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菌血症是什么病?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是没有细菌或者真菌的,当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念珠菌等)通过局部(包括输液时扎针的皮肤、已发生感染的局部组织或皮肤黏膜等,如尿道插管所致的尿路感染处等)入侵血液,可发生菌血症[1]。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病原菌只在血液中短暂停留,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一般不在血液中繁殖或极少繁殖。临床一般无症状,或只出现低热。
但若人体的免疫力较差或细菌感染力强,机体无法把血液中的病原菌杀死,病原菌可跟随血液流动至全身,在某些部位(如颅脑、胸腔、腹腔等)停留、繁殖,释放毒素,引发急性感染,甚至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乃至危及生命。此时患者常表现为持续发热、寒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1]。
故一旦怀疑自身发生菌血症,建议尽早就诊,进行血培养、及时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免造成全身性感染、损害多个器官组织。住院期间发生菌血症的患者,还需与医生商讨,在接受抗菌治疗的同时,让护理人员拔除尿管、胃管等任何可能引发菌血症的装置[1]。
菌血症常见吗?
菌血症本身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每年都在增长,这主要与抗生素滥用(可诱导病原菌耐药和人体免疫力下降)、临床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等因素有关。其中,每两万例住院患者中,可能有 1~3 例发生念珠菌血症[2]。
若伴有其他基础性的疾病,菌血症较常发生。例如,对于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等)患者,念珠菌血症的发生率为 5/1 000,也就是每 200 个血液肿瘤患者中,有一人可能发生念珠菌血症[3]。
菌血症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能否找到感染灶,菌血症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原发性菌血症:找不到发生感染的初始病灶;
- 继发性菌血症:可以找到明确的感染病灶。
症状
菌血症患者通常会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隐性菌血症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发热。有症状的患者,最常见的是发热,同时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胃肠道不适、头痛等,具体如下:
- 发热
部分患者只出现低热(37.3 °C ≤ 口腔温度 ≤ 38 °C),严重者会发生高热(口腔温度 ≥ 39.1 °C)[4],同时可伴有怕冷、寒战、肌肉酸痛、无力等。 - 呼吸急促
呼吸不受控制地加快,老感觉氧气不够,气喘吁吁。 - 胃肠道不适
恶心、反胃、呕吐、腹部疼痛、拉肚子等。 - 头痛
感觉头部持续胀痛,难以缓解,多出现在发热时。 - 心脏不适
心跳加快,同时感觉心慌、不安。 - 低血压
收缩压(即高压)低于 90 mmHg或(和)舒张压(即低压)低于 60 mmHg,同时可能出现头晕、容易疲劳、注意力很难集中等[5]。 - 意识障碍、精神异常
可出现神志或意识改变。老是想睡觉,无法提起精神,有时被别人叫醒后,能稍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连简单的常识性问题也无法回答。更严重时,别人根本叫不醒,完全没有意识,这表明到达了昏迷阶段,需立即就医、抢救[1]。
菌血症会引起哪些其它疾病?
血液中的病原菌若未被及时清除,可侵犯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组织,并引发迁徙性感染,具体如下:
- 脑膜炎
当血液中的细菌随血流进入颅脑,可能感染脑膜,引起脑膜炎,症状包括发热、脖子僵硬而无法自由转动、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等。 - 继发性脓胸
患者已有胸腔内或附近感染病灶,病原菌可进一步繁殖,导致胸腔炎性积液,引发继发性脓胸,症状包括胸痛、呼吸急促、高热等。 - 腹膜炎
若病原菌随血流进入腹腔,可能在腹腔中生长、繁殖,继而引发腹膜炎,症状包括发热、腹痛、恶心、反胃等。 - 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于伴有心脏瓣膜病、已植入人工瓣膜的人群,病原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可入侵心内膜、心脏瓣膜等,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包括发热、脸部及口腔黏膜有瘀点瘀斑、手掌及足底有红斑等[1]。 - 肾功能衰竭
对于原本就存在肾脏疾病的患者,菌血症可造成肾脏进一步损伤,引发肾功能衰竭,症状包括尿少甚至无尿、不想进食、身体浮肿等。
- 发热
病因
菌血症有哪些常见的病因?
菌血症通常是由术后感染、临床侵入性操作、外伤等因素引起,具体如下:
- 术后感染
如拔牙术、扁桃体摘除术、开颅术等,若术后伤口出现感染,病原菌可能通过手术感染部位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 - 临床操作
包括但不限于输液、尿道插管、血管穿刺、血液透析、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植入造瘘装置、植入人工瓣膜、处理脓肿或感染性创伤时,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没严格杀菌或者被侵入部位不慎受损,都可能引起菌血症。 - 外伤
如皮肤擦伤、破损、溃烂,若未及时消毒,可造成病原菌由外伤部位侵入血液的机会。
此外,菌血症的发生还可能与广谱抗生素滥用、注射吸毒、自身患有血液肿瘤等因素有关。
菌血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 刚接受手术或其他临床侵入性操作的人群
如刚拔过牙、开过颅或者进行过血管穿刺、尿道插管等临床操作的人群,若器械未杀毒经及过程中未严格消毒,可能导致病原菌入侵血液。 - 发生皮外伤而未及时处理的人群
外界病原菌可由伤口入侵血液,故若发生皮外伤后,没有及时杀菌,易发生菌血症。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婴幼儿(0~3 岁)、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血液肿瘤病人等。一方面,他们易发生病菌感染;另一方面,在病菌入侵时,他们的身体无法有效将病菌清除,故他们较一般人群更易出现菌血症。 - 注射吸毒的人群
这些人通过注射的方法将毒品注入体内,若注射时杀菌不彻底,可导致病菌进入血液。
菌血症会传染吗?
