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什么病?
扁桃体周围脓肿简称扁周脓肿(PTA),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发生在扁桃体周围组织里的脓肿。
扁桃体位于扁桃体窝里,像一枚珍珠嵌在半个贝壳里。如果扁桃体炎很凶猛,细菌蔓延到扁桃体周围,导致「贝壳」发炎,就叫做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炎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炎症灶融合、形成脓液,从而导致 PTA。
PTA 一般都是单侧的,如果扁桃体及周围组织肿胀得很厉害,会把悬雍垂(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小舌头」)挤到对侧去,伴有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单侧耳部疼痛、高烧等。
主要治疗方法为抗感染治疗以及手术排脓等。
扁桃体周围脓肿常见吗?
还是比较常见的,最常发生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也可见于较年幼儿童。
症状
扁桃体周围脓肿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
严重咽痛(一般是单侧的),疼痛可能会蔓延至同侧的耳部,常常伴有颈部肿胀和疼痛。
-
发热,伴有疲乏、容易烦躁、食欲减退。
-
说话含混不清,可伴有流口水、张不开嘴,也因此进食减少。
-
颈部和下颌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扁桃体周围脓肿会引起什么并发症?
扁桃体周围脓肿(PTA)很少会发生并发症,然而一旦发生,有可能会致命。所以 PTA 应该及早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PTA 的局部并发症主要有咽旁脓肿和咽后脓肿。即感染顺着周围的组织继续蔓延,在更广泛的地方形成了脓肿。咽旁脓肿和咽后脓肿都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为脓肿压迫,可以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PTA 的全身并发症主要是脓毒血症,即感染随血液扩散至全身。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
病因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最根本的病因就是严重的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
如果平时有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里面就容易残留细菌,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扁桃体再次发炎时,就可能会发展成 PTA。
有些人的扁桃体属于「包埋型」,就是「珍珠」被过于严密的包裹在「贝壳」里面,扁桃体的炎症更容易蔓延到扁桃体周围组织,引起扁桃体周围炎。此时如能及时治疗、控制感染,可以避免发展成 PTA。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病人免疫力非常低下,或感染的细菌对一般的药物都耐药,就容易从扁桃体周围炎发展成 PTA。
扁桃体周围脓肿会传染吗?
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本身并不会传染。也就是说,跟 PTA 患者密切接触,一般不会跟着得 PTA。
但引起 PTA 的病原体往往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能会随着 PTA 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如果周围的人抵抗力比较差,就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咽痛、发烧等。因此,如果要跟 PTA 患者接触,双方最好都戴口罩,PTA 患者也要注意不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
其实,不仅仅是 PTA 患者,任何时候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都有引起别人(特别是抵抗力弱的人)感染致病菌的风险,所以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挡。
诊断
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要做哪些检查?
-
咽部检查和脓肿穿刺:
-
耳鼻咽喉科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和咽部情况,结合典型的病史,就可以初步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PTA)了,如果再用粗针穿刺抽出脓液就可以明确诊断。
-
抽血检查和脓液培养:
-
抽血检查也是要做的,不是用来诊断 PTA,而是帮助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抽血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C 反应蛋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PTA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均有明显升高。
-
如果通过粗针穿刺或脓肿切开获取了脓液,需要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指导后续的治疗。
-
CT 检查:
-
CT 不是诊断 PTA 所必需的检查,但在鉴别 PTA 与扁桃体周围炎,或查看有无并发咽旁脓肿、咽后脓肿时,需要进行 CT 检查。
扁桃体周围脓肿和哪些疾病表现比较类似?
扁桃体肿瘤。
扁桃体肿瘤也会出现单侧的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周围肿胀、红肿、疼痛等,但一般不会有脓肿形成,肿瘤发展较慢,不会像扁桃体周围脓肿(PTA)一样会在短时间出现症状,一般症状发展比较慢、持续时间较久。此外,扁桃体肿瘤穿刺是什么都抽不出来的,抗感染治疗也没有效果,这些都可以帮助鉴别。确诊的话需要把扁桃体切除下来做病理切片才能最终确诊。
-
治疗
扁桃体周围脓肿一般去看哪个科?
小儿耳鼻喉、耳鼻咽喉科、儿科。
扁桃体周围脓肿怎么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一般要治疗多久?
-
抗菌治疗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旦确诊,要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种类很多,医生会先根据经验选择一种或几种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返回后,还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方案。
-
抗炎治疗
-
如果咽部肿胀特别厉害,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就需要抗炎治疗、消除肿痛,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
引流脓液
-
把脓肿中的脓液引流出来,不仅会减轻肿胀、疼痛、发热的症状,还可以使抗菌治疗事半功倍。引流脓液的方法有两种——穿刺抽脓、切开排脓。穿刺抽脓就是用比较粗的注射器针头在扁桃体周围脓肿最明显的地方扎进去,把脓液抽出来;切开排脓就是用小尖刀在脓肿最明显的地方切个小口子,把脓液放出来。
-
支持治疗
-
包括退烧、补液、止痛、监测并发症等。
治疗时间因人而异,1~2 周不等。影响治疗时间的因素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等。身体状况比较好,感染的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比较敏感,治疗的时间就短一些。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药物有什么常见副作用?
