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肺炎是什么?
肺炎是指发生在肺部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以因接受放射线照射、吸入异物等原因引起。常见表现有发烧、咳嗽、咳痰、胸痛等[1-3]。
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炎也叫肺部感染、感染性肺炎,可以通过抗感染(包括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治疗治愈,其他类型的肺炎治疗方法各异。一般的感染性肺炎都能治好,但较重的肺炎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肺炎有哪些类型?
按照肺炎波及的部位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按照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及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按照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1-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也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是由 SARS 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SARS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主要表现有发热(体温常大于 38℃,可伴有寒战)、干咳(偶有血痰)、呼吸困难等,还可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腹泻等症状,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症状
肺炎有哪些常见表现?
不同病因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略有差异,主要的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寒战、胸痛、呼吸困难等。
危重患者还可能出现缺氧、烦躁、呼吸衰竭、休克(晕厥、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少尿、肾功能衰竭等表现[1-3]。
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什么情况?
如果肺炎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出现:
- 肺脓肿、脓胸,甚至进一步引起心包炎、脑膜炎;
- 引起菌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
- 患者持续高热,可能会发生高热惊厥、甚至昏迷;
- 呼吸衰竭,缺氧,甚至损伤神经系统,出现嗜睡、昏迷等。
肺炎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 胸腔积液:为胸膜腔受肺炎病原体感染后累及胸膜所致。患者可出现发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厌食、乏力等症状。
- 败血症:系由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产生相应的毒素,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的综合征,可引起多器官衰竭。
- 化脓性脑膜炎:如果未及时治疗,细菌可进入脑细胞导致脑膜炎。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 感染性休克:临床症状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少尿、发绀(口唇、指端等部位颜色青紫)等[1-3]。
肺炎会留后遗症吗?
普通的肺炎如果经过及时的治疗,大多不会留下后遗症,也许会在胸片或者肺 CT 上留下条索影或者胸膜不平整的痕迹,得过肺结核的患者可能会在肺部留下钙化斑,但这些对日常生活、寿命不会造成影响。
但如果肺炎比较严重, 可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心包炎等,可能会遗留如头痛、头晕、心悸、胸痛等后遗症。
肺炎会发展为肺癌吗?
不会。不过,如果肺的某个部位反复发生肺炎,需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这并不是说反复的肺炎导致了肺癌的发生,而是因为肺癌阻塞了某个部位的支气管,导致那个部位容易反复发生感染,这种类型的肺炎被称为「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炎的抗菌治疗效果通常比较差。
病因
肺炎是怎么发生的?
不同类型的肺炎,发病原因不同。比如:
- 感染性肺炎: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可以通过呼吸道或血液进入支气管和肺部,如果机体免疫力较低或者致病菌的毒力较强,机体就不能及时清理掉这些病原体,就可能引发肺炎。
- 吸入性肺炎:是由于误吸导致的肺部炎症,常见的容易发生误吸的情况有醉酒、癫痫发作、麻醉、中风、胃食管反流、异物吸入等。
-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放疗)后,造成肺组织损伤引起的肺炎。常见的容易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癌症有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
-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肺部炎症,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使用某些药物(如胺碘酮)可导致间质性肺炎;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可导致慢性肺炎,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等等[1-3]。
肺炎会传染吗?
