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精(社)致(畜)本(本)人(畜)的都市丽人们而言,
为了美白和金钱,每天除了通勤,其他时间绝对不会待在户外。
但没想到,明明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明明没怎么出门,却还是晒黑了。(微笑.jpg)
都市丽人们究竟犯了什么错?
一起来看下方「城市晒不黑指南」错题集锦,并获取参考答案。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参考答案:
紫外线强度,不是看天气就行的事儿。就算是阴天,紫外线强度最高依然可以达到晴天的 70% 左右。
紫外线指数,才是直观反映紫外线强度的数据。所以,要判断如何防晒,得查天气 App 中的紫外线指数。
当指数大于 3 时,就需要防晒。要是像图上这样,紫外线指数都飙到 8 了,就需要用 SPF 50+,PA+++ 或 ++++ 的防晒哦。
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了一年中紫外线指数最高的时期(6~9 月),防晒装备也得相应升级。
另外,这道错题还是个细节题呢。
看到图里的紫外线来源了吗?在大城市,紫外线的「套路」更深,路人也更难当。
像城市楼宇的玻璃外墙,就会通过反射原本可被草坪、树木吸收的紫外线,来增加路人「被曝光」和「被黑」的风险。
所以,就算是当个路人,出门在外,也要根据紫外线指数好好防晒,保护好自己❤️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参考答案:
别以为出门时间短就不用防晒!
如果是正午时分,最快 2~3 分钟,紫外线就可以把皮肤晒红了。
因此,就算只是「出门买个咖啡」、「下楼拿个快递或外卖」、「简单遛个狗」而已,如果防晒没做好,皮肤还是会被「摧残」。
这道题里的姐妹就是没做好防晒。
夏天室外出行时,防晒产品应不低于 SPF 30 , PA +++。
如果担心倍数越高肤感越差而用低倍的,那真大可不必,在夏季,足够的防晒力才是防晒的根本意义,何况肤感与防晒倍数也没有直接联系。
而且涂抹防晒霜需要把防晒剂均匀地分布在皮肤上,形成防晒膜。如果成膜时间不够,防晒膜不够完整,那紫外线就可以「乘虚而入」。所以一般建议出门前 15~30 分钟涂抹,或选择成膜快的防晒霜。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参考答案:
办公室落地窗边风景独好?想多了,会造成光老化的长波紫外线 UVA 能穿透普通玻璃。
即使一整天都没出办公楼,在室内有被紫外线照射风险的地方,也需要防晒。
当无法避免窗边的强烈日晒时(如座位靠窗、日常需要开车等),除了尽可能地做好物理防晒外,建议使用中等防护能力的防晒( SPF 30 左右)。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参考答案:
涂了防晒去野餐,被晒黑真挺正常的……
虽然莎莎是在 14:35 发的朋友圈,但先前经过了布置水果饮料甜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让调皮的娃能配合地拍摄无数张、最后精心修图 1 张的过程。
合理推测,她应该是在一年中紫外线最强的夏季,选择了在一天中紫外线最强的时段(11~14 点)野餐的。这种「强上加强」的时间段,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更要使用 SPF 50+ 的防晒。
不过退一步讲,就算提前涂了足量的高倍防晒,莎莎和娃也都会被晒黑。
毕竟,野餐和遛娃都不简单。仔细看他们的脸和肩膀,汗水早就破坏防晒膜啦!
出汗、补妆、衣物摩擦刮蹭等都会破坏防晒霜在皮肤上的成膜性能,让局部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如果不及时补涂,先前的防晒涂了也没用。
所以,在易出汗的夏天,或运动健身时,建议在包里常备防晒,并且及时、多次、足量地补涂,或尽量选择更适合户外活动的防水抗汗型产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防晒力度不够、没涂够量、没提前涂、出汗还不及时补涂……
就算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一出门就挨个踩中防晒雷区,依旧晒黑也不奇怪。
本文经由 皮肤科主治医师(美容方向)知乎医疗话题优秀回答者 黄惠玲 审核
策划 憨森
作者 胡晓波
插画 / 封面图来源 石开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