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糖皮质激素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糖皮质激素
    就诊科室:药剂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石浩强

    石浩强西药房副主任药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4月28日

    · 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等作用。
    · 可能引起血糖升高,长期用需监测血糖水平。
    · 停药务必遵医嘱,千万不能突然停药。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更多
  • 功效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的时候含量最低,清晨的时候含量最高,在机体应激状态的时候,分泌量会激增到 10 倍左右。

    生理剂量下的糖皮质激素,不仅起到调节糖(如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和肝脏与肌肉的糖原含量)、蛋白质(如促进多种组织中蛋白质的分解)、脂肪(如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可以使脂肪重新分布)代谢的作用,也具有调节钠、钾和水盐代谢的作用,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糖皮质激素作为药物使用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哪些?

    根据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有效的作用持续时间可以将糖皮质激素分为三类:

    • 短效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持续时间为 8~12 小时;
    • 中效效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持续时间为 12~36 小时;
    • 长效效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持续时间为 36~54 小时。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

    • 短效: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 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西龙;
    • 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糖皮质激素用于哪些疾病?

    • 内分泌系统疾病:
      • 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
      • 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
      • 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 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
      • 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鉴别库欣综合征等。
    • 呼吸系统疾病:
      • 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 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 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血管炎。
    • 血液系统疾病: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联合治疗。
    • 肾脏系统疾病: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部分间质性肾炎。
    • 严重感染或炎症反应: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急性血吸虫病、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伴有大量积液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
    • 重症患者(休克):
      • 各种原因所致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
    • 异体器官移植:
      • 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 过敏性疾病:
      • 不同种类的过敏,如严重的荨麻疹。
    • 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
      • 急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 眼科疾病:
      • 眼部的炎症性疾病如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表层巩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术后炎症等。
    • 慢性运动系统损伤:
      • 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 皮肤疾病:
      •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物性皮炎、红皮病、湿疹、脓疱型、关节炎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等。
    • 预防某些炎症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
      • 预防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 用药禁忌

    糖皮质激素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 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 严重精神病病史,癫痫。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 骨折,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 创伤修复期。
    • 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 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
    • 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活动性肺结核。
    • 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 寻常性银屑病。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时,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什么情况下需要谨慎使用?

    • 库欣综合征。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 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近期手术后患者。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有精神病倾向的患者。
    • 青光眼患者。
    •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 高血压患者。
    • 重症肌无力患者。
    •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 消化性溃疡病患者。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感染性疾病必须与有效的抗生素合用,病毒感染患者慎用。
    • 儿童慎用。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一起用需要注意什么?

    • 巴比妥酸盐、卡马西平、苯妥英、扑米酮、利福平等药物可能会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并降低全身性皮质激素的作用。
    • 口服避孕药、利托纳韦等可以升高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
    • 皮质激素与排钾利尿药合用警惕过度失钾。
    • 皮质激素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合用时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的发生率高。

    糖皮质激素特殊人群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1. 儿童:

    • 儿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更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更佳)、疾病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 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2. 妊娠期:

    •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
    • 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酌情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3. 哺乳期:

    •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
    • 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听说很多化妆品和药膏含有激素,用了有害,是这样吗?

    确实市面上有一些不正规渠道的化妆品可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此时只能停用该化妆品,外用医学护肤品如尿囊素乳膏等加强保湿,逐渐恢复表皮屏障功能。

    糖皮质激素作为外用药物时很常见的,有激素的外用药物并不是有害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作用强度和不同剂型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遵从医嘱使用,定期复诊,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大可不必由激素依赖走向激素恐惧的极端。

    激素恐惧和激素滥用均不可取,激素恐惧,过度谨慎拒绝用药会延误病情;激素滥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皮肤变薄、萎缩和易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禁忌和注意事项,还应注意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变质。

    糖皮质激素为什么会影响血糖水平呢?

    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血糖水平的升高,其中包括增加肝糖原输出,介导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

    抑制脂肪、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形成胰岛素抵抗,增加蛋白质分解和脂解,导致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等。

    在风湿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中,糖尿病排第三位,可以说,重视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至关重要。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该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水平和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实现监测。大多数患者停止激素治疗后数月血糖可恢复。许多患者如原本用口服降糖药物,可能要更换为胰岛素治疗。而因为激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很多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必须增加。

    用了糖皮质激素,血压为什么控制不好了?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血管收缩、钠潴留及血管内容量扩张有关。

    原本血压正常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而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高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后血压在原有药物下也可能难以控制,遵医嘱增加服用或调整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是有必要的。同时注意低盐饮食,对控制血压有所帮助。

  • 用法用量

    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何正确使用?

    合理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就是为了在取得预期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上外用糖皮质激素时,也要考虑到疾病类型、皮损面积和皮损部位等各因素。

    一般来说溶液和霜剂适合于面部,软膏适用于干燥的、没有渗出的皮损,凝胶适用于多毛部位。

    当皮肤病患处渗液较多时,不宜使用软膏剂,因阻碍局部散热,使渗出液更多,炎症更重。大面积涂药时,注意保暖。

    • 弱效激素适用于轻度及中度皮损(包括儿童皮肤病、面部和皮肤柔嫩部位),可以短时较大面积使用,必要时可以长期使用。
    • 中效激素适合轻中度皮损,可以连续应用 4~6 周。反应敏感的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尿布皮炎、特应性皮炎、湿疹、丘疹性荨麻疹、放射性皮炎等,可选择弱至中效糖皮质激素。
    •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有厚度的不容易渗透的皮损。反应不敏感的疾病,如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肥厚性湿疹、斑秃等,可选用强至超强效糖皮质激素。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用药时需要注意:
      •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 50 g;
      • 连续用药不应超过 2~3 周;
      • 尽量不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
      • 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
      • 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糖皮质激素为什么每个人的用法用量不一样?

    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剂量及疗程。

    此外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合并用药的差异,相同的疾病也会采取不同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较为复杂的药物,不适当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用法用量。

    糖皮质激素怎么停药?

    撤药综合征是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所以千万不能突然停药。减量务必遵医嘱。

    当减量过程中如果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需要暂时停止减量,甚至恢复到前一个剂量,之后进行更加缓慢的减量并加用其他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等)。具体的减量停药方案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制定。

  •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有哪些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撤药综合征,另一方面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1. 撤药综合征: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抑制,从而使得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骤然停药的过程中,会造成原发性疾病的复发及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抑制而表现出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发烧、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 长期大剂量使用下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单次应用,即使是大剂量应用,一般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明显禁忌证用药剂量不大时,数天内的用药也较为安全。

    对于长期应用达数周到数月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甚至会发生肾上腺功能不足,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当中,应该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恶化。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以酌情采取如下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

    • 有感染时应同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扩散和加重;
    • 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 遵医嘱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 更多信息

    按说明书储存。

    暂无。

    参考资料
    · 卢晓阳.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化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298-P321.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2):171-202.
    ·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 Harris E, Tiganescu A, Tubeuf S, Mackie SL. The prediction and monitoring of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systemic glucocorticoid therapy. Curr Rheumatol Rep. 2015 Jun;17(6):513.?
    ·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72-280.
    · Anne Lynn S,Chang.Advances in geriatric dermatology[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13-14.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诊治的专家共识.
    · 顾有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J].皮肤病与性病,2016,38(1):16-18.
    · 沈翠娥, 朱全刚. 老年皮肤药理学[J]. 皮肤科学通报, 2019(4).
    · 沈敏, 朱全刚. 软膏剂,怎样才算用对了[J]. 家庭用药(8):2.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