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86岁,独居,生活是什么样的?

2023-04-25作者:丁香医生

这是朱锦沁,86 岁,独居。

她在抖音开了个账号,记录自己独居的晚年生活。

图片来源:抖音@多肉不老松

独居的日子如何度过?如何和子女交代后事?怎么看待疾病和死亡?她把这些思考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

这是一份 86 岁老人的生活 vlog,也是我们每个人终会抵达的未来。

下面是朱锦沁奶奶的自述。

86 岁,独居的一天是怎样的?

我独居是自己的选择。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很孝顺。在我老伴儿去世后,他们怕我在老房子里想东想西,都主动要接我去他们那里住。但我盘算了一下,儿子女儿都有自己的生活。去儿子家住,要占用孙女的空间,去女儿家住,要打扰女儿的作息。我一住过去,大家的生活习惯都要被打乱,不如还是我自己过自己的清静日子。

一个人住,说不孤独也是不可能的,但怎么办呢,我还是尽量想一些办法,把生活安排地满一点。

早上六点多我就醒了,醒之后我也不起床,我懒,就在床上玩手机。

第一件事是打开微信,给我手机里的三百多个联系人发早安图片。手机里的人基本都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我给他们发我花园里的花 + 一些问好的字,早上我就用手机 p 图,花个几十分钟。

图注:朱奶奶的早安微信

有的人回,有的人不回,我也不怕别人嫌我烦。不过有段时间我发漏掉了几个人,老同学立马一个电话打过来了,问我好不好,怕我出了事。

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懂,要是同学群里活跃的人突然好几天不说话,过个几天可能就会收到讣告。这种微信也算是老年人互相关照的方式吧,每天报个平安。

起来吃早饭吃完药,第二件重要的事是视察花园。

我最早喜欢养多肉,多的时候养过 100 多盆,现在有个小花园,养的就更多了。月季、牡丹、美人蕉、绣球、橘子树、茶花、仙人掌、三角梅……可能有二三十种吧。我都自己提着水自己浇花,来来回回得跑个十几趟。

然后就是买买菜,我现在走的慢,买完菜回到家,怎么都得十点多了。

回来之后休息休息,给我在青海的老同事打电话,彼此互通一下消息,聊聊身体的情况。年纪大了大家都有些病,互相交流交流也就不那么担心了。聊完天就自己做个简单的午饭,有时候做多点,把晚饭也做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是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身体的,一个是脑子的。身体上呢,如果天气好,我就出去散步,慢慢走,走个 4000 步。要是下雨天,我就自己对着墙打乒乓球,锻炼一下臂力,达到 500 拍左右结束。

脑子上呢,我是有做数独的习惯。十几年以前我就开始,以前在书上做,现在在平板电脑上做,已经通关到大师级了。人老了,脑子一定要多动才不会僵硬。

空下来的时间,我就是看手机,和你们年轻人一样了。

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给老同学帮忙,教他们用手机。我算是老同学里手机电脑比较懂的,我会在网上买东西,聊天,发帖子,也会做电子相册。大家的子女都忙,他们就来找我解决,我还给他们说,要防止电信诈骗,不要信网上那种乱七八糟的视频。

还有一个吧,我还挺喜欢在网上发评论的。我是个四十多年的女排迷,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那个时候我就看,那时候郎平还是球员呢,女排这么多年,新老球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我就是看不惯现在微博啊,头条上的人老是对女排瞎评论,动不动给人家起外号。我看见那种人身攻击,我就回复,叫他们不要一天到晚发人身攻击。

现在虽然我是八十多岁,对女排的爱还是在的,夜里头的比赛,不管多晚直播,只要是我们国家的我都要守着看。反正啊,人有个兴趣还是很重要的,不看女排的时候我就看看乒乓球,羽毛球。

其实独居大概就是这样,一天天也蛮开心的。每天呢我也会和儿子女儿打电话,女儿怕我一个人住出意外,在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装了监控,有什么事他们也都能知道。

我想应该也有不少同龄的人,可能是和孩子一起住,孩子上班了也是一个人。如果我的生活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也是蛮好的事情。

我这个年纪,长肿瘤也无所谓了

很多人看我视频,以为我的身体特别好。其实,我身上早就一堆的毛病。以前得过肺结核,39 岁就发现了高血压,再后来又有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也不是特别好,每天都要吃很多药。

现在我对这些病有个基本的看法,慢性病我好好吃药,认真管理。肿瘤我就不管了,都这个年纪了,我就假装没有。

2020 年,检查扫出我胰腺上有实性病灶。医生建议我做穿刺,确诊一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一开始我很慌的,胰腺癌是癌症之王啊,如果是恶性的基本就是不治之症了,要是查出来结果不好,那我到时候是治还是不治?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我心里反而是清爽了。我和医生说,我就不做这个确诊了,就当做不知道这个肿瘤。我都活了八十多岁了,也差不多够了,能潇洒地过一天是一天。如果确诊了是恶性的,家里人和自己思想负担都会很重,如果是良性,也会时不时担心,考虑手术的事情。索性就不想了,八十多就这个好,有些不好做的决定,就交给老天爷吧。

