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什么病?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多继发于腹腔感染、腹部手术、外伤等造成的血管损伤。可能引起腹部不适、便秘、急性剧烈腹痛、便血、呕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坏死、死亡等不良结果 [1]。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常见吗?
本病少见,约占急性肠缺血的 3%~7% [2],而急性肠缺血总体发病率较低,暂无确切的数据 [3]。
症状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发展较慢,表现多不典型,前期可能有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数日或数周后突然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呕血和便血,腹胀和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少,常伴有发热 [1]。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并发症?
- 肠坏死:血栓导致肠管长时间缺血,可引发肠坏死,表现为突然腹痛、腹泻、便血、呕吐等。
- 肠穿孔:肠管长时间缺血,可能导致肠透壁性坏死,形成肠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寒战等。
- 短肠综合征:血栓形成导致肠管大范围坏死,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可能造成短肠综合征,表现为腹泻、脱水、营养不良等 [2]。
病因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导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原发性的,一种为继发性的原因。
- 原发性:可能与遗传性凝血紊乱如缺乏蛋白 C、蛋白 S 或抗凝因子 Ⅲ 有关 [4]。
- 继发性:
- 感染:腹腔内化脓性感染,如阑尾炎、憩室炎、盆腔脓肿等,蔓延到肠系膜上静脉,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 疾病: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肿瘤压迫,可导致腹压升高,肠系膜上静脉局部易发生充血和瘀滞,诱发血栓形成。
- 创伤、手术:腹部创伤(如撞击,刺伤等)、脾切除术等,造成血管损伤,易引发本病。
- 药物: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而引发本病 [1,4]。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哪些人群?
- 腹腔感染者:此类患者由于腹腔内的炎症疾病如阑尾炎、盆腔脓肿等,直接损伤到肠系膜上静脉的血管内皮,易发此病。
- 长期口服避孕药:由于避孕药会影响血凝,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易发此病。
- 血凝异常的患者:此类人群血凝不正常,如缺乏蛋白 C、蛋白 S 或抗凝因子 Ⅲ 等,容易发生此病。
- 过度肥胖者:此类患者由于腹压升高,可能导致局部静脉充血或瘀滞,易发此病。
诊断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么诊断?
-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身体有炎症;血浆 D - 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大便隐血阳性,提示存在消化道出血。
- X 线腹部平片:可辅助诊断本病,未发生肠管坏死前无特殊征象,仅可发现肠道积气,发生肠坏死后可见有气液平面的扩张肠管。
- B 超:若发现腹腔积液、静脉血栓、肝硬化、脾肿大、门静脉海绵样变等,提示肠系膜存在缺血,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CT:若发现腹腔积液、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管壁增厚水肿、系膜密度增高、水肿,腹膜增厚、腹膜炎等表现,可提示肠道存在缺血、炎症,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血管造影:肠系膜动脉造影可显示静脉血栓形成征象,可以间接帮助诊断本病 [2]。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本病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相似,都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但本病的严重程度与进食量呈正相关,即进食量越多越严重。两者通过血管造影检查可区分。本病造影可显示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出口处狭窄,甚至闭塞。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造影显示为血栓征象 [1]。
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一般选择去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科、普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急诊科。
- 若出现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可去消化科就诊。
- 若突然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呕血和便血,腹胀和腹部压痛,可去急诊科就诊。
- 确诊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手术后,可去普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就诊。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么治疗?
- 手术治疗:本病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及影响范围,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若病程较短(三天内),且血栓局限在肠系膜上静脉的主干部位,可进行血栓切除术。若血栓存在肠系膜上静脉的细小分支内,或出现肠坏死,需进行肠切除。
- 抗凝治疗:确诊后立即进行抗凝治疗,手术后也需要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三个月。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虽然可能会有不同部位的出血、过敏等副作用,但出现概率很低。对此类药物过敏、有出血倾向等患者禁用。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由医生调整用药。
- 介入治疗:若尚未发生肠坏死的患者,可以尝试血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效果确切的优点。但是,介入溶栓治疗后可能再次形成血栓,所以要严密监护病情 [1,2,4]。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能治好吗?
本病若及早诊断,且影响范围小,可治愈,但有再次形成血栓的可能。若本病发展较快,诊断较晚,累及到的肠管范围较大,可能会出现休克、肠坏死、死亡等严重后果 [1]。
生活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后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 手术后,先吃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肉粥等,然后逐渐恢复到普通饮食。
- 保持手术创口的干燥卫生。
- 按时服用抗凝药物,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复诊。未经医生同意,不可随意调整用药量,不得擅自停用抗凝药。
- 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 出院后,根据医生的医嘱按时复查。
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 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肉羹等。
- 少吃生冷、刺激性强、坚硬的食物,防止刺激消化道。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轻消化道负担,利于病情恢复。
- 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1,2]。
预防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么预防?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若存在腹腔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等,要及时治疗,以防发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形成。
- 控制体重:肥胖人群(体质指数大于 28)注意调整饮食,以清淡、少油、少盐、不添加糖为标准,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150 分钟,努力减少体重到健康范围(体质指数在18.5~24) [5]。
- 合理使用避孕药:若本身血凝就不正常的女性,如缺乏蛋白 C、蛋白 S 或抗凝因子 Ⅲ 等,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可改用避孕套等物理避孕方式。
- 注意安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伤。
- 定期体检、及时就医:若条件允许,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陈孝平,王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付春,赵东海,李剑,等. 普外科常见病诊断与处理[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 王鑫雨,巴成慧,姜兴岳. 急性肠缺血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 196-199.
[4]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上) [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等.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M].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5):321-339.- 就诊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就诊科室:普外科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少见危重急腹症,表现为腹痛、呕血、便血。
· 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死亡等严重后果。
· 早诊断、早治疗可治愈,但有复发风险。
· 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死亡等严重后果。
· 早诊断、早治疗可治愈,但有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