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名年轻人在某景区集体轻生的新闻登上热搜。四人来自不同地区,此前素不相识。许多网友推测,这次事件可能与「约死群」有关。
本次事件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此前,类似的案例已经多次被新闻曝光。
2013 年 3 月,五名青年男子来到东莞一旅社内集体烧炭,致使三人身亡。他们素不相识,系通过网络群聊「约死」,相约轻生。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2020 年,17 岁少年徐某自杀后,45 岁的父亲卧底儿子生前加入的「约死群」,劝说更多年轻人珍惜生命。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2018 年,另一位 21 岁青年胡某与他人相约轻生并离世后,其父也曾卧底相关社群。据报道,当他使用儿子的账号进群时,群里的青少年竟对他说:
「谢谢你啊叔叔。感谢你儿子自杀成功了,他现在是我们的范本。」
这些案例都说明,舆论提到的「约死群」的确存在,并对青少年构成威胁。
没有自杀意念的人可能对「约死群」存在诸多疑问:
真心求死,为何要「约」?
并不想死,群里的人又能让他们踏上死路吗?
是否有恶势力在背后操纵这些年轻人?
实际上,科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黑暗角落的运行规律,并及时挽救更多生命。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自杀是一系列单点的、互相之间没有关联的行为,只有对生活彻底绝望,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才会选择自杀。
大部分自杀确实是单点的。不过,有些自杀具有「传染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学者发现,自杀虽然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推动的,但它像流感一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因此,自杀也有「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
自杀的「传染源」就是其他自杀者的案例故事。首当其冲的「易感人群」,例如重度抑郁症患者,近期遭受重大创伤、生活陷入极端困境的人,酗酒、滥用药物者,以及有自杀未遂史的人等。
传播途径,则主要有三条:
(1)媒体的过度报道,尤其是对名人自杀
(2)青少年直接接触有自杀倾向的同伴
(3)近期、附近的自杀案例口耳相传,诱发集群效应
大量的经验观察和学术研究发现,当一个群体中有人轻生,其他人的自杀意念也会随之增强,发生后续轻生的概率显著上升,甚至出现连环轻生。
这种现象有个学名:自杀集群(suicide cluster)。
自杀集群就像是自杀的「疫区」。有研究分析了 65 万例自杀大数据,测算出 1999 年至 2016 年,美国自杀负担最重的十个州有哪些「自杀疫区」。研究一共找到了 19 个时空集群:
十州内 13.53% 的自杀存在集群。
全美国约 1%~5% 的青少年自杀与集群有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
自杀「传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公众往往认为,想要自杀就是彻底生无可恋。但实际上,约八成的轻生者内心充满矛盾,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改变最终决定。
同一个「自杀集群」的不同轻生者可能并不认识,但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之中,尤其是在学校、工厂、监狱、医院中。另一位轻生者出现在视野内,相当于给犹豫不决的人提供:
如果其中还掺杂了主动的鼓励、唆使、撺掇,或者朋友之间相约结伴,多了一重社会关系压力,就更容易让人下定决心求死了。
至此,自杀又完成了一次「传染」。
成为死亡集散地
研究发现,自杀的「接触传播」和「集群」效应,尤其容易影响 15~24 岁的青年和青少年,其次是 25~34 岁的年轻成人。
他们恰好也是互联网的高频使用者。
借助网络,人生境况相似及患有抑郁症的人,能轻易联系到同类伙伴,并组成社群。
这些社群中,负面人生态度和消极情绪容易被反复传播、放大,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18 年,哈工大的一项研究对于微博用户「走饭」的 56 万条评论进行了分析。「走饭」于 2012 年轻生,经过多年发酵,她的微博评论区一度成了众人倾诉的树洞。
结果表明,在自杀相关的话题场域内,有自杀意念者比其他用户活跃得多。
也就是说,愿意表露较强自杀意念的人,在话题中往往更活跃,也就更容易无意中把自杀意念与行为「传染」给他人。
研究通过社交网络分析,证实了这一点:用户与有自杀意念者交流的频率越高,尝试或实施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
即便在微博这种监管充分的开放平台上,互联网对自杀的「传染」效应仍然清晰可见。
那么在灯光之外,更为私密的社群中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曾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一时的某种「死亡游戏」,通过 QQ 群进行传播,怂恿年轻人完成一系列伤害自己的挑战,最后自寻死路。
部分未成年人中流行的「厕所群」,成员中许多为家庭暴力、校园欺凌受害者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这些孩子在抱团取暖的同时,话题也经常流于辱骂和网暴他人、交流自杀自残方式。
其中一个群体内部发生的恶性欺凌,导致 18 岁女孩奈依坠楼身亡,才让这些「厕弟」「厕妹」的困局被掀开一角。
值得注意的是,「约死群」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未成年人。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尤其是男性,也比较容易受到社群影响。
36 岁男子欠下 20 多万网贷,本打算慢慢还,却在「约死群」影响下自尽身亡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这些社群大多警惕外人进入,有些用暗语来自我保护,对平台介入与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对轻生未遂者的访谈显示,很多自杀是在极短时间内决定的。
这些人的心态惯常起伏不定,但真正作决定的时间可以短至一两小时,甚至五分钟。
