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流感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流感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2年07月06日

    · 传染性强,需自我隔离,病情严重者需住院。
    · 治疗含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
    · 接种流感疫苗是一个不错的预防方案。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流感是什么?

    流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1]。

    流感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发热(腋窝温度:38.1 ℃~40.0 ℃)、乏力、全身酸痛症状,但咳嗽、鼻塞、鼻涕等症状却比较轻微[1]。

    流感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有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传播途径。流感常在冬、春两季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全年流行[1]。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季节性流感(每年冬季流行,11 月~次年 3 月多发)、2009~2010 年的 H1N1 流感(也称猪流感)和禽流感[1]。

    虽然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但婴幼儿、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可发展为重症病例,所以应尽早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并对确诊或疑似患者进行隔离[1]。

    大部分季节性流感病人都能痊愈。部分患者并发肺炎时,可致肺部充血、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少数严重患者可能会死亡。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有:

    • 病原体不同:我们把能导致人生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1]。导致流感的病原体则是流感病毒,常见如甲型 H5N1、H7N9、H1N1、禽流感病毒等。而导致普通感冒的病原体是其他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 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的症状主要体现在鼻部,比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一周可自愈;而流感的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比较轻微,发烧、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更明显。部分患者(比如儿童)还可能有腹痛、腹胀、呕吐等,一般有 1~5 天的潜伏期(平均 2 天),潜伏期是没有什么不适症状的[1]。
    • 传染性不同:流感的传染性更强,所以一旦确诊得了流感,需要请假,最好居家休息,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不要上班、上学,出行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 症状

    流感有哪些表现?

    大部分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会有 1~3 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没有不适症状[1]。

    然后会突然出现发热(腋温在 38.1 ℃~40.0 ℃之间),伴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可有嗓子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休克,甚至死亡[1]。

    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多可在发病 3~4 天后消退,但症状完全消失一般需要 1~2 周[2]。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流感会引起哪些疾病?

    • 肺炎:流感病毒侵犯下呼吸道时可引起肺炎,可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1]。
    • 中耳炎:流感病毒侵及鼓膜内侧可引起中耳炎,表现为耳疼痛、发热、听觉异常等。
    • 心脏损害:心肌炎、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发热、喘憋、水肿等[1]。
    • 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发热、脖颈僵直、神志不清、肢体感觉异常、肢体瘫痪等[1]。
    • 肌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疼痛(最常见于腿部的肌肉)、呕吐、意识混乱等[1]。

    一旦出现并发症,说明流感病情较重,需要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流感出现哪些表现,说明病情可能很严重?

    • 持续高热超过 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 出现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抽搐等神志异常;
    •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2]。

    流感的危害是不是很大?

    流感对于健康成人危害不大,一般只是引起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大部分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

    但对于抵抗力差的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危害较大,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以甲型 H7N9 禽流感病毒为例(流感病毒中的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截止 2020 年 12 月,全球已有 1568 人感染甲型 H7N9 禽流感病毒发病,其中616 例病例死亡,病死率接近 40%[3]。

    流感的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秋冬季节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大部分流感出现在 11 月到次年 3 月,这种和季节关系明显的流感叫做「季节性流感」[1]。

  • 病因

    流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生流感的原因,就是感染了流感病毒[1]。

    流感病毒传染性很强,很容易在人群中播散开来。不管是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还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小孩,都会中招(医学上的术语是「人群普遍易感」)。但如果接种过流感疫苗,则有一定的概率能逃过一劫,或者感染了,但症状会相对较轻。

    流感病毒是什么?

    流感病毒也叫「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1]。

    流感是法定传染病吗?

    是的,流感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2]。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三类,共 39 种[2]。

    流感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 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患者和没有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打喷嚏、咳嗽时会将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眼睛、口鼻等黏膜接触到飞沫就可能会被感染[1]。
    • 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粘附在物品(如门把手、扶栏、桌椅等)上,手接触这些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也有可能会被感染[1]。
    • 通过气溶胶传播: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1]。

    怀疑自己患上流感后,最好能自我隔离,戴上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

    流感患者的传染性会持续多长时间?

    病毒可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持续排毒 3~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者、危重患者的排毒时间可超过 1 周[2]。

    一般而言,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最严重的 3~5 天内,都有传染性[2]。

    当无需使用退热药物能持续 24 小时以上无发热时,提示传染性已较小[2]。

    流感病毒怎样会失去感染能力?

    100 ℃ 高温加热 1 分钟,或 56 ℃ 加热 30 分钟[1]。

    使用常见消毒剂擦拭、浸泡,如 1% 甲醛、过氧乙酸、84 消毒液等。

    紫外线照射或阳光暴晒。

    感染流感病毒后哪些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以下几类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2]:

    • < 5 岁(尤其是 < 2 岁)的儿童;
    • ≥ 65 岁的老年人;
    • 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的人群;
    • 肥胖者(BMI > 30 kg/m2,BMI=体重(kg)/身高2(m));
    • 怀孕女性,产后或流产后不满 2 周的女性。
  • 诊断

    流感一般怎么诊断?

    医生会根据当时流感流行的情况、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流感的病原学检查是什么?

    所谓病原学检查,就是找到病原体——流感病毒存在的证据。

    检查的标本一般是呼吸道分泌物(如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液等)和血液。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 病毒抗原检测: 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可以很快出结果,帮助医生及早确立诊断;缺点是敏感性低,可能会漏诊,所以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2]。
    • 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且漏诊率低,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是比较理想的早期确诊流感的方法[2]。
    • 病毒培养分离: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流感病毒,是流感诊断的金标准。但病毒培养需要很长时间,如果等结果出来了才开始治疗,可能早已发展为重症病例了。因此医生一般不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快速做出诊断。
    • 血清学检测: 指检测血中的流感病毒抗体。IgM 抗体敏感性较低,诊断价值不大;IgG 抗体在恢复期比急性期呈 4 倍或以上升高可以印证流感的诊断[2]。可见,该检查也不适合用于在疾病早期快速诊断流感。

    流感患者病情较重时,可能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检查血常规、血生化、C 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分析、心肌酶、心电图、脑脊液常规和生化、胸部 X 线片或 CT、脑 CT 或 MRI 等,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无并发症。

  • 治疗

    流感应该挂哪个科?