这么想明白之后,我的心态就平稳了很多。医院开的慢性病的药我都认真吃,每天也坚持锻炼,注意生活质量。控制得了的病我好好控制,控制不了的这个病灶我就当没发生过。

人啊,愁眉苦脸地生活也是一天,开开心心生活也是一天,我还是选择开心点过。

我和子女坦诚交代了身后事

老伴儿走了之后,我就开始想安排身后事的问题。他临走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没能交代下来什么,但他单位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我都知道啊。可要是我走了,我的孩子们又不认识我的同事,也不清楚我各种各样的安排,我不愿意他们到时候茫然无措。

当时我就决定,要和他们当面谈一谈这个事情。主要就是三点,不要抢救,用最便宜的骨灰盒,不要追悼会。一方面,我不想在病榻上拖累儿女;另一方面,我也不愿意在临终之际受罪。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别人。

一开始他俩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一开口他们就是说妈妈你不要说这个,拒绝面对。后来我也慢慢说服,每次见到他们就讲,女儿就逐步能接受一点。

财产上的事情我做了安排,房子卖掉,钱子女平分,我就靠自己的养老金,医保,该花花该用用,我也不去特地节约什么钱了。

我把女儿和原来单位的同事拉了个群,让他们彼此认识一下。群里面的人有还在职的,有退了休的,我这些老朋友都是知道流程怎么走的,也能帮忙跑跑腿。我走以后,抚恤金啊,手续啊,他们还能互相帮忙。交代好这些事后,我也怕他们以后忘掉细节,我又把这些都在纸上写了一遍收好。

儿子至今没法接受安排后事的事情,他不能听到我嘴里说「死」,就不想面对这个事。后来我也不说服他了,他照常来和我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我呢就在家里的抽屉里放了个信封,里面是交代儿子的事情。一张给他的银行卡,我的存款儿子女儿一人一半,所以是一人一张卡。然后一些需要处理的文件。

我把这些事发到网上后,很多人都说我豁达看得开什么的,要我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见到的死亡太少了。

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死是很近的事情。微信上的老同学真是一个个变少,有人就是跌了个跟头,过两天就没了。我还有个同学,就是突然说头痛头痛,过两天就猝死了,一句话也没留下来。

我不愿意这样,人世无常,到老都是要走这一步的。逃避也不能让这个终局消失掉,这么想的话你何必老是害怕死,逃避死啊?

我也是个学医的人。之前在青海做鼠疫研究,见过的生老病死比较多,所以说对死这个事看得也很淡。

人啊,真的就走这么一趟,与其忌讳这个结局,不如想得直白点,未雨绸缪,安排妥当,才能自己过个潇洒的晚年。

策划:jiu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cover
张阿姨早上五点半起床开工,晚上八点半收工,年逾古稀却过上了「996」生活。疫情开始之前,通过全弄投票,她成了 543 弄某楼的楼组长。现在她必须得出门了。养老院一样的小区 张阿姨(化名)自述出生于 1947 年,全家曾经住在「人民广场那边」。如今,老伴已经去世,大女儿被封在自家小区楼里,小女儿远在珠海,她独自一人住在老小区的家中。北蔡镇某路 543 弄位于浦东新区封控区的中心。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上世
cover
又要回去上班了!产假再长,大部分妈妈终究还是要回归职场。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在这时候都会遇这样上一个棘手的问题:上班后就没法顿顿都亲喂了,可宝宝不接受奶瓶怎么办?奶瓶的使用体验当然比不上妈妈吮吸温暖柔软的乳房,宝宝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那怎么样才能让宝宝接受奶瓶呢?今天我们请来了护士妈妈王妍红,她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亲身经历,来给大家说说如何才能让宝宝顺利地从「亲喂」过渡到「瓶喂」,让准备重
cover
常在妈妈群看到吐槽谁家有闺女,我拿儿子换!又一个拆家的臭小子,还能退货吗?老编辑忍不住好奇生个男孩,会和女儿到底又多大区别?真的如此闹心吗?在走访了 N 个家庭后老编辑为大家详细盘一盘养儿养女的 10 大差异。给娃买衣服给女儿打扮,选择多,各种享受;给儿子打扮,不用挑,随便乱凑。给娃洗澡给女儿洗澡,玩泡泡,母慈女笑;给儿子洗澡,像打仗,鸡飞狗跳。带娃出门带女儿出门,小手牵,岁月静好;带儿子出门,撒
cover
听不见,很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的暮年。中国老年听障群体规模达到了 1.2 亿。据《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统计,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约 1/3 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 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 1/2 。这意味着每三位老年人,就会有一个中、重度甚至是极重度的听障患者。听损的危害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毕业于 2005 年的杨波是全国首届听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听力师工作十八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