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整天唠叨「不可以」并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规矩应该这么立

2016-07-14作者:罗怡君

题图900.jpg

俗话说,家有家规,许多父母喜欢说「不可以」,但是这些「不可以」真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而且不会自我矛盾吗?

仔细想后,家长们会发现自己的这些「不可以」很多都是为了禁止而禁止,不仅毫无原则可循、无从记忆,而且难以归纳出重要的价值观。这时我们恐怕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原则」观念,并适时做出改变了。

不可以.jpg

小例子:

  1. 去餐厅吃饭,妈妈说:「不要在座位上一直扭来扭去,你又不是毛毛虫。」

  2. 去电影院看电影,爸爸说:「等一下电影开始之后,你不可以上厕所哦!要不要现在就去上?」

  3. 去公园闲逛,妈妈说:「不可以东摸西摸的,很脏,会生病。」

  4. 公交行驶途中,妈妈说:「不可以乱换座位,坐这边就好,不要乱动。」

父母出声阻止后,有的孩子虽然乖乖遵守,却心有不甘;有的则直接出言反抗,演变成亲子冲突。不管是哪一种,都大大影响了现场的气氛和兴致,长久下来,势必也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沟通与良好关系。

不过,到底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这些大人,真能说出个什么道理来吗?

顺眼.jpg

是真有原因,还是纯粹看不顺眼?

再来看看「不要乱动、乱扭、乱摸」这类的父母禁令。这些「不可以」看似是体贴他人,实际上是给自己寻方便,希望孩子不会打扰到自己的活动或宁静,或者不想冒任何风险,或者根本就只是「看不顺眼」而已。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这样,但仔细想想,有些事情我们就是觉得「不好」,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其实这就是主观的认定,说白了就是「看不顺眼」。

这些主观上感到不太对劲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家庭背景、以往教育方式,以及自身个性整合起来的「经验法则」。这大概就是以前我们说的「家规」。

家有家规没什么错,但家规内容若是不经过筛选,密密麻麻地都是「不可以」,毫无原则可循又无从记忆,难以归纳出重要的价值观,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吸收不了,直接用行为尝试,家长只好每天在旁边唠叨。

大致来说,家长们的「不可以」分为三种。

分为三种.jpg

第一种:为自己方便

这是属于最常见的种类,尤其是希望孩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家长们,只要有会弄脏、弄乱的任何可能,统统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乱爬、不要碰草碰花、不要乱坐乱躺……

或者希望孩子不要打扰自己的时候,那就说:

不可以一直吵妈妈、不可以跟哥哥吵架、不可以吵着要出去……

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这些行为带来的结果,就禁止孩子游戏和尝试的权利,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许多机会去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与兴趣。

解决方法:我们不妨放宽标准,或者勤劳一点,这些「不可以」就会消失不见了。

第二种:为他人观感

这类的「不可以」,大多是说给别人听的。

这种临时性的「不可以」最令孩子混淆不清,比如不可以动来动去、不可以换座位、不可以大笑、不可以吵到阿姨……

这类的说辞虽然夹杂着「不可以」,却比较偏向社交辞令,期待他人对自家教养的认可。

解决方法: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若有需要调整之处,应该清楚地给予指令或建议,协助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或转移注意力,而不是只有嘴巴式管教,因为这样不但毫无效果,更会耗损父母未来发言的权威。

第三种:解决自己焦虑和担心

若父母自身过去有不好的经验,或个性较为谨慎、保守,就会希望孩子不要有任何安全风险,比如:

不要靠海太近、不要去登高、不要碰热汤、不要太晚回家……

或者是教养焦虑:

不可以一直玩、不可以不学才艺……

解决方法:过去的经验法则的确重要,然而,在发号施令之前,不妨将孩子的个性和长处一并考虑进去。

比如,自己不擅长户外活动,但是说不定孩子肢体协调,热爱自然,那么可以试试请其他人辅助孩子,以避免自身经验对孩子的限制。

限制.jpg

你的「不可以」,经得起考验吗?

检视一下自己最常说的「不可以」有哪些?能不能历久弥新地接受时间考验,而且不会自我矛盾?

举例:假设我们规定孩子「不可以」一直玩电子产品,那么即便是我们想让孩子安静一点不要打扰自己的时候,也都不能拿 iPad 出来应付孩子。否则这样的「不可以」,就是为了寻自己方便,而毫无原则可言了。

在我们亲近的团体里,往往一不小心就容易放大自己的意见。在某些场合结识的家长们,经常因为有着相似的教养理念和行为而一拍即合,无形中更加强了原有的观念和做法,其他声音则进不来。

我们需要随时保持开阔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甚至参考相反的意见自我思辨,才有机会给孩子最合适的教养方法。


看完文章,家长们需要反思:

  • 计算一下,自己一天之内说了多少次「不可以」(或类似的意思)?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回想一下,以前自己是如何应对爸妈的「不可以」的?


本文摘自《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一书,作者罗怡君,由凤凰联动授权发布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

相关文章

cover
独自抚养孩子是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如果你是单亲家长,就得学会如何处理压力,如何寻求援助和培养孩子。如果你正在独自抚养孩子,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的单亲家庭并不少见。一起来学习下如何克服这些单亲家长才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单亲家长常遇到哪些困难?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抚养孩子都是个棘手的任务,没有伴侣帮忙分担更是雪上加霜。作为单亲家长,每天看护孩子,事无巨细都得一肩扛起,压力
cover
翠花儿子 3 岁半,上周翠花在卧室换衣服,孩子没敲门就进屋,翠花随口说了儿子两句:妈妈在换衣服呢,没有敲门不能进来的,这样很没有礼貌。婆婆听见了,叨叨了说翠花「太矫情」,一旁的老公也觉得翠花有点小题大做……翠花的烦恼也是很多家长的烦恼——宝宝越来越大了,在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相处中,到底需要不需要进行「性回避」?异性家长和中孩子相处中,怎样的性教育才最合适?丁香医生找来了左飞老师,看看是怎么建议的。左
cover
亲朋好友聚会多,大家看到可爱的孩子,难免会逗弄一下。虽然大人们都没有恶意,但请不要用这七个危险的方式逗孩子,也不要让别人这样逗自己的孩子。禁止一:抛接高高地抛接婴儿,感官上的刺激往往能逗乐孩子。但如果抛起婴儿后,没能同时接住婴儿的身体和头部,在惯性作用下,孩子脆弱的颈部肌肉和颈椎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头部与躯干一旦错位,可能造成严重损伤。禁止二:转圈家长抓住孩子两只手,提起后转圈或「荡秋千」,这个动作
cover
俗语有云「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也是国内很多父母的一种共识。但用字面意义的「穷」和「富」去衡量教育是不妥当的。那「穷养」的「穷」到底是什么?「穷养」不是穷钱一些父母简单地认为,「穷养」就是让男孩过一点苦日子,在经济上对男孩子有所节制。比如,相似的家庭条件,男孩想要的礼物或者想要达成的愿望,比起女孩可能更难;再比如,很多家长也会对男孩子的零花钱奉行「穷养」政策,给得比较少,或者将零花钱与家务劳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