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引产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引产
    就诊科室:产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闫有圣

    闫有圣遗传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1年09月14日

    · 由专业妇产科医生评估判断后方可进行。
    · 引产后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 孕中期引产的女性间隔半年至一年再备孕。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哪些情况下,孕妈妈需要引产?

    引产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诱导孕妈妈宫缩,从而使胎儿娩出的方式。

    引产可用于孕中期(12~27 周)放弃胎儿的终止妊娠,也可以用于孕晚期(28 周后)诱导宫缩进入产程的过程,在临床上,后者通常也可以用「催产」代替。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由专业的妇产科医生进行评估与判断后,才可以进行引产操作。

    孕中期可遵医嘱进行引产的情况

    主要包括:

    • 孕妈妈意外怀孕并且错过流产最佳时机。
    • 孕检时发现胎儿畸形或患有遗传性疾病。
    • 孕妈妈因合并严重疾病无法继续怀孕。
    • 孕妈妈因个人或者家庭等因素,不愿意继续妊娠。

    孕晚期可遵医嘱进行引产或催产的情况

    主要包括:

    • 过期妊娠:妊娠已达 41 周及以上的孕妈妈。
    • 胎膜早破:足月妊娠,即怀孕满 37 周时,胎膜已经破裂 2 小时以上还没有临产。有
    • 妊娠期严重疾病的孕妈妈: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等严重内科疾病,并经医生评估可以阴道分娩。
    • 胎儿异常:如严重的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及胎儿严重畸形;
    • 其他因素: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良(但胎儿可以耐受宫缩)等。

    孕期引产怎么做?主要有哪些方式?

    医生会严格把控引产的适应证,根据孕妈妈的具体孕周、是否有剖宫产史、宫颈成熟度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产方式。

    孕中期

    一般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药物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水囊引产的方式,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

    依沙吖啶(又称雷佛奴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简称「雷引」,是指将药物注入羊膜腔内作为引产,能引起子宫收缩,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临床引产效果可达 90%~99%。

    水囊引产就是将水囊(一个有弹性的囊)放置在子宫内,在机械性的刺激下诱发和引起宫缩。

    孕晚期

    孕晚期引产也可以称为「催产」,引产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宫颈成熟度,通过药物(如前列腺素)或机械性刺激(如水囊)等方式促宫颈成熟后,再用催产素引产,或者直接进行催产素引产。

    经人为诱导后,只要宫缩发动,那么与自然临产的宫缩就没有明显差异。

    引产后要如何进行护理?

    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恢复。

    注意自身状况,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引产后应注意自身是否有不适症状,比如发生阴道大量出血、腹痛、发热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有的话应及时告诉医生,进行查体及其他辅助检查。

    引产后尽早排尿,以防尿潴留

    引产后,由于会阴伤口疼痛及生产时的膀胱压迫,可能会有小便困难或解不干净的感觉。建议在产后 2 小时尽早开始解小便,如果排尿不通畅,请通知护理人员协助。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引产后由于宫口松弛、子宫内膜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应保持外阴的干燥与卫生,包括每天用温水清洗阴部、勤换内裤、避免盆浴等。

    引产后可以尽早运动,也要充分休息

    引产后卧床过久,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消化系统和内分泌功能衰退等症状,反倒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因此,引产后如果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建议尽早下床活动,也更有利于恶露排出。

    同时,引产后也要注意充分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注意营养补充

    引产后可以多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的食物,不仅可以补充妈妈在生产过程中损失的体液,同时有助于缓解产后便秘等不适。

    引产后 6 周应禁止性生活

    引产后应注意避孕,建议至少 6 周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感染及意外怀孕。

    引产和流产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流产?

    当胚胎或胎儿不具有生存能力而需要终止妊娠,即被称为流产。具体来说,是指妊娠不满 28 周、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而终止妊娠的情况。发生在妊娠 12 周前,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 12 周及之后的称为晚期流产。

    引产和流产有什么区别?

    我们平常说的流产一般是指怀孕 12 周以前的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它和孕中期放弃胎儿时的引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手术时间不同

      • 引产:用于怀孕 12 周以上的孕妈妈。
      • 人流:主要是针对怀孕 12 周以内的孕妈妈。
      • 药流:主要针对孕 49 天以内,孕囊大小 ≤ 2.5 cm 的孕妈妈。
    2. 操作方式不同

      • 引产:是先用药物将胎儿「杀死」,再人工诱导宫缩促使胎儿排出。
      • 人流:是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将孕囊排出体外,类似于用「吸尘器」来「打扫房间」。
      • 药流:药物流产主要是应用米非司酮类和米索前列醇类的药物终止妊娠,大多会自行排出孕囊,药物流产时若无胎囊排出,可能需人流来终止妊娠。
    3. 引产对孕妇的伤害更大

      • 引产:妊娠 13 周及以上时,胎盘和胎儿已逐渐成型,引产时需要充分地软化和扩张宫颈才能将胎儿完全排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人流:人流时一般只需要稍微扩张宫颈口就可以将孕囊吸出,有一定子宫内膜损伤风险。
      • 药流:可以避免子宫穿孔等手术风险和宫腔操作,对子宫内膜损伤小,用药方便。但药物流产以后,可能会出现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并且出血偏多,有药流不全需要二次清宫的相关风险。

    引产后还能再次怀孕吗?会影响下次备孕吗?

    孕中期引产可能影响再次受孕

    孕中期引产时,子宫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一段时间复原。如果既往接受过 1 次以上的流产或引产术,存在内膜层受损严重的可能性,可能会对后续月经和再次妊娠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 如果这次引产是因为孕妈妈本身有严重疾病,建议先治疗原发病后再进行备孕。
    • 如果这次引产是因为胎儿畸形,那么当再次备孕时,建议先去遗传咨询或产前诊断门诊咨询,必要时可能需要做一些相关检查,如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等。

    总体来说,建议孕中期引产的女性最好间隔半年至 1 年再备孕,过早妊娠往往会因为孕妈妈体力不足或子宫尚未恢复,而使胚胎发育不良造成流产的风险相对增加。

    孕晚期引产 / 催产不影响再次受孕

    孕晚期引产或催产是人为诱导宫缩,宫缩一旦发动,与自然临产的宫缩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再次怀孕也是没有影响的。

    参考资料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2):881-885
    ·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分册(2017修订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审核专家:兰义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