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斜视是什么?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只能一眼注视,而另一眼偏向目标另一侧。
人的大脑将两只眼睛看到的物象整合成一个的能力,最高级的是立体视功能。立体视功能对于一些需要精细用眼的职业是很重要的,如使用显微镜的科技工作者,手术的外科医生,射击的士兵等。
一般 12 岁时双眼视完全建立,若在此之前,由于斜视而未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双眼视无法建立,进而影响个人未来发展。
症状
斜视的危害有哪些?
-
斜视患者在容貌上会与常人有些不同,因此常常被他人起外号,使患者心理蒙上阴影,进而有可能形成孤僻、自卑及其他反常的心理;
-
斜视可引起「斜视性弱视」,使得视力偏低。纵然幸运地没有弱视,但是由于患者看东西时仅用一只眼睛,视野远不如正常人开阔;并且斜视患者一般不具备双眼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使其工作在不少专业领域受到限制,譬如:驾驶、制图等对用眼要求较高的岗位;
-
斜视患者看东西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会经常采用偏头、侧脸等方法来缓解,也就是代偿头位。若不及时及早治疗,会导致脊柱侧弯等骨骼问题。若儿童青少年不及时就医治疗,还会使得面部骨骼发育畸形。
斜视的类型有哪些?
通常按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
-
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斗鸡眼」和外斜视,即向外偏;一般来说,斗鸡眼有先天性斗鸡眼和后天性斗鸡眼之分。外斜视有间歇性,也就是有时斜有时不斜与恒定性(永远斜视)的区别。
-
垂直斜视包括上斜视,即向上和下斜视,即向下。垂直斜视常常伴随歪头。
根据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的变化分类,可以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就是眼位偏斜不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不随注视眼的改变而变化;
-
非共同性斜视:眼位随着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因注视眼的改变而变化,大多数非共同性斜视为麻痹性或限制性。如果是后天性非共同性斜视,则意味着存在神经性疾病或者眼眶疾病。
麻痹性斜视有哪些表现?
-
眼睛向某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注视时出现偏斜现象;
-
眼球活动功能受限,单眼或双眼向某方向转动能力减弱,甚至眼球转不动;
-
偏头、侧脸,也就是出现代偿头位:为避免复视的出现,常常持续歪头或者抬头低头。
-
重影或者疲劳: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会出现,轻者只有视物模糊或者视疲劳,严重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常常靠歪头减轻或者消除复视。
-
病因
远视眼会引起斜视吗?
远视者也会有斜视。这种斜视一般被称为调节性内斜视。根据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斜视常见于儿童,经正规机构验光配镜并佩戴后斜视消失。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斜视是指远视的度数,在完全矫正以后,带上眼镜仍然有内斜视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种斜视,经手术治疗后,还需辅之以戴眼镜才能基本恢复功能。
非共同性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非共同性斜视一般可以查出明确的病因比如外伤,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眼部。
共同性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共同性斜视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原因有多方面,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有:
-
屈光不正:远视的患者因为过度调节眼球向内聚拢引起调节性内斜视,近视眼的患者使用调节较少可能导致外斜。
-
知觉障碍: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原因造成看不清东西,双眼的物体不能在大脑中融合,从而导致斜视。
-
遗传因素:父母是斜视,孩子是斜视的可能比其他人可能大一点,但不是说一定是斜视。
成人和儿童都会发生斜视吗?
-
成人斜视主要是由于少儿时期未及时治疗斜视,或成人后遭受意外所致,包括外伤、肿瘤、大脑融合功能逐渐减弱等原因。成人因功能已发育成熟,斜视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外观。此外,对于有复视的成人患者,部分斜视手术可以消除复视,改善生活质量。
-
儿童的斜视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半岁以内发生的斜视,多为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是随着发育而产生的斜视,不排除外伤肿瘤等其他原因。儿童斜视治疗除了改善外观以外,更注重眼睛功能的发育,以挽救重要的立体视觉功能。
麻痹性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外伤;
- 炎症:如脑膜炎,鼻炎,眶蜂窝织炎等;
- 脑血管疾病;框内、视神经或者颅脑肿瘤;
- 其他全身性疾病。
斜视与复视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般有双眼复视,就有斜视。有的复视患者虽然外观看不出有明显斜视,但通过斜视检查就会查出斜视。
但有斜视,不一定有复视。例如先天性斜视就不会有复视。
-
诊断
斜视该怎么诊断?
一般来说,斜视度数较大是较易被发现的。
若斜视度数较小,则需通过专业检查才能被发现。仔细观察「对象」,若有视物时,偏头、侧脸,乃至身体脊柱弯曲或者视野明显不开阔的情况发生时,则可怀疑有斜视。
看到的眼黑不在眼白中间就是斜视吗?
