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肾脏疾病是什么?
肾脏是人体的泌尿器官。肾脏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滤过功能、重吸收功能、排泌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受损的疾病。
一般来说肾脏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疾病。其中,短时间内肾脏功能受损明显时称为急性肾损伤,而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如果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人体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因此肾脏疾病通常表现为尿的异常,包括血尿、尿中泡沫增多、尿量减少等,此外还常见眼睑及腿部水肿、贫血、高血压等症状。疾病严重时影响其他系统亦会引起其他相关症状。
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此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当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注意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肾脏疾病常见吗?
肾脏疾病是常见疾病。肾脏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率的升高,高血压肾损害和糖尿病肾病也越来越常见。
肾脏可以分为哪些组织?
肾脏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滤过和重吸收功能,能完成这个功能的基本单位为肾单位。
肾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和肾小囊(又称为包曼囊),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还有集合管。
除肾单位外,肾脏还有肾小球旁器、肾间质等,前者可以分泌肾素等物质来调节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疾病有哪些常见类型?
依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肾脏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
继发性肾病一般是指肾脏以外的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较为常见的有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血管炎肾损害、高尿酸血症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骨髓瘤性肾病等。
原发性肾病根据原发病变部位的不同,肾脏疾病有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以及肾血管疾病。依据肾活检病理诊断不同,肾小球疾病可以分为各种病理类型。
根据肾功能受损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短时间内肾功能迅速减退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的疾病称为急性肾损伤,而慢性肾衰竭则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
症状
肾脏疾病有哪些分类?都有什么特点?
肾脏疾病有各种各样的类型,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还有肾功能异常等,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
-
继发性肾病一般指其他系统累及肾脏的疾病,一般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血管炎、痛风肾损害(也就是俗称的痛风)、高血压均容易导致肾脏损害。
-
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指多种因素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常见病因是感染和有肾损害副作用的药物。
-
肾小管疾病包括肾小管酸中毒和 Fanconi 综合征,前者可分为近端肾小管酸中毒、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混合型肾小管酸中毒以及高血钾型肾小管酸中毒,这类疾病一般是由于遗传、中毒等原因导致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
-
肾血管病包括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以及肾血栓形成。常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尿的改变、腰背部疼痛,实验室检查尿检异常,常有血尿、蛋白尿、肌酐升高等表现。此类疾病影像学检查比如超声、 CT 、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常常能够提供线索。
-
急性肾损伤以往称为急性肾衰竭,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症状常见毒素和水在体内积聚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
-
慢性肾衰竭可能出现的症状非常多,会有各个系统受到影响,包括
- 水、电解质紊乱,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水肿、胸腔或腹腔积液、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钙磷代谢异常;
- 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蛋白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高脂血症;
- 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可能出现肾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尿毒症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 呼吸系统相关症状:酸中毒导致呼吸深长、尿毒症肺水肿导致憋喘、呼吸困难等;
- 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 血液系统相关症状:主要为肾性贫血以及血小板功能减低导致容易出血不止;
-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早期可能出现乏力、失眠等症状,随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疾病进展到尿毒症期时可能出现惊厥、谵妄、昏迷、幻觉等症状;
- 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症状:出现骨痛、容易骨折、骨骼变形、肌无力、肌萎缩以及肢体末端感觉异常等症状;
- 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出现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D3 不足和肾素增多;糖代谢异常;下丘脑-垂体相关激素紊乱(例如泌乳素、促黑色素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外周内分泌腺的相关激素紊乱,可能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纤维囊性骨炎和骨折、甲状腺素水平减低、性腺功能减退等等。
-
病因
肾脏疾病有哪些常见原因?
肾脏疾病根据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以及遗传性。
-
遗传性疾病:常见多囊肾、Fanconi 综合征、Alport 综合征,此外还有薄基底膜肾病、Fabry 病、胱氨酸尿症等等,遗传方式也有不同,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例如多囊肾病)、X连锁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等等。
-
继发性肾病:指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脏损害,有明确的病因,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炎、骨髓瘤等等。此类肾病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疾病,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
原发性肾脏疾病的病因很多,不同的疾病病因有不同的倾向:
- 肾小球疾病常与免疫反应有关,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是与 β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该病常常发生在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后 1~3 周之后。慢性肾小球肾炎常与免疫介导的炎症有关;
- 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常与肾毒性药物和毒物相关,例如有肾毒性的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惊厥药物、造影剂以及身体内产生的相关物质(例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
- 肾血管疾病一般与肾脏动静脉管腔狭窄相关,引起动静脉狭窄的原因可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肾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
- 当患者由于大量失血、脱水、休克或者心衰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或者出现严重尿路梗阻(常见原因有结石、肿瘤)时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此时需要尽快纠正病因,失血、脱水的患者需要尽快输血、输液补充体内血容量,维持肾脏的灌注,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应当尽快去除梗阻,避免肾脏持续受损。
此外还有很多肾脏疾病尚未能完全明确病因,仅能推测与感染或者免疫因素相关。
-
诊断
肾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哪些检查?
-
尿液检查: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因此尿液检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尿细菌培养、尿涂片查抗酸杆菌可以检测出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尿蛋白及尿中细菌。尿液的检查可以初步诊断肾脏有无疾病。
-
血液学检查:可以通过血清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同时可以检测血红蛋白、叶酸、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指标明确有无贫血及是否是肾性贫血。
-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彩超初步明确双肾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尿路结石;尿路造影、CT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放射性核素检查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中常被应用于评估肾小球功能。
-
肾脏穿刺检查:肾脏穿刺能够明确肾脏病理,对于明确各种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分型、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磁共振检查在肾内科应用较少,主要用来观察肾脏缺血情况,放射性核素检查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中常被用来评估肾小球功能。
对于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其原发病的相关检查不做过多阐述。
-
治疗
肾脏疾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各类原发性肾脏疾病应当前往肾脏内科就诊。
如果能够明确肾脏疾病是继发性肾病,则前往相应科室就诊,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当前往风湿免疫科规范诊治,骨髓瘤患者应当前往血液科规范诊治。
肾脏疾病应该如何治疗?
-
有明确病因或者诱因的患者,应当正规诊治原发病,及时去除诱因,同时应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具体的饮食方案依据病情有所不同。
-
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均与免疫反应相关,因此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例如环磷酰胺)的治疗在肾内科占有一席之地。具体治疗方案依据疾病的病理类型不同。
-
当肾脏疾病持续进展,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肾脏替代治疗就成了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肾脏替代治疗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三种治疗方案各有优缺点,患者可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
-
此外肾脏疾病尤其慢性肾衰竭患者容易并发其他系统症状,及时发现并纠正相关并发症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
生活
肾脏疾病的患者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患有肾脏疾病患者应当注意休息,避免吸烟饮酒,适量运动,控制情绪,认真管理自身的基础疾病。
饮食方面应当多吃富含必须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但应控制摄入的蛋白量,避免给予残存肾单位过大的压力。
预防
肾脏疾病可以预防吗?该如何预防?
人体的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但是我们仍应当提高对肾脏的保护意识,避免接触具有肾毒性的毒物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对于已经发现肾脏疾病患者,为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预防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时治疗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1]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就诊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0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 可分为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
· 应控制摄入的蛋白量和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