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孩子总不愿意分享,有什么办法引导?

2016-07-10作者:文曦

shutterstock_198924227.jpg

只要是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会发生抢玩具、抢零食的不愉快,孩子们好像总喜欢和别人抢东西。

后果就是轻则孩子们会哭闹,重则可能还会导致家庭之间的矛盾。

许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抢玩具,太丢面子了,于是就逼着自己的孩子把玩具零食都和别的孩子分享,但是这样孩子不仅学不会,还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实际上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家长们应该要知道,什么时候让孩子学会分享,该怎么教孩子分享都是有讲究的。

孩子早晚是要长大、离开娇惯他们的父母,独自一人面对社会,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懂得与人合作的道理。

而乐于与人分享,不仅仅能帮助孩子赢得友谊,也能避免他们因为自私而被群体排挤。

因此早期儿童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教会孩子融入群体。

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分享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如何帮助宝宝理解分享的概念,就成了一个难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分享?

在鼓励孩子学会分享之前,家长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要你的孩子去分享?

加拿大渥太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Betsy Mann 说:「很多家长坚持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因为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他们在其他家长面前会很没有面子。」

同时 Mann 也提到,孩子的分享行为不应该是被强迫的,「如果为了让孩子分享而对他们发怒,孩子们会觉得分享是与训斥联系在一起的」,反而会导致抵触的情绪。

学龄前孩子分享900.gif

学龄前的孩子不愿分享是正常的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家里有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宝宝就会开始注意一个平时被忽略的玩具。

一旦其他小朋友开始玩这些玩具,宝宝就会和他们起争执,原本欢乐和平的氛围就会被哇哇大哭和委屈的泪水淹没。

宝宝有这种现象也不用太担心,对于大多数学龄前宝宝来说,无法理解「分享」这个概念是正常的。

因为学龄前宝宝更加愿意理解「我的」,反之,他们并不愿意理解「分享」这个词的意思。

Mann 说,「当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增强后,他们自然就学会分享了」。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分享就意味着把东西从其他人那里拿走。孩子没有分享的概念,如果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独占。

「分享」其实有不同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们分享了。

但这时,家长们经常将「分享」这个词用在没有相似性的不同情境中:

  • 让孩子分享被子:这个不需要轮流使用或者给别人;

  • 分享玩具:需要轮流使用;

  • 分享饼干:需要给别人一半,并且这一半不会再回来。

这是几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孩子理解混乱。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首先需要意识到这些情况的不同,并且依据这些不同来调整对孩子的要求。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几个办法

其实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从小培养:当孩子可以用手抓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教他怎样「分享」了。

你可以和宝宝来来回回地传递这个东西,同时说「该我玩啦,该你玩啦」。

学习轮换拥有一个物品,是宝宝学习分享的第一步。

家长亲身示范:可以在家里和宝宝练习有趣味性的分享。

  • 告诉宝宝如果他抱一下你,你就愿意和他分享沙发;

  • 或者在一起吃东西时,商量和他换着吃。

观念上的潜移默化:Mann 建议让三岁及以上的孩子参与合作性的游戏,但游戏中不要有单独的获胜者。

让孩子逐渐接受合作的状态,也能够提高孩子对于分享的接受度。

和其他伙伴玩耍时,带上计时器:有不止一个孩子要玩同一个玩具时:

  • 要求孩子玩耍一段时间以后,听到计时器响起,就该把他的玩具让给小伙伴;

  • 当计时器再次响起时,让孩子们再次交换玩具。

当然,在实施之前,要记得提前告诉对方家长,以确保双方都同意这样的游戏规则。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把玩具给别人并不是永久性的,不意味着自己会永远失去这个玩具。

