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发布睡眠相关的内容时,都会在后台收到一些关于「宝宝跟谁睡更好」的留言。特别是爸爸妈妈白天都要工作的状况下,宝宝晚上和谁睡,的确成了很多妈妈的困扰。
图片来源:后台截图
如果老人可以照顾宝宝的话,和老人睡肯定是首选,但是网络上关于「宝宝和老人睡」的信息却又充满了恐吓性。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总结起来看,无非这几点:
真的有这么严重?孩子和谁睡真的会影响娃一生?
首先给到大家一颗定心丸。
任何一个孩子的性格成长都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性格的发展,很难会因为某一个事情而决定最终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孩子和谁一起睡会影响一生,那孩子每天和谁一起吃饭玩耍,再大点儿每天和怎样的老师同学共处,是不是也都会影响孩子一生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陪睡是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陪孩子睡觉的人,更容易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亲密关系。
但不能因此说,和谁一起睡会影响孩子性格一生。
如果妈妈从小一直无法陪睡,那么建立安全亲密关系则需要在其他地方(如周末时间、早起时间、生病时候由妈妈带孩子去看病、照顾孩子等)下更多功夫,需要妈妈理解孩子,更有耐心。
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为辛苦带娃的老人们正名,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1、老人需要氧气多,会抢走孩子的氧气?
且不说家里睡觉要不要开窗透气,一个老年人的氧气量所需,难道还比两个成年人(孩子爸妈)更高?
2、老人呼出来的病菌多孩子吸进去容易生病?
如果是呼吸道疾病的隐患,成人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一样大,再说了,孩子白天也和老人一起吃饭玩耍,如果有影响也一样会收到影响不是么?
这个结论,更像是为了说服自己,不想让老人陪娃睡的一个强行结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好吧,既然这个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成立。
为什么很多妈妈都会觉得「很有道理」?
那是因为,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妈妈们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和老人一起睡的孩子,比起自己和老人更亲。
其实,是妈妈不想让老人「抢走」孩子而已。
没有证据说明孩子和谁睡,性格会更优秀,无论老人还是父母。
我家孩子一直就是跟我一起睡的,感觉比其他的老人一起睡带大的孩子更听话啊。
那是因为,由妈妈陪睡的孩子会和妈妈更亲密,自然也会更听妈妈的话。
但孩子有能力同时和多位家人或者老师形成重要看护人关系。
也就是说,孩子完全可以既和妈妈亲密,也和老人亲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对于孩子来说,依恋关系的对象(重要看护人)越稳定越好,而所有的依恋理论中,孩子的第一看护对象甚至连爸爸都不是,是妈妈。
妈妈作为最早的喂养对象,能够给予孩子稳定、持续的安全感,在这一点上无人可以与妈妈相媲美;
在新生儿初期时,妈妈能够给予孩子最方便的照顾与看护,并且在依恋关系建立期时,这种生活上的照顾、心理情感上的满足都是强化与巩固亲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妈妈能为孩子提供超长续航的安全感。因为在前十八个月时,孩子主要通过主要看护对象的形象去信任这个世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情感满足,从而才能对周围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对世界产生恐惧与怀疑;
妈妈能陪着孩子,还能够同时安抚好母子的心理状态,让母子能够更快地走出对环境适应的焦虑感。
妈妈白天忙着上班没有时间陪孩子,回到家里除了陪孩子玩以外,尽量也陪陪孩子睡觉,利用陪睡时间聊聊天、看看绘本,培养下亲密值,让孩子知道,妈妈虽然白天去上班,但是最爱的还是自己(这一点爸爸也同理)。
出于很多现实原因,有些家长不得不把孩子的成长暂时托付给老人。
面对对老人已经绝对依恋的孩子,又该怎么去重新建立亲子关系呢?
4 岁多的小宝刚刚幼儿园升中班, 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忙,小宝一直都是跟着奶奶一起睡,琢磨着孩子大了,爸妈就给小宝买了一个小床,想把娃接回到一起同房分床睡。
可自从分床计划开始,听话的小宝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晚上哭哭咧咧不睡非要找奶奶,还好几次爬到奶奶房里,晚上睡不好,在幼儿园也各种哭闹 。
没办法,最后只好让奶奶睡主卧,陪着小宝度过这段分床适应期。
看着小宝牵着奶奶的手睡着了,宝妈心里又难过又无奈……
小宝父母要上班,这几年来的主要的看护者都是奶奶。
孩子已经形成了和奶奶在生活上、情感上的绝对依赖关系。
当爸妈突然提出要分床并和奶奶分开睡的时候,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焦虑、危险、恐惧、害怕等多种负面的情绪。
这个时候家长难免会怀疑「是不是因为和老人一起睡所以才这么娇惯」,然而,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听话」,恰恰是孩子在适应过程中发出的「求救信号」。
爸妈的心情能理解,但应该做的是与孩子一起共渡难关,而不是去指责孩子不听话,更不该埋怨为孩子成长辛勤付出的老人。
同时,爸爸妈妈也要相信,并不是因为和奶奶关系亲,所以才和爸爸妈妈关系不亲,两个关系之间并不互斥。
如果爸爸妈妈是比较忙的,那么想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还需要老人的支持。
也就是说,孩子虽然和老人在一起,但老人应该和孩子经常提起爸爸妈妈,提起父母给孩子买的东西,为孩子的付出,建立孩子心中父母积极的形象。
此外,老人还需要和父母经常沟通孩子的情况,每天的成长变化。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就要想办法弥补孩子心中的缺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不用过于焦虑,老人再多的陪伴也比不上爸爸,特别是妈妈,你所需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
陪孩子睡觉,只是成长过程中很小的一个方面,让孩子感觉到幸福的关键,并不是陪伴的时间,而是陪伴的质量。
和孩子在一起,用心陪伴。玩玩具、读绘本、嬉笑打闹,甚至啥都不干,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我身边,他们都在关注着我,陪着我,爱着我。
策划 :自燃月
图片来源:见文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