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具体副作用如下。
-
抗生素
-
抗生素按照剂量规范使用,一般都还是比较安全的。可能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再就是对一些本身就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的损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一般都会综合病人的情况来合理选择。
-
糖皮质激素
-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发胖、骨质疏松、胃溃疡、感染加重、血糖升高、血钾降低、失眠等副作用。但在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时,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很短、剂量也不大,所以上述副作用几乎不会出现。不过,对于原本就有严重的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控制的不好的糖尿病、睡眠障碍、或有精神病的人,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疾病,医生会综合病人的情况,能不用糖皮质激素就尽量不用。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
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手术主要是穿刺抽脓和切开排脓,都是比较小的手术,相对安全。手术可能的风险主要包括局麻药过敏和出血。
-
局麻药过敏:在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之前,医生一般会在扁桃体周围喷洒局麻药(如地卡因喷雾)来做表面麻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对地卡因过敏,出现心跳加快、呼吸不畅、皮疹等过敏反应。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局麻药过敏,对于既往有过药物过敏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不用麻药,直接穿刺或切开。
-
出血:手术再小,也免不了出血,血液会随着脓液一起被吐出来。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这点出血没什么,可以自己凝固止血;但对于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比如正处于月经期的女性,或长期服用华法令、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人,就需要医生来帮助压迫止血了。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即手术伤及较粗的血管,出血量会比较多,情况会比较危险,医生会立刻实施压迫止血,或者用针线缝几针来帮助止血。
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要切除扁桃体吗?
关于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是否需要切除扁桃体,医学界尚有争议。
总的来说,PTA 患者如果平时就有反复扁桃体炎的病史,或脓肿痊愈后扁桃体外观看起来比较大、表面凹凸不平,往往都需要切除扁桃体,以避免今后反复发作扁桃体周围脓肿。但切除扁桃体的时机是有争议的。有的医生建议脓肿形成后 3 天左右就手术,有的医生建议脓肿感染控制后 1 周左右再手术。
PTA 患者可以和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要切除扁桃体,以及何时手术。
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要住院吗?
需要住院治疗。
不建议在门诊治疗,因为门诊治疗无法保证用药时间的严格性,在病人因为疼痛、炎症耗竭而出现营养问题时,也不方便给予补液等支持治疗,更重要的是,病情万一发生变化,比如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要复查吗?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扁桃体周围脓肿经医生判断治愈后,停药后 1 周需要复查一次,主要是看咽部的炎症有没有复发。如果没什么问题,后面就不需要定期复查了。
如果离院后出现呼吸困难、咽痛和颈痛加重、张口困难加重、发热、颈部僵硬、出血,都要随时回医院复查。
扁桃体周围脓肿可以被完全治好吗?扁桃体周围脓肿会复发吗?
若能及早去正规医院治疗,大多数扁桃体周围脓肿都能完全治好,不留后遗症。
约有 10%~15% 的患者可能会复发。如果以前有反复发生扁桃体炎的病史,扁桃体周围脓肿复发的风险会更高。
切除扁桃体可以防止脓肿复发,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平时注意口咽部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扁桃体炎,可以防止扁桃体周围脓肿复发。
-
生活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康复后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曾经得过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人,要特别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比如:
- 周围有人感冒咳嗽的时候不要去跟他密切接触,一定要接触时记得戴口罩进行自我防护。
- 加强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自身免疫力。
- 如果再次出现咽痛不适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万一有扁桃体周围炎也可以早期发现。
- 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避免发展为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没有特别要求。主要是注意均衡饮食,各种健康食物搭配着吃,这样有助于增强体质。有扁桃体炎或咽炎发作时,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
预防
扁桃体周围脓肿如何预防?
-
发生扁桃体炎时积极就医治疗。
-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强身健体,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参考资料‧ Clarence T. Sasaki. 扁桃体周围脓肿及蜂窝织炎.. 默沙东诊疗手册(医学专业人士版): https://www.msdmanuals.com (Assessed on Nov 2014.)
‧ 杨一兵. 扁桃体周围脓肿[J].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6(5):264-266.
‧ 唐凤珠, 刘蓓, 陆秋天, 等. 扁桃体周围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附112例报告)[J]. 广西医学, 2005, 27(5):658-659.-
-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以抗感染、消炎用药及穿刺或切开排脓为主。
‧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