多夸夸孩子吧:每个孩子都喜欢受到夸奖。

第一,鼓励孩子们维护自己在冲突中的主导权,他们便能少一些与别人敌对的意识。

当其他孩子与你的孩子争抢玩具时,家长该做的是控制其他孩子动手抢夺的冲动,代之以言语来说服我们的孩子。

第二,当孩子主动的分享时,家长一定要给出具体的赞美,不要笼统的说「真是个好孩子」。

建议家长用这样的方式来夸奖孩子:「你把小卡车给小明的时候,看到他的表情了吗?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卡车,你做的真棒」。

这类夸奖能让孩子注意到,鼓励是来自于他的某一个具体行为,再出现类似情况时,便会倾向于与别的小朋友分享。

学会分享的方法900.gif

别让孩子「忍痛割爱」

家长们可别觉得只要强迫孩子分享,他们以后就会乖乖听话主动分享了,在家长的不断强迫下,孩子们反而不能理解分享的真正意义,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

  • 只要我哭得足够惨,就算别人再怎么想要,玩具也是我的;

  • 谁闹得最厉害,谁得到的就最多;

  • 我讨厌别的小孩,他们总和我抢;

  • 我要变得贪心,才能得到属于我的东西;

  • 总会有人来抢我的玩具,我要时刻准备着。

每个孩子都有保护自我的本能,尽管大部分孩子到 3 岁左右才能理解「你的」与「我的」之分,但他们天生就知道「公平」和「不公平」的区别。

总之,要给孩子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引导为主,不可强求。

因此,家长们让孩子学习分享的时候也要记住以下两点:

  • 不要让孩子认为,但凡有人想要他们的玩具,他们就非得忍痛割爱,没有别的选择。

  • 不能一味的强求,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很在乎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的。

听丁妈一句,就算想要孩子学会分享,也不能着急强迫,用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以身作则,教会孩子自己分辨怎么做才是好的,孩子自然就能理解了。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站酷海洛创意

相关文章

cover
自有从了娃,当爹当妈的都希望能给宝宝多找几个小伙伴,扩展宝宝的小小社交圈。在小朋友一起玩耍,特别是邀请小朋友来家玩的时候,「临走被孩子借玩具」的情景屡见不鲜。对方娃不依不饶,借不到玩具就不走,满地打滚哭闹,对方家长威逼利诱……一旁陪笑到的咱们, 真是 REAL 尴尬,陷入两难:要不和宝宝好好说?借给人家玩玩?这样又怕委屈了自家宝宝……直接说明拒绝吧,对方家长嘴巴不说啥,心理肯定觉得我很小气,太掉面
cover
玩偶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陪伴宝宝最久的好玩伴了。24 月龄这个年纪,宝宝对玩具的性别偏好已经初见端倪。 男孩比较喜欢会变形,能推着到处跑的模型玩具;女孩则比较喜欢外形漂亮,有一定情景代入感的洋娃娃。推荐玩具:娃娃、仿真食物,孩子可以用四个手指握住的仿真厨具、厨房玩具等。宝宝们拿着这些玩偶,会开启一种神奇的游戏方式——「假装游戏」。通俗点,就是角色扮演。宝宝开始尝试玩「假装游戏」,做出更「社会化」
cover
经常有家长抱怨老人帮忙带娃引发的矛盾,但是爸妈们要上班,没时间带娃,多半还是得拜托爷爷奶奶 / 外公外婆。想请老人分担一部分带娃的事儿,又觉得各种放不下心?其实,只要夫妻双方有一致的观念,提前给老人打好「预防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可以和我们一起科学育儿。老人带娃容易有哪些误区呢?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不安全」,不能做!老人总怕孩子受伤,就算是安全的环境,也常常用粗暴的禁令阻止孩子探索周围的世界。
cover
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好东西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不能太自私;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你是男生,要让着女生;你是主人,要让着客人。但是这并不能让孩子懂得分享,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谁小谁有理」「谁哭的声音大谁有理」「谁是客人谁有理」,继而在之后的「争抢」中,变得愈发无理取闹,更别提学会分享了。不少家长会问,如何让孩子真正地学会分享呢?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和一个 3 岁孩子的爸爸,我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