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疾病而恐惧或拒绝手术,导致治疗延误,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家长们一般有下面一些担心:
- 孩子这么小,手术能承受吗?
- 手术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 有侥幸心理,认为孩子不手术也可能自己好,或去寻找替代治疗方法。
实际上,一般需要手术的疾病,做手术对孩子是利大于弊的,麻醉也不会影响智力。所以,这里有必要先给广大家长讲一讲手术的类型。
应该做的手术,利大于弊
适用于直接威胁患儿生命或延缓手术会导致机体功能丧失的情况。
例如新生儿期严重的消化系统畸形(肛门闭锁、肠闭锁等),患儿如果出生后 3~4 天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就会发生肠道穿孔,导致死亡。
例如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病因之一是胆道闭锁,这种情况一般要在 2 月龄前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肝脏的功能仍能维持生命需要。但若孩子超过 3 月龄仍未得到有效治疗,将会导致肝硬化,即使做了手术,肝脏也已经失去功能,到那时,唯一的生存机会就是进行肝移植了。
适用于因为疾病本身的特性,要求术前做好充足准备,选择合适时机的情况。
例如最常见的小儿疝气,因为可能发生嵌顿疝,造成肠坏死,所以应当确诊后即安排手术。但手术之前要确认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了,这样既安全又有利于快速康复。
(1) 营养不良,有其它严重的急性、慢性疾病,或需要手术的区域有感染的孩子,均应待其疾病治愈或情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
(2) 有传染病接触史或患有传染病的孩子,家长可咨询医生能否进行手术。
手术麻醉不会影响孩子智力
大剂量的麻醉药的确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科学家和医生们早已确定了现有麻醉药物的安全剂量。
另外,针对麻醉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几乎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麻醉会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
因此,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进行麻醉,对于儿童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影响孩子智力。
除了手术,有别的治疗方法吗?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手术不是最佳选择,会去寻求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对于孩子是否能够「不做手术」,医生至少会考虑以下几点:
有些疾病可能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自愈,故应等到一定的年龄都没有好转时才进行手术。
例如有些患鞘膜积水的孩子在 12 个月之前可以自行好转,不再出现相关症状。
有些畸形早期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良好,但超过一定年龄则需用手术治疗。
例如小儿发育性髋脱位,如果在孩子 18 月龄之前用手法复位,有可能会完全康复。
有些疾病虽属良性病变,但其增长速度超过患儿发育生长时,也应及时手术。
我在门诊曾遇到手腕部黑色素痣的患儿,因未及时处理,来就诊时色素痣已占据整个腕部,切除后不得不进行植皮。
例如骶尾部畸胎瘤,在新生儿期该病大多数是良性的,一般在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肿瘤发生恶变的几率会成倍增长。
孩子对手术的承受力,以及手术侵袭程度,也会作为选择时机的因素。
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部分医院已能开展「产时外科」「胎儿外科」,即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及胎儿娩出后,立即针对出生缺陷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性可靠性均较高。
另外,微创手术治疗已经能做到某些手术不留明显疤痕,例如微创治疗小儿疝气,阑尾炎等。
儿童疾病种类繁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家长的惧怕和顾虑而没有及时手术治疗。随着孩子的长大,要么就不再有手术的机会,要么恢复的时间也需要更久。
本文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权发布,系第二届全国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