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点
面部皮炎是个笼统概念;不是面部皮炎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5种概念明确的面部皮炎;正确对待面部皮炎。
面部皮炎这个词,本身就惹人争议。当患者面部突发或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灼热或刺痛感时,有不少医生会笼统的将其称之为面部皮炎。
而针对面部皮炎,国内外的教科书一直都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皮肤病由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不能笼统的将其作出面部皮炎这样的诊断,更加科学、准确的区分对于疾病的治疗将更重要。
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
而这些,都不是面部皮炎。
根据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命名规则的全球建议:皮炎是皮肤局限性炎症的总称,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其他类型的皮炎。
临床上5种概念明确的面部皮炎:
1. 特应性皮炎
2. 接触性皮炎
3. 脂溢性皮炎
4. 眼睑皮炎
5. 光敏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主要症状:典型皮疹常常位于屈侧,但面部可以累及,甚至可能是成人特应性皮炎的唯一或主要受累部位,表现大小不等、轻重程度不一的片状红斑、脱屑,偶尔可表现为钱币状湿疹
致病原因:遗传、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等
易误诊:由于出汗、干燥、热、日光、情感压力均可加重本病,应区分光敏性皮炎、玫瑰痤疮
接触性皮炎
主要症状: 由于面部暴露在外,可能接触多种多样的变应原,以及临床病史和斑贴试验变应原的有限性,使发生在面部的接触性皮炎在临床表现上呈现多样性、不典型性和复杂性
致病原因: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皮炎,如植物、化学物质、添加剂、动物等
易误诊:由于其 好发于暴露部位,非常类似光敏性皮炎而被误诊
脂溢性皮炎
主要症状:暗红色斑片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分布于鼻翼、额中部、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活跃部位
致病原因: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如马拉色菌)、饮食习惯、其他疾病导致的并发症等
易误诊: 由于皮疹反复发作和外用糖皮质激素,部分皮疹可能不典型或 继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及玫瑰痤疮 而被误诊
眼睑皮炎
主要症状: 主要发生在眼睑周围的皮炎,表现为眼周的红斑、丘疹乃至苔藓化。
致病原因:
1、由于不少患者伴有过敏性结膜炎,因此反复揉眼或使用眼药可能与本病发生相关;
2、外用化妆品所致的接触致敏也是部分眼睑皮炎的主要因素;
3、 特应性皮炎 患者 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眼睑皮炎,甚至可能是成人患者的唯一表现。
光敏性皮炎
主要症状:主要发生于面、颈部暴露部位,皮疹类型包括丘疹、丘疱疹、斑块、湿疹、多形红斑等
致病原因:接触(外用、口服、气传等途径)光敏性物质并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发病
易误诊: 光敏性皮炎的诊断 应结合病史、光暴露以及光敏实验 ,注意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相区分
除了以上5种概念明确的面部皮炎外,还有一些具有争议的,比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痤疮样皮炎和颜面再发性皮炎等。
针对这些面部皮肤炎症类疾病,很多人都容易混淆,笼统的定义为面部皮炎,不利于后续的个体化精细治疗。
临床症状典型时,明确疾病名称,对症下药。
临床症状不典型时,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以及相关试验,找到可能的治病基础和诱发因素,从而确定疾病名称,再对症下药。
而“面部皮炎”只有在不能明确病因和分类时方可使用,但仍需通过后期的检查、治疗和随访来进行明确和修正。
注意:面部皮炎本身病情比较复杂,有时候很难作出清楚的判断,在没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患者单纯通过网络上查询到的知识,就更加容易混淆,出现误诊误判,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续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