不会。
菌血症属于感染性疾病,但不是传染病,血液中的病原菌不会从一个人体内传播到另一人体内[6]。
- 术后感染
诊断
诊断菌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菌血症的症状不典型,故除了交代病史(如手术史、体内插管史、外伤史等)外,还需做血液或其他相关标本(如脑脊液)的细菌培养才能确诊。除此之外,医生可能还会开血常规、血降钙素原、影像学检查等来辅助诊断,同时判断全身损害程度。具体如下:
- 血培养:一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可用于确定是否发生病原菌感染以及病原菌的类型。
- 血常规:明确病人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 血降钙素原检测:主要用于菌血症的早期诊断[7]。
- 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超声检查等,可用于确定感染病灶的位置,便于指导治疗。
菌血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由于部分感染症状相似,菌血症容易与感冒、急性肠胃炎、败血症混淆,但菌血症具有自己的特点,故也可给予区分:
- 感冒:都可能有发热、浑身怕冷、乏力、头痛、无精打采等症状,但是感冒一般近期无手术史、体内插管史、外伤史等,血液中也无病原菌,可通过病史、血病原菌培养来区分。
- 急性肠胃炎:都可能有发热、腹部疼痛、恶心、反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但是急性肠胃炎一般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而近期无手术史、体内插管史、外伤史等。此外,血液中无病原菌,同样可通过病史、血病原菌培养来区分。
- 败血症:两者症状相似。此病的病原菌可在血液中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并造成全身炎症反应,可在菌血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菌血症的病原菌一般不在血液中繁殖且不会产生毒素,故不会造成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二者可通过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来区分。
治疗
菌血症一般需要看哪个科?
感染科、急诊科。
菌血症一般有哪些治疗方法?
菌血症一般通过使用抗细菌或真菌药物治疗,治疗前,需进行病原菌培养,以确定合适、有效的抗生素。例如,
- 头孢类:适用于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但可能引发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必须遵医嘱使用;
- 万古霉素:适用于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对甲氧西林等异噁唑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感染的患者,但可能引起耳鸣、听力下降、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
- 棘白菌素:由美国传染病学会指南推荐作为念珠菌血症的一线治疗药物[8],但可能出现肝炎、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
- 除使用抗生素之外,对于住院患者,通常还需让护理人员拔除尿管、胃管等任何可能引发菌血症的体内装置[1]。
菌血症需要住院治疗吗?
部分需要。
对于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者,无需住院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原本已经住院且在出院后发生菌血症的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
菌血症能彻底治愈吗?
绝大部分可以。
菌血症常表现为病原菌一过性(指的是短时间内出现过一次)入血,若被及时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患者可以得到治愈;但若患者基本状况较差、未及时有效诊治,且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脓毒性休克,则可能危及生命安全[6]。
菌血症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具有一定的复发可能。
对于未去除病因(如输液、尿道插管、血管穿刺、注射吸毒、患有血液肿瘤等)、未彻底杀菌的患者,易再次出现菌血症。故要想不再发生菌血症,需注意查找病因、去除病因,同时接受彻底的杀菌治疗。
生活
菌血症患者在生活和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在生活上,患者需注意:
- 密切关注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家中可自备体温计、电子血压计等设备,若发现异常情况,如体温持续升高、血压持续降低等,应及时就医;
- 遵从医嘱用药,不要随便减药、停药甚至换药;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刷牙、勤消毒衣物及居室;
- 外出时注意安全,不做低头族,尤其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时,仔细看路;
- 运动时做好防护,如佩戴护膝、护肘等;
- 如若发生皮肤擦伤等外伤,应及时消毒、杀菌,可使用碘伏、医用酒精,若缺乏此类物资,最好及时就医处理。
至于饮食,无特殊的宜忌,但以下情况需注意:
- 在感染急性期,最好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以防加重感染症状;
- 胃肠道不适时,最好食用温热的软食,如软面条、菜粥等,以防加重消化负担。
菌血症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需要复查。
由于早期使用的抗生素可能存在耐药、杀菌效果差等问题,故患者最好在用药 1~2 周后至医院复查(如果持续发热、呼吸费劲,影响正常生活时,应随时复诊),以了解治疗效果,医生可能会根据效果来调整抗生素。复查项目一般包括血病原菌培养。预防
菌血症能预防吗?应该如何预防?
可以预防。
- 至正规医院就诊:当需要手术或接受其他临床侵入性操作,最好选择正规医院,对于无菌操作规范的遵守会严格些,还要注意定期复查,有异常情况随时与医生联系;
- 避免外伤: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发生外伤,若不慎发生,应及时处理伤口;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血液肿瘤,应遵从医嘱治疗,定期复查,控制病情;
- 提升免疫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但老年人或其他基本情况较差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 戒毒:注射吸毒是菌血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而且吸毒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乃至全身造成伤害,故戒毒很有必要。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Allan R. Tunkel . 菌血症[OL]. 默沙东诊疗手册医学专业人士版. (2018-10). [2021-11-24].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infectious-diseases/biology-of-infectious-disease/bacteremia?query=%E8%8F%8C%E8%A1%80%E7%97%87.
[2] 刘海波,魏东,夏静鸿,等. 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5): 492-497.
[3] 董菲,姚贝,高爽,等. 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血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特点[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1): 1444-1446.
[4] 张文武. 急诊内科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6]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7] 尹健,沈玉萍. 菌血症临床诊断中血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评析[J]. 系统医学,2021, 6(3): 43-48.
[8] Pappas PG,Kauffman CA,Andes DR,et al.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t Dis, 2016, 62(4): e1-50.- 就诊
· 若未及时处理,可演变为败血症。
· 可治愈,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