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腺样体肥大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腺样体肥大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袁先道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 建议就医,重症需住院治疗。
    ‧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可缓解症状。
    ‧ 注意预防感冒,尽可能少刺激腺样体。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腺样体有什么作用呢?

    腺样体的本质是淋巴组织,它位于鼻腔后方的鼻咽部,是呼吸系统第一道防线的成员之一,可以对抗外界病原体的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腺样体组织不是光滑的,跟扁桃体很像,会有一些比较深的沟壑样结构(隐窝),正是这种构造让腺样体成为了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一旦发生感染,不易消退且易反复发作。

    腺样体肥大是什么病?

    腺样体,又名增殖体、咽扁桃体,是鼻腔最后面——鼻咽后壁的橘瓣样淋巴组织[1]。由于这个位置是鼻子、耳朵、口腔交通的位置,所以出现腺样体疾病时,可表现出鼻子、耳朵、喉咙(扁桃体)等部位的多种症状。

    腺样体肥大又名增殖体肥大、咽扁桃体肥大,腺样体病理性增生可导致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牙齿颌面发育异常等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等,如果症状表现明显,则需要做腺样体切除手术[1]。

    腺样体肥大常见吗?

    常见。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 9.9%~29.9%[2],也就是说,每一百名儿童中,就有将近 10~30 个儿童可能患有腺样体肥大,其中,3~5 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且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3]。

  • 症状

    腺样体肥大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腺样体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堵住后鼻孔,进而出现以下症状:

    • 鼻塞,呼吸不畅。
    • 流脓涕,说话带有鼻音。
    • 夜间睡觉张口呼吸、打鼾。
    • 面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异常,出现特征性的「腺样体面容」,即张口、面中部扁平和伸长、上唇回缩,以及硬腭缩窄导致上牙列拥挤。

    image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并发症?

    • 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的症状。
    • 脓性分泌物向下流,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支气管炎。
    • 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即打鼾。
    • 腺样体过大,还会导致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导致儿童无法获取足够营养,生长发育出现异常。

    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儿童自己不会表达,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调大音量、轻声叫他不理,睡觉张口呼吸,应考虑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呼吸不畅、缺氧、晚间睡眠质量差、听力减退有关。

  • 病因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是什么?

    腺样体自出生即存在,会随着儿童生长发育逐渐长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 2~6 岁时增生最显著,10 岁以后逐渐萎缩[1],这种生理性的腺样体肥大并不需要处理,待长大了会自然萎缩[5];

    而有的人可能由于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免疫因素、过敏体质、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耳朵、鼻子、喉咙等相应症状,这时候医生就会诊断为「腺样体肥大」,需要治疗。

  • 诊断

    腺样体肥大怎么诊断?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方法通常是结合临床的既往病史,也就是说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先进行初步判断,当怀疑是腺样体肥大时,再通过以下检查方法进行确诊:

    • 传统的检查,医生会戴手套,手指从嘴里伸到鼻子后面进行鼻咽部触诊。但是因为检查过程中患儿会觉得不舒服,而且医生也可能看不清实际情况,不利于今后比较病情变化,现已很少用。
    • X 线鼻咽侧位片:优点,直观,可以相对客观评价腺样体肥大程度,利于今后比较;缺点,有一定放射性,但一般不必顾虑。
    • 鼻咽镜检查:通过硬的或者软的内窥镜,经过鼻子进入,医生通过内窥镜前面的镜头拍下图像,在显示屏上看病变情况。 优点是可以直接判断腺样体对后鼻孔的堵塞程度,没有放射性;缺点是检查过程略不舒适,因内镜角度及深入程度,对腺样体增大的程度判断主观性较大。
    • 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 CT,CT 的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腺样体的面貌以及周围的结构组织,在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疾病进展和并发症的程度有优势,缺点也是具有一定放射性,在花费上相比鼻咽镜会更多一些,需要患者结合医生建议和自身条件进行选择。MRI(磁共振成像),在成像上和 CT 一样较为清晰,便于判读病情,并且没有放射危害,但可能会出现部分小儿患者不配合的情况,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儿童多导睡眠监测(PSG):需要孩子在医院睡一晚上,会在身上粘一些电极,了解睡眠过程中是否发生缺氧等情况。 部分患儿腺样体可能用 X 线鼻咽侧位片或者鼻咽镜看都不是很大,但是打呼、睡眠中憋气(睡眠呼吸暂停)很明显,此时建议带孩子做一个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充分了解患儿睡眠中缺氧的情况,进而决定治疗方案。
  • 治疗

    腺样体肥大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就诊?