一般情况下,双眼平视正前方目标。若一只眼睛的眼黑在眼白的中央,而另外一只眼睛不是这样,眼黑偏离眼白中央位置很大,则很可能有斜视。
但也不排除有些孩子的鼻梁发育不佳,外观上感觉靠近鼻子这侧的眼白少一些,像斗鸡眼,这属于「假性」内斜视,这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鉴别。
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患者看正前方眼位很正常。此时,需要再加试看左上或者右上方才能发现,例如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
间歇性外斜视是什么?
一些有时眼睛外表看起来正常的人,也可能有时出现外斜视,称为间歇性外斜视。
这种人通常都具有较好的两眼成像融合能力,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维持正常的眼位。但是,当在阳光下或者用眼疲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会出现。譬如,儿童在阳光下眯起一只眼。
这种斜视最初发生的频率很少,且斜视角度较小,不易察觉。
随着时间推移,其斜视频率会越来越高,角度也随之逐渐增大,最终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孩子看东西老是歪头,是斜视吗?
如果孩子一直向一侧歪头,则家长要引起重视。很有可能孩子患上了斜视。
但是要区分,是斜视导致的歪头,还是,脖子肌肉或者颈椎引起的歪头,即肌性斜颈。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
家长怎样判断孩子有没有斜视呢?
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孩子鼻梁根部位置,孩子的眼睛里会出现两个反光点,根据该反光点是否在眼黑的中央来初步判断孩子有没有斜视。
最好的确诊的方法,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就医。
斗鸡眼很厉害,但是检查却告知没有斜视为什么?
斜视中有一种称为假性内斜视。这种斜视,外观上看似乎有斗鸡眼,但是经过专业检查却并没有。
这是由于孩子面部发育尚不完善,鼻梁较塌,有内眦赘皮,这是一种大部分黄种人都有的特殊的眼皮形态,使得两眼内侧眼白部分露的较少,看上去像斗鸡眼,实际上不是。
麻痹性斜视是什么?
麻痹性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的一种,涵盖了多种先天及后天性斜视。发生在婴儿出生早期的麻痹性斜视常常伴有歪头,若不及时矫正,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面部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弱视和双眼视功能异常。
对日后上学和就业都可能产生影响,需早发现早治疗。
废用性外斜视是什么?
废用性外斜视是指双眼中一只眼睛视力非常差导致双眼保持正位的能力减弱,视力差的眼睛逐渐向外偏斜。
斜视手术后并不能提高患者的视力,所以一眼视力差导致继续外斜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手术成功率约 50%。
一般来说,医生为了防止外斜视复发,设计手术量的时候会稍微多一点,让患者术后变成带一点内斜的状态。
治疗
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不能一概而论,小度数的斜视可以通过配戴三棱镜来进行治疗。调节性内斜视,则只需要戴上远视眼镜便可。部分斜视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尤其度数大的先天性内斜视和上下斜视。
斜视治疗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
对于儿童的共同性内斜视,建议早期治疗,若不能及时治疗,待 12 岁以后可能会丧失双眼视觉功能。此时即使手术解决了斜视,也只是起到了美容的效果而已。
-
对于斜视轻微者,可以根据视功能的好坏决定手术时间。
-
对于非共同性斜视的手术时机,一般在出现斜视半年以后,斜视度数稳定之后再行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斜视手术的成功率主要与患儿年龄、屈光不正程度、斜视类型、哪只眼睛视物为主以及是否有双眼视功能等有关。
一般对于共同性斜视,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斜视手术不影响视力,不破坏眼球的完整性,感染风险相对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
当然,成功率和手术医生的水平也是密切相关,发现斜视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治疗。
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治疗都是一样的吗?
斜视治疗不可同一而论。
患有间歇性外斜视需要手术吗?
大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是需要手术的。但对于患者接受手术时的最佳时机尚无明确定论。而且,由于其对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不如内斜视那么大,所以一般不把手术治疗作为第一选择。
但若是外斜视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斜视角度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到外观,乃至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则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斜视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大约是 10%。
当然,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在术前检查中能否查出患者最大的斜视度数,以便于医生确定合理手术方案。
同时,术中患者的紧张,以及患者大脑将双眼看到的物体进行整合归并成一个影像的能力不是手术本身可以改变的,因此也会影响复发率。
为什么我是左眼斜视,而开刀医生建议开右眼?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共同性斜视中。共同性斜视是双眼间的肌肉力量不匹配导致的,只要将双眼肌肉的力量调节平衡,双眼都会正位,也就是说开哪只眼睛效果都一样。
比较多见的左眼斜视开右眼的情况有:
-
左眼虽然斜视,但是视力好,而右眼视力差,医生为了保护左眼,降低手术风险,将手术做在视力较差的右眼上;
-
患者大小眼,右眼明显比左眼大,斜视手术中肌肉的缩短可以使眼睛稍稍变小,这样来调节双眼大小,使外观更和谐。
当然还有其他的考虑,比如左眼曾经动过手术,没有肌肉可供调整,只有做在右眼上。右眼斜视,左眼开刀,也存在类似的可能。
孩子如果需要做斜视手术应该怎样选择麻醉方式?
