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精液发黄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精液发黄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梁培禾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 精液发黄不一定是疾病引起的。
    · 禁欲过久可导致精液发黄。
    · 若伴小便不适或疼痛应及时明确诊断。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更多
  • 症状表现

    精液发黄是什么?

    正常的精液呈乳白色、淡黄色或无色。精液颜色宜在射精后立即观察,当精液呈黄褐色或黄色时即为精液发黄[1]。

    精液发黄主要是由生殖道炎症所致。此外,一些生理性因素,如长时间禁欲后,也会出现精液变黄的现象。

    精液是男性生殖系统内的分泌物,通常在性高潮时由尿道口排射出体外。精液主要由精子、精浆两部分组成。精浆为精子生存提供能量和环境,其占精液体积的 90%,主要由精囊液(占 50%~80%)、前列腺液(15%~30%)、尿道球腺液(占 2%~3%)、尿道旁腺液(占 2%~3%)组成[1]。

  • 缓解方式

    精液发黄怎么缓解和预防?

    精液发黄主要是由生殖道炎症所致,此外,一些生理性因素,如长时间禁欲后,也会出现精液变黄的现象。由生理性因素所致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存在生殖系统炎症时,需通过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进行规范、足量、足疗程的治疗[2]。

    日常生活则应注意以下方面,可预防或缓解生殖道感染:

    1. 生活上:
      • 应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骑马,避免久坐;
      • 注意控制性生活次数,勿过多及过少,没有严格的界限,根据自身健康和体力情况而定;
      • 无生育要求男性可适当热水坐浴;
      • 注意生殖器卫生,每日清洗生殖器并换洗内裤;
      • 避免不洁性生活。
    2. 饮食上:
      • 多饮水,推荐每日饮水量在 2500 mL 左右,可促进排尿进而冲刷尿道,可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 清淡饮食,每日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甘蓝、橙子、苹果等;适当补充鸡肉、鱼肉等营养物质,尽量不吃炸鸡、烧烤等食物;
      • 忌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蒜等,这些食物可导致泌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不利于病情恢复;
      • 戒烟戒酒,烟酒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容易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3]。

    image

  • 就诊判断

    精液发黄时,在什么情况下需到医院就诊?

    若出现以下表现,可能与疾病有关,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1. 精液发黄且伴有小便不适,会阴部、阴茎等处酸痛、坠胀感;
    2. 精液发黄,且伴有腥臭味;
    3. 射精时疼痛,且伴有血丝;
    4. 精液持续发黄,经生活习惯调整,仍不能得到有效缓解[1]。
    5. 精液发黄,同时合并眼球、皮肤等肉眼可见的发黄[4]。
  • 潜在疾病

    精液发黄可由什么原因引起?

    精液发黄不一定说就有问题,其原因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

    1. 生理性:禁欲时间较长(时间没有界定),可使储存于精囊、前列腺内的精囊液、前列腺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精液颜色发黄;
    2. 病理性:患有生殖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严重者可呈现脓性精液,可导致精液颜色发黄[1]。由肝脏、胆道疾病引起的黄疸除可导致眼黄、皮肤黄、尿黄外,还可导致精液发黄[4]。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万学红, 卢雪峰. 诊断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等.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李乐之, 路潜. 外科护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 孙颖浩.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