    普通的感冒也会引起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打呼等症状,但感冒一般会在一至两周内痊愈,相应症状也会明显好转。

    若感冒痊愈后,鼻塞、张口呼吸、打呼等症状仍存在,或者孩子出现听力减退、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就需要及时就诊,酌情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晚上睡觉听到孩子打鼾次数很多、声音很响,也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腺样体肥大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腺样体肥大一般儿童多发,多会选择去儿科及耳鼻咽喉科就诊,最好去耳鼻咽喉科就诊。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

    建议如下:

    1. 一般治疗:增强抵抗力,平时多运动,不要挑食,营养均衡,避免反复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二手烟等,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的话最好检测导致症状的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

    2. 药物治疗:

      • 激素类鼻喷雾剂:如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 ,虽是激素类药物,但鼻子局部使用,全身影响小;
      • 减充血剂:如麻黄素类滴鼻剂,但仅建议当作临时缓解鼻塞的药物来使用,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一周,切勿长期使用;
      • 抗生素类:若合并有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在初期使用,一般不超过一周;
      • 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若鼻腔干燥、鼻痂多、鼻涕多,可自行在家进行洗鼻操作,帮助缓解鼻塞,改善通气[1-4]。
    3. 手术治疗:临床上,大部分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仅仅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治愈,一般是不需要行腺样体切除术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患儿需要手术治疗[1]。
      这一小部分患儿主要包括:

      • 长期张口呼吸、打鼾甚至有憋气,检查也证实了有睡眠呼吸暂停;
      • 听力下降显著;
      • 腺样体肥大导致伴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发作,或经常感冒的。
      • 对药物反应不敏感,治疗效果差,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多久无效该手术切除腺样体呢?

    国内外均有争议,到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患儿自身的抵抗力对于疗效至关重要,若治疗期间仍反复感冒,那么保守治疗的疗效就会打折扣。

    综合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建议如下:

    • 规范用药两周,如无好转或症状仍有加重并对患儿影响明显,比如睡眠打鼾、缺氧、张口呼吸、听力水平进一步下降、脓性分泌物引起鼻窦炎或哮喘,则考虑手术[6];
    • 若用药后有好转,可在按时随访的前提下,保守治疗 8 周至 12 周,若仍无好转,考虑手术;
    • 四岁以内的患儿,耳鼻咽喉科专科系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腺样体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必须要一起切除么?

    很多患儿同时有扁桃体肿大和腺样体肥大,有时候会同时进行手术。但不是必须同时切除,还是要综合评估扁桃体肿大和腺样体肿大对孩子的影响来决定。

    腺样体肥大做了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之后会有后遗症吗?

    目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都是微创的,采用低温等离子设备,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孩子恢复也较快,基本上两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术后的抵抗力降低,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扁桃体和腺样体都是免疫器官,确实有一定的免疫作用,但是如果确实有反复的化脓性扁桃体炎,以及腺样体肥大后造成孩子晚上睡眠打鼾缺氧、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听力下降等,还是要综合考虑得失的。

    此外,临床上也没有数据证明,切除后的小孩免疫力差,随着孩子的发育生长,身体的免疫系统逐渐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免疫功能会有其他器官来补充代替。

    所以建议家长根据医生的建议,衡量利弊,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治疗方案。

    腺样体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其中 5~8 岁儿童的复发率高达 5.75%(每 100 个 5~8 岁的腺样体切除后儿童,约有 5~6 个会复发)[7]。

    由于腺样体的特性,它是一团淋巴组织,没有完整的包膜,切除的部位是大部分的腺体组织,存在淋巴组织增生的情况,但是就算是增生,术后也不会回到切除前的大小,一般来说没有引起相关症状,只需密切观察配合适当保守治疗即可,无需再次手术。

    image

  • 生活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反复的感冒可能导致腺样体肥大病情加重,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经常清洗鼻子,减少鼻塞、鼻涕,尽可能少刺激腺样体。

    另外,让孩子远离二手烟等环境污染,避免刺激呼吸道。饮食上,注意减少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的摄入,多吃应季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补充水分。

  • 预防

    腺样体肥大可以预防吗?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腺样体肥大。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孙虹,张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Bowe CM,Gungor A. Pediatric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0,33(1):49-75.
    [3] 刘瑞,孙书臣. 腺样体肥大儿童的一般情况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65-67.
    [4] 苏苗赏, 俞晨艺,张渊博,等. 儿童OSAHS危险因素和微觉醒预警机制探讨[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3):180-184.
    [5] 张志愿. 口腔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6] (美)杰弗里.A.迪安(Jeffrey.Dean)原著,秦满主译. 麦克唐纳-埃弗里儿童青少年口腔医学[M]. 第 10 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7] 钱明娜. 儿童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病案,2020,21(6):3.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