    根据症状和医院的科室设置情况,可能会去发热门诊、急诊、感染科门诊、呼吸科门诊就诊。

    流感患者需要住院吗?

    一般不需要。但如果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需要住院治疗[2]:

    • 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基础疾病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 持续高热 > 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 神志改变,如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 合并肺炎。
    • 呼吸衰竭。
    • 急性坏死性脑病。
    • 脓毒性休克。
    • 多器官功能不全。
    •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流感怎么治疗?

    • 抗病毒治疗:人体有自行清除流感病毒的能力,所以即使不治疗,流感也能自愈。但在「病因」中提到的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的人群,应尽早(出现症状后 48 小时以内)开始抗流感病毒治疗,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
    • 对症治疗:发烧、头疼、全身疼痛、嗓子痛、鼻塞、咳嗽症状明显时,可以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上述不适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使用退热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减充血药(如伪麻黄碱、呋麻滴鼻液)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2]。
    • 并发症治疗:出现并发症者,医生会针对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呼吸支持、使用抗菌药物、促进排痰、减轻心脏负担、降低颅压、镇静止惊等。

    成人流感可以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我国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 M2 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种[2]。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为常用药物,部分患者使用后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2]。
    • 血凝素抑制剂:常用药物如阿比多尔,使用后,部分患者会有恶心、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2]。
    • M2 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由于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所以不建议使用[2]。

    小儿流感可以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目前适合小儿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主要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详见小儿流感。(加小儿流感超链接)

    怀孕的流感患者如何治疗?

    妊娠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流感是否安全,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研究数据,但治疗的获益大于潜在风险,所以怀孕女性怀疑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4]。

    首选奥司他韦治疗治疗 5 天后,如果病情仍然较重,可延长疗程[4]。

    如果鼻塞明显,可以通过保持温暖、使用加湿器来缓解;如果有明显发热或难以忍受的头痛、全身酸痛,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哺乳期的流感患者如果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要停止哺乳吗?

    哺乳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是否安全,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研究数据。但母乳妈妈使用奥司他韦,似乎对宝宝无害,奥司他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很难分泌至乳汁内[4]。所以哺乳期妈妈如果需要抗流感病毒治疗,可以选择奥司他韦,并且可以继续母乳喂养[4]。

    流感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吗?

    因为流感是病毒感染,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2],因此无并发症的流感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造成各种副作用,还容易引起细菌耐药。

    但是,部分流感患者容易并发细菌感染,此时会出现持续发热、咳黄色粘痰、流脓鼻涕、耳朵流脓等症状,医生会通过症状特点,以及血常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有无细菌感染。如果确定有细菌感染后,就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了。

    具体选择哪种抗菌药物,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 生活

    流感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不需要住院的流感患者,患病期间需注意:

    • 居家自我隔离,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避免把流感传染给别人。外出时要戴好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及通风不良的场所。。
    • 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有利于疾病恢复。
    •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对缓解咽痛、鼻塞、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挡住口鼻,如果用手遮挡,应及时洗手。
    • 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症状通常可以在 3~4 天后好转,在 1~2 周内痊愈[1]。如果症状无好转或有明显加重应及时就医。

    患流感的妈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吗?

    可以[4]。但在有传染性的阶段,母乳妈妈应该注意和宝宝隔离,可以用吸奶器吸奶,由身体健康的家人用奶瓶给宝宝喂母乳。

  • 预防

    流感怎么预防?

    流感可以预防[1]。预防方法包括:

    •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 勤洗手,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没洗干净手时,不要抠鼻子、揉眼睛。
    • 勤开窗通风。
    • 避免接触已经诊断为流感的病人。如果家有流感病人,病人要注意戴口罩,病人的日用品如毛巾、水杯等应单独存放、及时消毒。
    • 流感盛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和通风不良的地点。
    • 高风险、暴露人群可以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预防(注:本药为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image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预约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能预防所有的感冒吗?

    不能。

    流感疫苗只针对部分亚型的流感病毒,只能预防当年的部分流感,对普通感冒没有预防效果,对流感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预防。但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即使接种后仍被感染,流感的病情也会相对较轻[2]。

    怀孕期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吗?

    可以[4],详见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部分。

    流感疫苗什么时间接种最合适?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的 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最合适,对国内居民而言就是每年的 9~11 月接种疫苗最合适[2]。但即使已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仍推荐接种。

    因为地域、气候等不同影响因素,各地疾控中心也会通过微信号、微博等发布更适合本地的接种时间推荐,可以关注了解。

    流感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吗?

    可以,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2]。对于上面提到的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的人群,在没有接种当季的流感疫苗或接种后还不到 2 周(流感疫苗还未完全起效)的情况下:

    如果与流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在对方发病前到发热结束后 24 小时内),可以在密切接触后 48 小时内服用预防药物[2]。预防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儿童预防用药首选奥司他韦,具体需遵医嘱。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 9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版).
    [3] 康宁,谭毅.人感染禽流感流行现状及疫苗研究进展[J].应用预防医学,2021,27(06): 569-574.
    [4] Denise J Jamieson, Sonja A Rasmussen. 流行性感冒与妊娠.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easonal-influenza-and-pregnancy (Assessed on 2019-11-15).
  •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