由微生物引起的肺炎(感染性肺炎)可能会传染。
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传染性不强,不会在人群中引起大规模的传播。只有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在吸入肺炎患者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时,有被感染而发生肺炎的可能。
但某些特殊的病原体(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结核杆菌等)引起的肺炎,传染性却非常强,可通过吸入含有致病的飞沫,或者接触被患者感染的物体而传染,可能在人群中引起大规模传播。
肺炎容易发生于哪些人群?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幼儿、老人、体弱多病者、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病人、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脾切除术后患者,此类人群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
- 吸烟者:烟雾以及烟中的有害成分,会对肺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 醉酒后发生呕吐、误吸者:肺部进入了异物,容易引发炎症。
- 由于职业原因长期吸入粉尘者:粉尘会对肺部组织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炎症。
- 长期卧床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诊断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下述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 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三天未见缓解并有加重趋势;
- 病情持续加重,出现持续高热、持续咳嗽、伴有脓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 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乏力、烦躁、嗜睡等肺外症状;
- 出现缺氧、发绀(口唇、指端等部位颜色青紫)、休克等危重情况时。
肺炎如何诊断?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时,需要怀疑肺炎并及时就诊,医生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体温、肺部听诊等),并结合一些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诊断肺炎。常用的检查有:
- 血常规:是诊断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等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感染的严重程度,还可动态反映肺炎治疗的效果。
- 血气分析:判断肺炎患者呼吸功能是否异常。
-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对肺炎的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胸部X线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对治疗后随访观察、评估疗效也有重要的作用。
- 胸部 CT:可以清晰地查看肺组织的细微结构,用于 X 线和一般检查难以确定的其它可疑病变。
- 病原学检查:包括痰涂片和痰培养,是诊断细菌性肺炎类型最常用的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多在抗生素应用之前留取,以便医生有针对性的,采用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1-3]。
肺炎时查血常规有什么用?
- 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引起肺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决定下一步该如何治疗。
- 如果是细菌性肺炎,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会上升。
- 如果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肺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正常的或仅有轻微增多。
- 如果是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会增高。
值得一提的是,不能仅根据血常规就判断肺炎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做出判断。
治疗
肺炎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可增加饮水量。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 止咳、化痰:如果以干咳为主,可遵医嘱酌情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等。痰量过多或有脓痰时,可口服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或应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雾化治疗。用药须严格遵照医嘱,严禁擅自用药。
- 退热:体温过高时,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冰袋、退热贴等。若高烧不退,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等解热退热药物,但需注意退热药物过度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如引起大量出汗、水电解质紊乱、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等)[1-3]。
抗感染治疗:
-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药物。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抗真菌药物等。使用抗菌药物须严格遵照医嘱,避免出现耐药性。
- 抗病毒药物:经诊断系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等[1-3]。
肺炎去哪个科室就诊?
呼吸内科、感染科、急诊科。
肺炎为放射性肺炎时如何治疗?
放射性肺炎是放疗导致的一种不良后果,多见于接受放疗的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患者。病情轻的放射性肺炎,可以自行好转;病情重的放射性肺炎会导致肺纤维化,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如果一旦发现放射性肺炎,应立即停止放疗。病情重时,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肺炎是感染性引起的,就一定要使用抗菌药物吗?
不一定的,感染性肺炎可能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者其他一些特殊病原体引起,不是所有的肺炎都适合抗菌药物治疗,例如病毒感染则使用抗菌药物无效。
肺炎体温正常后长时间咳嗽,怎么办?
肺炎患者体温正常、病情好转后,部分患者仍有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以持续 3~8 周甚至更长时间,在医学上称为「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可能与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损、敏感性增加有关,此时病原体已经基本被清除了,所以继续服用抗菌药物是没用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止咳药或抗过敏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氯苯那敏等[2]。
生活
肺炎病人该如何调整饮食?
为了促进肺炎痊愈,饮食上应当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米、面等主食主要负责热量的供给,蛋类、鱼肉、鸡肉、奶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且容易消化,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可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不适;尽量避免煎炸、油腻的食物,因为不容易消化。
治疗期间不要饮酒[3]。肺炎病人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 三餐规律,保证饮食均衡,戒烟戒酒。
-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剧烈运动。
-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
-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合适的室内湿度(50%~60%),湿度太低容易诱发咳嗽,湿度太高容易滋生病菌。
- 多饮水,因为发热、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多喝水、多排尿还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更快的排出体外,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好口罩,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口鼻,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合,避免传染给他人。
预防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M]. 第1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就诊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3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 有一定传染性,有传染性者需要隔离。
· 接种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一部分感染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