斜视手术分为全麻手术和局麻手术。
-
全麻是吸入麻药,患儿完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手术,一般孩子小于 12 岁,对疼痛耐受差但是又必须手术的,我们选择全麻下手术,全麻后术中不能调整眼位只能根据术前测量的斜视度数根据医生经验进行手术量的计算,所以术前需反复多次确认患儿的斜视度数,术前订出手术方案和手术量;
-
局麻是清醒状态下给予表麻药物点眼或者利多卡因结膜下注射以及球后麻醉。局麻术中可以观察眼位,所以患儿能接受局麻手术是最好的。在我们诊治的患儿中,一般 12 岁以上都能耐受局麻下斜视手术,有的孩子如果对于疼痛耐受得比较好,更小一些也同样能在局麻下完成斜视手术。
成人斜视矫正的目的只是美容吗?
不是的,成人矫正斜视的目的有几个。
-
成人常因为斜视发生视物重影,或者无法长时间看东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配戴三棱镜或者手术会改善复视或者视疲劳症状。
-
斜视影响成年人的情绪、社交,而眼位的矫正可以获得更好的外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斜视为什么有时候要分多次手术?
一般对于斜视角度特别大的患者,以及同时有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的患者,常常要行多条眼外肌手术。原则上不允许在一只眼睛上行三条及以上直肌的手术,否则会引起眼球前端缺血。
因此如果需要行三条及以上直肌的手术,必须在一次手术完成后 2~3 个月,眼球血供恢复了以后再行直肌的手术。
另外患儿术前检查中配合程度也很重要,如果患儿由于年纪过小或者过度紧张等情况导致术前斜视度检查结果欠准确,将直接影响医生手术方案的设计,从而影响手术结果。 但是即便术后还存在斜视,还是可以再次手术进行调整。
斜视手术需要住院吗?
一般成人斜视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因此门诊手术即可。如果是复杂的斜视手术,如一些高度近视导致的固定性内斜视,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相关斜视,由于术中疼痛比较明显,可能采用全麻的方式。
因此部分成人及 12 岁以下的儿童通常需住院治疗。一般医院可以做到:患者入院当天进行相关术前检查,第二天手术,当天观察一天,术后第二天带药出院。
斜视伴随近视,可以同时做手术矫正吗?
不能同时做手术,需要分开进行,近视眼激光手术对角膜有一定的损伤,如果短期内马上斜视手术,更加容易使伤口还未愈合的角膜产生损伤。至于哪种手术在前哪种在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两只眼睛都斜视可以一起手术吗?还是要一只一只来?
-
共同性斜视的患者,如果角度很大可以双眼同时做手术;
-
非共同性的斜视患者,有些可以双眼同时进行,一次手术完成斜视矫正,但有些复杂的非共同性的斜视,比如涉及没有办法定量的斜肌手术,以及之前做过斜视手术的患者,由于不能准确地确定本次手术究竟能纠正多少斜视量,同时患者术中由于紧张疼痛不能暴露全部的斜视,因此需等恢复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斜视度数再次进行手术矫正。
斜视手术术后容易复发吗?
斜视手术复发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几种情况值得引起注意: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大脑融合物象的能力也还未健全,同时检查的配合程度不高,并且斜视是在全麻下完成的,术中不能根据检查进行手术方案的调整,所以复发率相对较高,约 10%。
-
废用性外斜视,由于没有双眼视功能,容易再次外斜,复发率约 50%。
-
一些进展性的斜视,比如内分泌异常引起的斜视。在做完斜视手术后如果原发病复发,也可能再次导致斜视出现。
-
生活
斜视手术术后可以看电脑吗?可以正常上班吗?
斜视手术不会引起视力的改变,但是术后第二天会出现充血水肿,可能影响到正常工作,建议术后早期适当控制用眼。
术后需要按照医嘱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眼药水消炎和预防感染。
眼白由于手术有伤口会发红,大约一个月消退,但是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预防
斜视该如何预防?
由外伤导致的斜视,需要及时正规治疗,尽量减小外伤对眼睛的损害;对不明原因的共同性斜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资料· 沈洪兵,齐秀英. 眼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M]. 第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 赵堪兴, 杨培增. 眼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 葛坚. 第2版眼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教材)[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小度数可戴三棱镜治疗,部分需手术。
· 一般术后第二天可出院,复发概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