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糖尿病常见的十个误区

2016-11-18作者:KellyWeaver

糖尿病题图-900500.jpg

现在,糖尿病在我国呈爆炸性增长,患病人数已超过 1 亿人。

虽然我们身边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但许多人对于糖尿病还是有许多误解。

今天,丁香医生(dxy.com)就给大家总结了最常见的 10 个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糖尿病人尿,一定是甜的

虽然叫「糖尿」病,但是大部分糖尿病人的尿,不是甜的。

的确,糖尿病人的尿液,有时候可能检测出糖来,但只有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检测出葡萄糖;而且,尿液中的葡萄糖,也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尝出甜味。

而大部分糖尿病人,尤其是正在接受正规控糖治疗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得好,自然尿液中也检测不出糖,尿液也不会甜。

大家就不要做好奇宝宝,去亲自试验了。:-D

误区二:糖尿病用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本来就是我们身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并没有「上瘾」一说。

对于 1 型糖尿病人,由于身体不能产生或者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所以,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终身治疗。

而对于更常见的 2 型糖尿病人,许多人并不需要胰岛素治疗。有些患者,发现的时候血糖水平很高,这时,利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来血糖控制,可以帮助身体尽快摆脱高血糖的伤害;当血糖得到初步控制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评估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胰岛素。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大部分病人可以改换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插图1-900600.jpg

误区三:得了糖尿病就没救了

通过规范的治疗,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虽然糖尿病目前确实是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坚持规范的治疗,是可以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的。这种情况下,并不会影响糖尿病人的寿命。

误区四:糖尿病人必须饿肚子

糖尿病人饮食的总原则是「控制总能量,营养均衡」。故意少吃,会增大低血糖的风险,而低血糖是很危险的,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就可能将数年血糖控制的心血付之一炬。

糖尿病人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在营养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能量合理、营养均衡的饮食。

误区五: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饭等主食

米饭、面条等主食对糖尿病人至关重要。糖尿病人本来血糖的调节能力就不好,如果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人不但要吃主食,而且要聪明地吃。我们可以选择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的主食品种,比如,各种杂粮杂豆、薯类等,这些品种的主食消化吸收的速度慢,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比米饭、面条更小。

糖尿病插图2-900600.jpg

误区六:糖尿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常见的糖尿病分型有 1 型和 2 型,1 型糖尿病常在幼年发病,而 2 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更常见。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吃下更多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体力活动也越来越少,这些因素,使人们更容易得糖尿病。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也患上了 2 型糖尿病。

误区七:得糖尿病是因为吃多了糖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复杂的,总体来看,分为遗传和环境两大类。环境危险因素中,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用过多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和糖尿病有关;但是,健康人一两次大量糖分摄入,并不足以引起糖尿病。

吃糖太多会造成一过性的高血糖,可以通过身体的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误区八:爸妈是糖尿病人,儿女一定得病

虽然爸爸妈妈有糖尿病,儿女患糖尿病风险会增高,但并不是说儿女一定会得糖尿病。

如果能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爸糖妈的儿女也可以避免糖尿病。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等,可以降低 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糖尿病-900600.jpg

误区九:虽然血糖高,但是没什么不舒服,不用管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在许多患者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而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许多人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

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都会增加,比如低血糖、酮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一旦发生并发症,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家庭的医疗费用。

误区十:根治糖尿病的偏方,包治包好

对于这样的说法,请擦亮你的眼睛,优雅地说:古文(gu-wen,gun)。

现在的医疗水平,糖尿病无法根治,我们能做到的,是配合医生接受正规治疗,好好控制病情。

轻信街边小广告的结果是,不但被骗了钱,更耽误正规治疗。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MEIGS J B, CUPPLES L A, WILSON P. Parental trans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J]. Diabetes, 2000, 49(12): 2201-7.

ESPOSITO K, KASTORINI C-M, PANAGIOTAKOS D B, et al.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by dietary patter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nd meta-analysis [J].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 2010, 8(6): 471-6.

SCHULZE M B, HOFFMANN K, BOEING H, et al. An accurate risk score based on anthropometric, dietary, and lifestyle factors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J]. Diabetes Care, 2007, 30(3): 510-5.

MEISINGER C, DORING A, THORAND B, et al. Association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tar and nicotine intake with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men and women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MONICA/KORA Augsburg Cohort Study [J]. Diabetologia, 2006, 49(8): 1770-6.

CARLSSON S, HAMMAR N, GRILL V.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s a U-shaped relationship [J]. Diabetologia, 2005, 48(6): 1051-4.

CAPPUCCIO F P, D'ELIA L, STRAZZULLO P, et al.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leep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Diabetes Care, 2010, 33(2): 414-20.

REUTRAKUL S, HOOD M M, CROWLEY S J,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kfast skipping, chronotype,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J]. Chronobiol Int, 2014, 31(1): 64-71.

WILMOT E G, EDWARDSON C L, ACHANA F A, et al. Sedentary time in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Diabetologia, 2012, 55(11): 2895-905.

GARDINER P A, HEALY G N, EAKIN E G,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elevision viewing time and overall sitting time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older men and women: the Australian Diabetes, Obesity and Lifestyle study [J]. J Am Geriatr Soc, 2011, 59(5): 788-96.

HAMILTON M T, HAMILTON D G, ZDERIC T W. Role of low energy expenditure and sitting in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Diabetes, 2007, 56(11): 2655-67.

相关文章

cover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个「终身病」,得了糖尿病,许多朋友从此就要和各种降糖药、胰岛素针打交道。但是,也有一些糖友,比较「幸运」,可以不吃药不打针就把血糖控制得挺好。哪些人可以不打针不吃药呢?赶快来和丁香医生(dxy.com)看看吧。有些糖尿病人,可以不用药的确,有部分糖尿病人,不吃药、打针,血糖控制得也不错的。一般包括下面几种情况。1. 刚刚得糖尿病,调整生活方式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 2
cover
在糖尿病的治疗当中,关于胰岛素的误区实在太多,很多居心不良药品的广告更以「告别胰岛素」为卖点。今天丁香医生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来一一解答。胰岛素会上瘾?很多病人会问:用胰岛素会不会有依赖性啊,会不会上瘾啊?丁香医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胰岛素本身就是人体正常分泌的激素。使用胰岛素不会有依赖性,也不会上瘾。有些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胰岛素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胰腺炎康复后,
cover
1921 年, 两位加拿大人首先发现了胰岛素这一物质。1922 年,胰岛素开始用于临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成为糖尿病人的巨大福音。1965 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了人胰岛素。其分子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胰岛素的过敏反应,且皮下脂肪萎缩的现象也减少了。因此,临床
cover
我们知道,血糖控制不好,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比如增加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容易导致肥胖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等等。因此,控制血糖,人人有责。但在生活中,有很多谣言和认识误区,我们先来看看,你都听到过哪些?误区一:只要不吃甜的食物,血糖反应就会比较低甜味的糖会升高血糖,但没有甜味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也会变成葡萄糖。所以,所有含淀粉的食物,比如米、面、杂粮、薯类等,也都有可能升高血糖。误区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