多个被试自杀意念随时间发生的波动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8]
轻生者的决策时间轴,由访谈获得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9]
当自杀意念波动到顶峰,遇上某些社群、身边人怂恿或社会事件暗示,他们更有可能被「传染」,推进到实施环节。
但平时,他们对结束生命并不坚定,还经常能够发现生命中的意义和乐趣。
他们遇到的疾病、挫折与挑战,也未必造成持续一生的痛苦。
这群人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痛苦被看到和共情,是逐渐重新梳理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用更好的方式开启新生命,而不应该是「死亡能解决一切问题」。
网络平台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负有直接责任。如今,各大平台都已屏蔽「约死群」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封禁类似社群。期待平台进一步完善识别与援助机制,阻断自杀「传染源」,不让轻生者成为模仿对象。
媒体记者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普通人,也要注意:从朋友圈开始,掐断自杀的「传播途径」。
媒体、社交媒体上,以下行为可能造成自杀「传染」
容易引起对自杀个案进行过度关注、过度讨论的内容,都不宜重点传播。
专业群体、学校、家长和公共机构需要着力保护自杀的「易感人群」,多关注年轻人的精神健康,及时对疾病和障碍进行干预,营造富有爱与价值感的社会环境。
诚然,生还是死,最终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也时刻都有作出抉择的自由。
但生命无法中来。任何有关生死的决定都不可逆,需要慎之又慎,更不该随随便便被网上或身边人的言论「带节奏」。
遏制自杀「传染」,给困境中的人留下更多生机,我们愿意与你同行。
本文审核专家 赵今朝 心理咨询博士 美国执照心理专家
策划制作
策划:ZYing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ntagion of violence: Workshop summary[J]. 2013.
[2]Hill N T M, Robinson J. Responding to suicide clusters in the community: what do existing suicide cluster response frameworks recommend and how are they implement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8): 4444.
[3]Sy K T L, Shaman J, Kandula S, et al. Spatiotemporal clustering of suicides in the US from 1999 to 2016: a spatial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J].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9, 54: 1471-1482.
[4]https://www.cdc.gov/suicide/resources/suicide-clusters.html#:~:text=In%20the%20United%20States%2C%20approximately,%2C%20Kleinman%20MH%2C%20et%20al.
[5]Abrutyn S, Mueller A S, Osborne M. Rekeying cultural scripts for youth suicide: How social networks facilitate suicide diffusion and suicide clusters following exposure to suicide[J]. Society and mental health, 2020, 10(2): 112-135.
[6]Niedzwiedz C, Haw C, Hawton K, et al. The defini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clusters of suicidal behavior: a systematic review[J].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014, 44(5): 569-581.
[7]Wang Z, Yu G, Tian X. Exploring behavior of people with suicidal ideation in a Chinese online suicidal commun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16(1): 54.
[8]Kleiman E M, Turner B J, Fedor S, et al. Examination of real-time fluctuations in suicidal ideat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Results from two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studies[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17, 126(6): 726.
[9]Millner A J, Lee M D, Nock M K.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the pathway to suicide attempts: A preliminary study[J].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017, 47(3): 353-369.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s[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11]O'Carroll P W, Potter L B. Suicide contagion and the reporting of suicid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1994: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