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瑟瑟发抖的冬天,真的少不了取暖神器。
从古代的「竹火笼」(移动取暖鼻祖),到七八十年代的橡胶热水袋,再到如今的电暖宝和现用现贴的暖宝宝,取暖神器变得越来越方便安全。虽说「神器」携带方便,保暖效果好,然而仍然存在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现象,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低温烫伤」。
由不当热敷引发的低温烫伤是冬季高发问题,约占整个冬季烫伤来源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 45 ℃ 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而更重要的是,热源温度越高、身体接触热源时间越长,皮肤烫伤几率和损伤程度也会逐渐增强。
比如很多人在冬天常用的暖宝宝,产生的温度一般在 50~60 ℃,发热时间长达 10~12 小时,如果贴到身上睡觉,或者贴上之后就忘了,这样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不知不觉中就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避免冬季低温烫伤,除了注意热源温度和身体接触时间,易出现低温烫伤现象的人群也需要格外小心。
低温烫伤的症状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明显,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
创伤面积往往不大,且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其实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 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并且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所以一旦发现皮肤出现低温烫伤现象,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 降温处理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给烫伤处降温,千万不要用酱油或牙膏涂抹!
2. 消毒杀菌
在降温过后,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冷开水进行冲洗,以免伤口感染。
3. 适量涂药
涂抹以医用凡士林为基底的烫伤类药膏,能够促进伤口的修复。
4. 及时就诊
如有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尤其是创面严重的低温烫伤,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避免低温烫伤,做好预防是最重要的。
各类取暖方式的使用场合和取暖机制不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也就有所差别。
但无论选择哪种取暖方式,适当降低热源温度和减少皮肤接触时间是避免低温烫伤的有效方法。
1. 电热毯选可控温的
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推荐使用可控温式的电热毯。
2. 热水袋别灌太满
3. 暖宝宝别直接接触皮肤
另外,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孕妇和婴幼儿也要尽量少使用此类取暖方式。
4. 泡脚时间最太长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在享受温暖的同时,务必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天冷的你是怎么取暖哒,有没有什么取暖好物呀?
来【评论区】聊聊吧~
作者:杨希川
本文经由 皮肤科主治医师 余佳 审核
监制:饭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
首发自「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贾赤宇,余东文,龙艺。低温烫伤的特点与治疗 [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2011,6 (05):8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