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英文为 chikungunya fever,又称为契昆根亚热、奇昆古尼亚热、屈公病等,都是根据英文名音译而来。
本病是由于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而导致的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chikungunya 源自非洲当地马孔德语,意指「使变得扭曲」「使身体弯曲」或「弯腰走路」,形容被病毒感染后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是活动障碍的特殊姿势和体态。
目前针对本病没有特异的抗病毒治疗,在急性发病期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休息、补充水分、缓解发热和疼痛等。对于慢性患者或病情反复患者,可使用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多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措施主要是尽量避免蚊子叮咬。疫苗尚在研发中。
基孔肯雅热患病人群多吗?常见于哪里(疫区)?
基孔肯雅热常见,发病率高,可导致大规模暴发,在病毒传播地区可引起 1/3~3/4 的人群感染发病。
在过去十几年中,基孔肯雅热的暴发次数有增多,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已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造成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 100 万人感染。
基孔肯雅热在非洲、亚洲、欧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及美洲地区都有过暴发。在非洲的主要流行地区有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扎伊尔、塞内加尔、安哥拉、尼日利亚、乌干达、罗得西亚、科摩罗、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马约特岛、塞舌尔及法属留尼旺岛等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有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 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
基孔肯雅热病例在我国出现过吗?
我国境内出现过基孔肯雅热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
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有多久?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 1~14 天,平均 3~7 天。
基孔肯雅热会出现哪些表现?
基孔肯雅热在潜伏期之后,会突然出现发热和身体不适等症状。
- 发热:可为高热(大于 39 ℃),通常持续 3~5 日(范围 1~10 日)。
- 多发性关节痛:在发热后 2~5 日开始出现,通常累及多个关节(≥ 10 组);关节痛通常呈双侧对称,更常累及远端关节;受累关节包括手(50%~76%)、腕关节(29%~81%)和踝关节(41%~68%);在 34%~52% 的病例发现有中轴骨(即脊柱)受累;疼痛剧烈可出现活动受限、活动障碍,导致运动不能。
- 皮肤表现:40%~75% 的患者可出现,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是斑疹或斑丘疹,通常在发病后 3 日或更晚出现,持续 3~7 日;皮疹常常从四肢和躯干开始,可累及面部,呈斑片状或弥漫性;25%~50% 的患者可伴有瘙痒;非典型皮肤表现包括大疱性皮损(最常见于儿童)和色素沉着过度。
- 其他表现:比如头痛、肌肉痛、面部浮肿和胃肠道症状。外耳发红可能提示软骨炎。眼部表现可由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表层巩膜炎、黄斑脉络膜炎和葡萄膜炎等。耳部表现可有感音神经性聋。鼻部可有皮肤坏死。少数患者有出血的表现。
基孔肯雅热会引起哪些严重的后果?
在基孔肯雅热暴发期间可出现严重的后果,包括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65 岁以上患者,和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慢性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严重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心脏衰竭、心肌炎、急性肝炎、肾衰竭、出血和脑膜脑炎等。
留尼汪暴发流行的数据显示严重后果的估计发病率为每 100 000 人当中出现 17 人。
基孔肯雅热的死亡风险有多高?
在毛里求斯、留尼汪、印度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暴发期间,都有死亡病例的报道,其中留尼汪死亡病例平均年龄为 78 岁。在 2006 年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期间,60 000 例感染病例在流行高峰期约 4 个月的死亡人数总计近 3 000 例。
病因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原体引起?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 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乳鼠等动物。
基孔肯雅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 酒精和甲醛敏感。
基孔肯雅热病毒是如何导致人体生病的?
-
基孔肯雅热病毒可以直接侵犯人体导致生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死和凋亡;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或胎儿死亡。
-
病毒还可以激发免疫机制导致生病:病毒大量复制后,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肝脏和关节等身体部位(特别是在关节组织中具有较高浓度),激发体内大量细胞因子、炎性因子等,引发炎症反应、细胞聚集,导致出现症状。
基孔肯雅热是怎么传染的?会人传人吗?
