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李昕

    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田伟

    田伟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接种后,感染的发病率下降 90% 以上。
    · 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需在不同部位。
    · 2 个月到 5 周岁的儿童都推荐接种。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更多
  • 功效作用

    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会引起哪些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细菌,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引起脑膜炎、会厌炎、肺炎、菌血症、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蜂窝织炎等严重疾病。流感嗜血杆菌造成的严重疾病 95% 以上由血清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关于 Hib 疾病的评估项目推测,在 2000 年,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 800 万严重病例,37.1 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 5 岁以下的儿童。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什么?有什么用?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 Hib 疫苗或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是针对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疫苗内包含提纯的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等成分,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以减少受到 B 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风险。

    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可以显著减少儿童因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和死亡。

    Hib 疫苗一般推荐哪些人进行接种?

    2 个月到 5 周岁的儿童都推荐接种。不同厂家的疫苗起始接种年龄略有不同,以说明书为准。

    Hib 疫苗是几类疫苗?自费还是免费?

    Hib 疫苗是二类疫苗,需要自己付费接种,目前不在国家免疫规划的第一类疫苗范围内。可以根据情况自愿选择接种。

    Hib 疫苗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有单独接种的 Hib 疫苗,也有含 Hib 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包括百白破 - Hib 联合疫苗(俗称四联疫苗)、百白破 - 灭活脊髓灰质炎 - Hib 联合疫苗(俗称五联疫苗)、AC 流脑 - Hib 联合疫苗。联合疫苗同样也是自费疫苗。
    联合疫苗是将 Hib 疫苗和其他疫苗组合制作而成的疫苗。接种联合疫苗可以减少孩子接种的次数,更为方便。

    Hib 疫苗接种后,有多大概率避免感染?

    疫苗的保护效力很高。据统计,将 Hib 疫苗纳入免费疫苗接种计划后,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下降 90% 以上。

  • 用药禁忌

    Hib 疫苗在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或需谨慎接种 ?

    • 已知对疫苗中任意成分有过敏史者,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者,不能接种。

    • 在患儿有发热、急性疾病的情况下,特别是有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活动期时,应暂缓接种。待病情恢复、治疗结束后再接种。

    • 有出血性疾病史(包括血小板减少)、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需权衡利弊、谨慎接种。

    • Hib 疫苗仅限于 5 周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接种。

    Hib 疫苗可以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吗?

    5 周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无需接种 Hib 疫苗。所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没必要接种。

    因为流感嗜血杆菌在人群中流行广泛,孩子很容易接触到这种细菌。如果孩子没接种 Hib 疫苗,年龄越大,自然接触流感嗜血杆菌的机会就越大。到 18 月龄时,1/3 的儿童鼻腔已经存在流感嗜血杆菌定植。身体接触过流感嗜血杆菌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自己进行保护。所以 5 周岁以上的儿童就无需接种 Hib 疫苗了。

    同理,成年人曾经感染过流感嗜血杆菌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再次感染也不容易导致严重疾病,故也无需接种。

    Hib 疫苗在接种过哪些疫苗后就不必接种了?

    如果接种了含有 Hib 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就可以不用单独接种 Hib 疫苗。

    包含 Hib 疫苗的联合疫苗有:百白破 - Hib 联合疫苗(俗称四联疫苗)、百白破 - 灭活脊髓灰质炎 - Hib 联合疫苗(俗称五联疫苗)、AC 流脑 - Hib 联合疫苗。

    Hib 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吗?可以同时接种。但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image

  • 用法用量

    Hib 疫苗需要接种几次?每次间隔多长时间?

    • < 6 月龄婴儿:2 月龄开始第一针(有些厂家的疫苗是 3 月龄开始第一针),第二针与第一针至少间隔 1 个月,第三针与第二针至少间隔 1 个月,18 月龄加强接种一针。共四针。

    • 6~12 月龄婴儿:第一针为任意时间,第二针与第一针至少间隔 1 个月。18 月龄加强接种一针。共三针。

    • 1~5 周岁儿童:如果从未接种过该疫苗,仅需注射一次。

    • > 5 周岁儿童:无需接种。

    Hib 疫苗如何接种?

    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区域,或臀部外上方,肌内注射。

    Hib 疫苗错过接种时间了,怎么办?

    疫苗适合 2 个月到 5 周岁的儿童,如果错过疫苗接种,可以按照疫苗接种说明及时补种,根据年龄不同总的针数不同。

    Hib 疫苗接种第一针后,中途可以换用其他种类的疫苗吗?

    可以更换为含 Hib 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如百白破 - Hib 联合疫苗(俗称四联疫苗)、百白破 - 灭活脊髓灰质炎 - Hib 联合疫苗(俗称五联疫苗)、AC 流脑 - Hib 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的一次接种,就可以替代原来计划的 Hib 疫苗的一次接种。相应替换就可以,总的针数不变。

  • 不良反应

    Hib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 局部不良反应可能有:接种部位硬结和红肿。

    • 全身不良反应可能有:发热、哭闹增加、食欲不佳、少量皮疹。

    Hib 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 出现局部红肿和硬结,一般是在接种后 24 小时内,可以自行消退。如果红肿明显,48 小时内冷敷,48 小时以后可以用毛巾热敷局部,促进消肿。

    • 孩子可能会伴有哭闹增加,家长增加安抚就可以。不适症状也会在 24 小时内消退。

    • 孩子如果接种疫苗 24 小时内出现发热,可以增加孩子的奶量,或者喂温水,保证孩子的液体摄入。更换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不需额外增加衣物。保持室内温度舒适,利于物理降温。疫苗引起的发热可以自行消退,大部分在 24 小时内自行消退。

    •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佳,可少食多餐、耐心喂食,但不必过于勉强,接种后 24 小时以后会自己恢复。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 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少量皮疹,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 更多信息

    Hib 疫苗如何贮存?

    按说明书贮存。

    Hib 疫苗的颜色和形态是什么样的?

    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颜色和形态不太一样,有些是无色透明液体,有些是乳白色混悬液体。

    流感嗜血杆菌分几型?

    流感嗜血杆菌分两类,有荚膜和无荚膜。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又分为 6 型,A~F 型。其中,B 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引起全身性感染,容易引起严重的疾病。而其他类型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局部的感染。所以疫苗主要针对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疫苗还没有接种,发生了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怎么办?

    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当出现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时,及时规律足疗程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治愈。危重的病人如果出现脑膜炎、脓毒症等治疗疗程会相应延长,可能会需要 4~6 周的治疗时间。极度严重或者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困难,而且发病时没有特异性,所以疾病初期难以分辨病原菌,往往依靠经验性治疗。Hib 疫苗本身并不昂贵,有条件的家长建议给宝宝接种这个疫苗。

    参考资料
    · 刁连东,孙晓冬. 实用疫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