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令人尴尬的社交场景,除了口臭、公共场合放屁、牙齿上有菜叶……「嘴唇起皮」必须拥有姓名。
比如刚要和另一半来一个法式热吻:「哇,你嘴巴好干,起的皮都刮疼我了」,一下子兴致全无;
上一秒还在自信地和同事聊天,下一秒照镜子一看:嘴巴上「唇皮林立」,怎么撕都撕不干净……
嘴唇作为一名身兼吃饭、说话、接吻、展示性感……数职的社交能手,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强,反而更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受伤。
今天请到胡晓波老师,来给我们讲讲唇部护理这些事儿。
嘴唇是我们皮肤中很独特的存在。
它是面部肌肤与口腔粘膜的楚河汉界:嘴唇外边属于正常的皮肤,角质层、皮脂腺和汗腺等一应俱全;
而嘴唇里边的口腔,含有的口腔黏膜由上皮细胞构成,别说「自我保护」,就是喝口热水都容易烫到。
每天喝水的嘴唇,为啥连水都守不住?
有学者对唇部皮肤做过一些测试,发现唇部的血液流速和温度,都高于脸颊部位的皮肤。
唇部区域因为没有皮脂腺,其经皮水分流失(TEWL)速度是脸颊部位的 3 倍左右——怪不得我们的唇部特别容易发干!想靠嘴唇主动锁住水分,自然是难上加难。
来源:Kobayashi, H., and H. Tagami.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vermilion border of the lip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facial skin."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50.3 (2004): 563-567.
除了失水快,锁水难,娇气的嘴唇还面临着许多外部威胁:
1.舔嘴唇、撕死皮:慢性恶化
有的人嘴唇起皮,习惯舔一舔或者撕死皮爽不停。
这些做法只是扬汤止沸:舔嘴唇,留在嘴巴上的唾液,在蒸发过程会带走更多水分;撕死皮,不仅可能会撕破嘴唇,还会让嘴唇「发干」甚至升级变成炎症。
2.紫外线:隐形杀手
紫外线作为皮肤杀手,可不会对唇部皮肤区别对待。
紫外线一晒,唇部受损的细胞容易留不住水分,炎症和色素沉淀也接踵而至。
3.过咸食物:唇部「吸水海绵」
吃完火锅后,是不是总感觉嘴唇变皱,还口干舌燥?
这是因为太咸的食物,就像「海绵」一样吸走了身体里的水分,还会伤害唇部皮肤。
嘴唇是先天的「弱势群体」,但是有针对性地护理修护,也能拥有诱人的「果冻唇」。
1.预防唇部干裂:健康饮食
嘴唇的干裂,可能是身体缺水的警报。
想要做一个优秀的护唇使者,「多喝水 + 多吃蔬菜水果」,是最直接的办法。
2.修护唇部干裂:细心护理
想修护唇部干裂,合适的做法是:用温水轻轻擦拭后,选择具有保湿功效且温和的润唇膏,给嘴唇做一个 SPA,让嘴唇变得滋润;
同时避免日光、空调或刺激性食物。
如果受损嘴唇在护理了三天之后反而更加严重,就去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吧。
3.简单易做的保养:抹润唇膏
唇膏不仅能保护唇部皮肤,更是唇妆的打底,可以轻松隐藏嘴唇上的沟壑。
特别是含有结构类似皮脂成分的唇膏,类似霍霍巴油等,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修护皮肤屏障。
如果唇膏中含有维生素 E、神经酰胺、红没药醇等抗氧化和修护、舒缓的成分,就像给嘴唇上了保险,可以更好地抵挡环境的各种侵袭。
本文经由 皮肤科医师曾相儒 审核
监制:何大胖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参考文献:
1. Kobayashi, H., and H. Tagami.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vermilion border of the lip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facial skin."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50.3 (2004): 563-567.
2. Arda, Oktay, Nadir Göksügür, and Yalçın Tüzün. "Basic hist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facial skin." Clinics in dermatology 32.1 (2014): 3-13.
3. Kobayashi, H., and H. Tagami.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vermilion border of the lip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facial skin."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50.3 (2004): 563-567.
4. Caisey, L., et al. "Unexpected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hydration level of the lip."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2.10 (2008): 1159-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