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尿频是什么?有什么表现?
尿频是指有尿意的次数明显增多,严重时甚至几分钟就要尿一次,每次尿量仅几毫升[1,2]。
正常成年人白天大概排尿 4~6 次,夜间排尿约 0~2 次,每次尿量约 200~300 毫升[2]。正常喝水情况下,如果 24 小时排尿次数 ≥ 8 次,夜间排尿次数 ≥ 2 次,伴有尿不尽感,就要考虑尿频或夜尿增多[3]。
注意:尿频不一定都是病理情况,因为除了部分疾病因素以外,排尿次数也受到饮水量、环境温度等情况,以及自身生理状态的影响。如果怀疑尿频,应梳理自己的饮食和排尿情况,请医生综合判断。
尿频时还常伴有哪些症状?
尿频常与其它泌尿系统症状相伴随,如尿急、尿痛、尿流突然中断等。
就诊判断
尿频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
尿频患者伴有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时,应积极就医:
- 长期尿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等;
- 伴有尿痛、尿急、发热、腰背痛等不适;
- 出现下肢无力或脊髓损伤的迹象(例如横断性感觉丧失、肛门括约肌张力改变和肛门收缩反射消失);
- 伴有血尿,脓尿、尿液气味异常等;
- 中青年或 50 岁以上男性,尿频、伴排尿不畅,尿等待、尿无力、尿线细、夜尿增多等;
- 伴有其他症状,如唇干、口干等。
尿频应就诊于什么科室?
泌尿外科、肾内科。
潜在疾病
尿频通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引起尿频的常见因素,绝大部分情况下和肾脏问题无关。
- 单纯生理因素:比如怀孕、喝水多、寒冷刺激、劳累、抵抗力下降和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但都是暂时的[4]。
- 膀胱储存尿液能力降低:尿频多数情况是因这个原因所致[5]。
- 膀胱本身的疾病:如炎症、结石、异物、肿瘤等,或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膀胱周围组织器官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脓肿等),都可以导致膀胱储存尿液能力下降。当膀胱内的尿液比正常少的时候都会出现想上厕所的感觉,从而出现尿频[2,5]。
- 排尿梗阻:如尿道狭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会导致排尿阻力增加,甚至出现残余尿,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这类疾病早期往往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
- 精神心理等因素:如长期焦虑、恐惧、过度紧张等,也可以引起尿频,其特点是白天尿频明显,夜间入睡后消失[2]。
-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引起尿频的同时,往往还伴随尿量增加的情况[4]。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张欣雨
[1]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尿频
就诊科室:肾脏内科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1月08日
· 尿频多由生理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疾病有关。
· 长期尿频或伴有尿痛等其他不适,建议就医。
· 缓解焦虑,避免进食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
· 长期尿频或伴有尿痛等其他不适,建议就医。
· 缓解焦虑,避免进食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