题就盲买的。
但我们强烈建议购买或使用前先咨询医生,更要谨慎使用。
药物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且药物都有一定刺激性。自己盲目用药不仅可能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酸类化妆品
酸类能够起到溶解油脂、疏通毛孔、减少油脂分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皮下纤维组织再生,促使毛孔收紧,可以说一举两得。
适合居家使用的酸类护肤品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果酸、水杨酸,两者相较而言会更推荐水杨酸。
水杨酸是脂溶性成分,比较容易被皮肤吸收。发挥作用的时间也更持久,适合新手使用。
图为皮脂腺肥大症状,使用 2% 浓度水杨酸 3 周后的效果。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现在市面上购买到的含水杨酸的护肤品,一般浓度都不超过 2%,肯定是没有去医院用高浓度刷酸见效快,但也更为温和、安全,可以自行使用。
维 A 酸和水杨酸,听起来都挺「猛药」,可能有小伙伴会担心刺激性问题。
我们咨询了皮肤科医生,表示阿达帕林和 2% 浓度的水杨酸,核心成分的浓度都比较低,短期时间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且下巴本身属于油脂分泌旺盛、屏障较厚的地方,只要不过度清洁、不多种混合酸类一起往上招呼,不用太担心屏障受损的问题。如果是本身皮肤就特别敏感的,用起来可能会有一点刺痛,建议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先少量、低频地尝试,如果没有明显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再慢慢提升浓度和使用频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觉得抹东西见效慢,我们再分享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离镜子远一点。🐶
会特别在意这个问题,盲猜是本身皮肤很好,已经没啥别的问题的朋友~别对自己太严格啦。
觉得膈应的朋友可以尝试今天分享的方法,不在意的话完全不管也没问题。
别忘了「转发」给身边有同样困扰的姐妹哦!
合作专家 王贺朋 皮肤科主治医师
科学审核 余佳 皮肤科主治医生
内容策划 一一
监制 王姐&Emma
封面图来源 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Tasleem Arif,Salicylic acid as a peeling ag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J]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Volume 8, 2015.
[2] Kircik, L.H. et al.Tretinoin Formulation: From Microsponges to Polymeric Emulsion[J]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April 2019 Volume 18.
[3] 潘靖,涂平,王芊.全反式维 A酸霜治疗痤疮对皮脂分泌的影响[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 年 42 卷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