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黄体酮胶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黄体酮胶囊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林甦

    林甦药剂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夏延哲

    夏延哲药剂科主管药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4月27日

    · 用于治疗黄体酮不足所致的疾病。
    · 若出现任何血栓性异常,应立即停药。
    · 出现复视或偏头痛时应立即就医。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更多
  • 功效作用

    概述

    黄体酮是卵巢、胎盘和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

    目前常用规格为 50 mg/ 粒。

    该药为处方药,需要前往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适应证

    黄体酮胶囊主要适用于:

    • 黄体酮不足所致疾患,如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经前综合征;
    • 排卵停止所致月经紊乱、良性乳腺病、绝经前和绝经期等;
    •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
    • 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等。
  • 用药禁忌

    禁用人群

    • 对黄体酮或本品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 阴道不明原因出血;
    • 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脑中风或有既往病史者;
    • 乳腺肿瘤或生殖器肿瘤。

    慎用人群

    这类情况下,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使用:

    肾病、心脏病水肿、高血压的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对胎儿不良影响,但孕妇只有在医生同意下才可使用。
    • 哺乳期:黄体酮微量会分泌到母乳,到目前还未发现对婴儿的不良影响,但哺乳期妇女只有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本品。

    相互作用

    •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由于对细胞色素 P450 具有诱导作用,可以削弱本品的药效。
    • 酮康唑是细胞色素 P450 酶的抑制剂,因此,酮康唑或其它细胞色素酶的抑制剂可能增加黄体酮的血药浓度。

    image

  • 用法用量

    概述

    • 口服,温水吞服。

    • 与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倍美力)联合使用:倍美力片,口服,1.25mg,每日 1 次,共 22 天;服用倍美力片第 13 天起服用本品,口服, 200 mg(4 粒),每日 2 次,共 10 天。

    • 用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常规剂量为每日 200 mg~300 mg( 4~6 粒),1 次或 2 次服用。每次剂量不得超过 200 mg(4 粒),服药时间最好远隔进餐时间。

    药物过量

    如果您怀疑用药过量了,请立即停药,并立即寻求医生帮助。

    药物漏用

    如果您错过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用药间隔的 1/2),则无需补用,按平常的规律用药。请勿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黄体酮胶囊什么时候需要停药?

    • 一旦出现血栓性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脑血管病、肺栓塞、视网膜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应立即停药。
    • 出现突发性部分视力丧失或突发性失明,复视或偏头痛,应立即停药。
  • 不良反应

    概述

    服用本品后可能引起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加或减少,宫颈鳞柱交界改变,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乳房肿胀,恶心,头晕。头痛,倦怠感,发热,失眠,过敏伴或不伴搔痒,黑斑病,黄褐斑,阻塞性黄疽,肝功能异常。

    若上述症状严重或持续发生,前往医院就诊。

  • 更多信息

    概述

    • 主要成分:黄体酮。
    • 作用机制:黄体酮是卵巢、胎盘和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充足雌激素存在时,黄体酮能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改变为分泌期,为孕卵着床提供有利条件,在受精卵着床后,胎盘形成,可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保持妊娠状态;可促进乳房发育,为哺乳做准备。本品可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
    •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存储方法

    •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及宠物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 不要储存在浴室或者厨房,储存时应遮光,密封保存。
    • 若该药已过期,请不要再服用,建议立即丢弃,以免误服。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