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伤肝
你可能想到
但你可能不知道,
许多人都有的 3 个饮食习惯也在伤肝
即便看起来吃得不多、体重正常
肝脏仍可能在堆积脂质
久而久之
变成👇
伤肝行为一:吃的食物中,有太多果糖
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有下面的习惯
渴了?
炫一杯冰爽含糖饮料!
饿了?
来几个甜品蛋糕
累了?
一起点珍珠奶茶
可能,你正陷入甜蜜的陷阱。
当你吃太多这些甜蜜的食物时
你也在吃下大量的添加糖
这些最常见的添加糖
是果糖和葡萄糖组合和拼接而成的
只是比例不一样
一吃下去之后,就会迅速被水解
变成游离的果糖分子和葡萄糖分子
然后飞快地被吸收
而这两种糖中
果糖更坏
进入你身体后
70% 的果糖由肝脏代谢
果糖尤其擅长促进肝脏中脂质的生成
我们一顿饭如果吃果糖太多
果糖会猛踩油门
加速肝脏中甘油三酯生成[1]
而如果你短时间内喝了大量含糖饮料
过多果糖则会让肝脏生成脂质的过程更猛烈
让肝脏遭受的打击更大
更严重的是,即便你不再摄入果糖
肝脏中被激活的脂肪生成途径
也还在继续活跃[2]
大量研究已经实锤:果糖伤肝。
即便你体重不变、甚体重减轻
但吃了太多添加糖的饮食,也会诱发脂肪肝。
只要每天 80 克果糖
(相当于大约 0.8 升普通软饮料)
就会促进肝脏中的脂肪生成[2]。
接触时间越长,疾病进展越严重 。
想想多少人
每天的奶茶、甜品离不开呢?
伤肝行为二:吃太多的精制碳水
你注意过自己每天的营养摄入吗?
很多人每天吃饭看起来
丰富多样、清淡可口
比如炸饼、甜品、面包、奶茶等
但其实是非常单一的食物结构:
精制碳水
甚至很多精制碳水食物
在烹饪的过程中还会偷偷添加大量的脂肪
变身为糖油混合物
不仅不清淡,
反而是高GI、高热量食物的热量炸弹[3]
长年累月吃这些食物
不仅容易胖,
还会偷偷促进肝脏中脂肪酸堆积!
正常情况下,饭后血糖会升高
身体分泌胰岛素,
让身体里面的靶器官加班
吸收血糖,恢复到正常值
但当你每顿都吃下太多精制碳水食物
血糖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需要靶器官每天加班加点干活
时间久了
靶器官不堪重负
胰岛素就指挥不动它们了
就可能发生胰岛素抵抗
这时候
身体里面的脂肪代谢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包括:
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肝脏脂肪酸摄取增加
脂肪异位沉积
血脂紊乱等等
……
这些
都会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目前的研究认为,
胰岛素抵抗
是脂肪肝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不是说所有的主食都不好
甜品、蛋糕、油炸食品等精制碳水,
一定要控制
各类简单烹饪的粗粮
如糙米、杂粮饭、燕麦、莜麦、玉米、高粱等
是「好」的碳水[4]
不仅对肝脏没害,反而有好处。
将它们作为主食
放心吃!
伤肝行为三:为了减肥,疯狂节食
有人会想
既然吃错会让脂肪肝发病风险升高,
那我少吃点总没事吧!
不一定!
疯狂节食减肥
也可能减出脂肪肝
当你吃太少的时候
身体能源不够
身体里面的脂肪就被动员起来
给身体提供能量
身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
肝脏
是这些代谢产物的「加工厂」和「中转站」
过量的脂肪酸涌进肝脏
反而会刺激肝脏中脂质的变多[5,6]
另外一方面,
肝脏转运、分解脂质需要蛋白质
但很多人节食的时候
蛋白质大概率是没有吃够的
没有充足的蛋白质,
肝脏中多余的脂质就消化分解不了
久而久之,
辛苦节食减肥
反而变成脂肪肝了
脂肪肝虽然最初不痛不痒
但如果没控制
接下来可能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确诊脂肪肝
也意味着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升高了
比如二型糖尿病、冠心病等
很多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7]
肝脏
是我们身体里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我们已经有人工心脏、人工骨骼
但目前还没有发明出
可以完全替代肝脏功能的人工器官
好在,肝脏有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只要从现在开始
改掉伤害肝脏的坏习惯
它就有机会回归健康
快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家人👪
一起行动起来吧!
本文审核专家:KellyWeaver 博士研究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罗贯虹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策划:小乙 | 监制:Feidi
插画:壮壮 | 封面图来源:自己做的
参考文献:
[1]Muriel P, López-Sánchez P, Ramos-Tovar E. Fructose and the Liver. Int J Mol Sci. 2021 Jun 28;22(13):6969. doi: 10.3390/ijms22136969. PMID: 34203484; PMCID: PMC8267750.
[2]https://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21)00161-6/fulltext
[3]Yki-Järvinen, H., Luukkonen, P.K., Hodson, L.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s and fat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18, 70–786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75-021-00472-y
[4]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liver-disease/nafld-nash/eating-diet-nutrition
[5]Xu H, Jiang Y, Miao XM, et al. A Model Construction of Starvation Induces Hepatic Steatosis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 Zebrafish Larvae. Biology (Basel). 2021;10(2):92.
[6]Kumar V, Deo MG, Ramalingaswami V. Mechanism of fatty liver in protein deficiency.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rhesus monkey. Gastroenterology. 1972;62(3):445-451.
[7]Nseir W, Hellou E, Assy N. Role of diet and lifestyle chang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Jul 28;20(28):9338-44. doi: 10.3748/wjg.v20.i28.9338. PMID: 25071328; PMCID: PMC411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