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了孩子后,不仅仅是生活品质,连夫妻感情都会随着孩子出生而遭到破坏,你会觉得奇怪吗?
这事真的算是个悖论,明明是两个人爱的结晶,生出来却变成了两个人爱的巨大挑战。
这个不能算负面假设,而是实打实现实情况。即便你在孩子出生前,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完全摒除了这个想法和念头,等到实际情况打脸时,也依旧逃脱不了捶胸顿足地问老天:「到底是什么让我鬼迷心窍想要个孩子?」
众多研究和数据都表明,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里,夫妻吵架的次数大幅增加。2009 年,学者 Papp,Cummings 和 Goeke~Morey 他们找了 100 对夫妇,给了每对夫妻两个本子。这些夫妻即将在未来 15 天内,分别记录他们每一次争吵,再把本子交回来。研究者根据本子里面的内容,提炼了争吵的数量和主题。这 100 对夫妻在这十五天里发生了 748 次激烈争吵,而多发的矛盾主题的排名如下:
1. 孩子
2. 家务
3. 交流
4. 休闲
5. 工作
6. 钱(我很诧异它这么靠后)
7. 爱好
看完了宏观数据,咱们从两个方面去看看微观体验:一个是生活品质,一个是夫妻感情。
先说说生活品质。
为什么生孩子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么可爱的小生命竟然这么难伺候!作为一个有四岁儿子的奶爸,说起这个,都想为自己鞠一把辛酸泪,什么游戏什么电影什么个人爱好,通通都要靠后站,这个一会天使一会恶魔的小家伙,会见缝插针、无处不在、霸道地倾入你的个人空间,个人时间,躲都躲不过。
其实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和他还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在护士从产房推出小家伙的那一刻,看着他小小的脸,粉粉的皮肤,绒绒的胎毛,让我的心软的不要不要的,感叹生命的奇迹。第一次抱起小家伙,整个心都提起来了,生怕会打扰他睡觉,会让他不舒服,总是小心翼翼。
等媳妇出院回到家做月子,可能是因为媳妇太瘦,抱孩子孩子嫌硌得慌,所以每次醒来哭闹时,除了喝奶,别的时候都不要妈妈抱,一到我怀里就努努嘴安心入睡,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真的是我的亲儿子,和爹亲。
很快,我就发现这个并不能算是什么好事。因为孩子睡眠时间少,入睡困难,每天晚上要睡觉前,都闹腾,我不得不抱着他在房间转悠,光转悠还不行,还得一边慢慢摇晃,一边轻声哼着歌曲,这一抱就是两个小时。试想想,将一个将近十斤的娃抱在怀里,还要保持动作不变两个小时,腰酸背痛是在所难免。媳妇在一边幸灾乐祸地说:「这是儿子在孝顺他爸。」
有时候好不容易哄睡了,放到床上,我和媳妇连枕头都没沾上,孩子又哭闹起来。只能百般无奈地下床,媳妇负责喂奶,然后我帮忙拍嗝,检查尿不湿、换尿不湿,再重新一轮的哄睡,有时候这种重复性动作一个晚上要重复好几遍,忙完后小睡几个小时,就要强打精神去上班了。
对于刚有孩子的夫妻来说,估计最难适应的可能就是无休无止的折腾了吧。
等孩子大点,生活规律都调整好了,终于不用在孩子的生理需求上过多操劳,但是却要在精神需求上满足孩子。没有孩子前,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是彻底放松自我,休息娱乐时间,而有了孩子之后,下班回到家那一刻,是我和媳妇换班看孩子时间。
每次下班一回到家,鞋还没来得及换,就听到孩子大喊:「爸爸快来和我捉迷藏 / 爸爸快来给我讲故事 / 爸爸快来~」 在家带娃带了一天的媳妇匆匆把孩子放我怀里,系上围裙就到厨房准备晚餐,然后是打扫家务以及洗漱等等,而我则要负责接下来 2~3 个小时的哄娃工作。
只有当孩子睡着了那一刻,我和媳妇才能喘口气,余出少得可怜的自由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要牺牲睡觉的时间才能玩上一把游戏,看上一部电影。
从那一刻开始,我终于意识到,自打孩子出生后,生活的方程式就被改写了:生活从围绕着我开展,转变成围绕着孩子运转。
再说说夫妻感情吧。
在没有孩子前,因为我媳妇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从来不会过多地干涉我和要求我,而我在惹媳妇生气后,也能勇于道歉和服软,加上我们俩都是学心理学的,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情绪和快速地解决矛盾,因此我和媳妇吵架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一切怡然自得都被打破了。媳妇从一个光鲜亮丽的职场女性变成带娃奶娃的全职妈妈,买菜做饭做家务一力承担,更别说连上个厕所都要随时待命式的看娃工作,睡眠被剥夺了,同事朋友都疏远了,家务的重担更是加剧了,每天累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连想寻求一丝安宁,给自己留下一点点空间,喘口气都成了奢望,更别指望夫妻之间能像以往那样温存和谈心了。
因为她带孩子很累,而我工作很忙,夫妻双方的互相体谅都抵不过想喘口气的渴望,因此就会出现劳动分配不公、孩子教育理念不一致等等问题而导致吵架比以往频繁地多。
这还是只有我们两口子自己带孩子的情况下,如果像大部分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由简单的三角关系变成复杂的五角关系时,那三代人的交互、冲突更是无法想象的,这不仅仅影响夫妻感情,更对婆媳关系、孩子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
但话说回来,我想强调的,并不是孩子的到来对生活的负面影响有多大,而是每对准备养孩子的夫妻,都有必要认知到,孩子到来之后,对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进而对要孩子这件事抱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只有当你正确认识到你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才能做出最好的准备工作和心理预期,即便在面对冲突、矛盾和不满时,依然能够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