基孔肯雅热可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 蚊子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蚊媒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多在白天叮咬。蚊子吸食已感染病毒个体的血液后,病毒到达蚊子唾液腺,蚊子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轮船和飞机还能将蚊子的幼虫和虫卵运输到具有适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新地区,开始新的传播。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蚊子传播病毒越快,在温带地区凉爽的气温下,蚊子可能在外潜伏期结束之前便死亡了,所以通常不会引起暴发流行。
- 血制品和器官移植传播:接触患者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被感染;移植被感染者的器官,比如角膜,也有可能被感染。
- 母婴传播:孕妈妈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若在产时(分娩前 2 天至分娩后 2 天)有症状,则母婴传播概率最高,约 50%;剖宫产不能防止母婴垂直传播。
基孔肯雅热患者在疾病的第 1 周(这段时期内很可能是病毒血症期)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这样可以减少将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基孔肯雅热在哪些人群比较常见 ?
人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但新老疫区,发病人群有差异。
- 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
- 在老疫区,比如非洲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
-
诊断
何时需要怀疑基孔肯雅热?
有流行病学史,也就是生活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或 12 天内有疫区旅行史,在发病前 12 天内有蚊虫叮咬史;又有典型表现,也就是急性发病,先出现发热,2~5 天后出现皮疹,多个关节剧烈疼痛,就需要怀疑基孔肯雅热。
怀疑基孔肯雅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32%~95% 的病例中可观察到关节周围水肿或肿胀;9%~41% 的病例可存在周围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颈部);在部分患者中还可能观察到结膜炎。
然后,医生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协助诊断。包括:
- 在患者症状出现后 1~7 天内,使用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孔肯雅病毒 RNA,如果结果阳性则可确诊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如果结果阴性,应通过 ELISA 或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行基孔肯雅病毒血清学检测。
- 在患者症状出现后 ≥ 8 天,通过 ELISA 或 IFA 行基孔肯雅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结果可确诊基孔肯雅病毒感染。
- 还可以通过检测抗基孔肯雅病毒的抗体,间接证明基孔肯雅病毒的存在。IgM 抗体约在症状出现后 5 天(范围1~12天)即出现,持续数周至 3 个月;IgG 抗体约在症状出现后 2 周开始出现,可持续数年。
- 此外,还应同时进行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的检查,以排除相应疾病。
病毒培养主要是用于医学研究,而非疾病诊断,分离出病毒后可以鉴定病毒株,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很重要。
基孔肯雅热怎么确诊?
具有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皮疹、多关节剧烈疼痛的表现;无流行病学史,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以上这些患者称为疑似患者。
疑似患者辅助检查中任一项阳性,比如检查出基孔肯雅病毒 RNA,或是抗基孔肯雅病毒的 IgM 抗体 / IgG 抗体,或是分离出基孔肯雅病毒,就可以确诊。
基孔肯雅热和哪些疾病表现类似?如何区别?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要与其他病毒感染进行鉴别。比如:
- 登革热:因感染登革病毒发病,其与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有许多相同的临床表现,地理分布也相同。不过,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更有可能导致高热、严重关节痛、关节炎、皮疹和淋巴细胞减少,而登革病毒感染更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休克和死亡。通过实验室检查 RT-PCR 或血清学检查可以区分两者。
- 寨卡病毒感染:与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许多临床表现相同,地理分布也相同。不过,与寨卡病毒感染相比,基孔肯雅热通常发热程度更高且关节痛更剧烈,实验室检查 RT-PCR 或血清学检查可以区分两者。
- 其他病毒感染:比如风疹病毒、罗斯河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其他甲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导致关节炎,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鉴别诊断。
持续性或复发型基孔肯雅热,需要和慢性关节病变进行鉴别。比如:
-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基孔肯雅病毒性关节炎与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非常相似,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包括炎症性关节炎,累及 3 个或更多关节、持续 6 周以上,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结果阴性。该疾病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以后才能得出诊断。
- 反应性关节炎:与关节外感染有关的关节炎,表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不对称单个关节炎(通常累及下肢);骨韧带和肌腱附着部位,即附着点的炎症;整个指 / 趾炎症和炎性背痛。也是需要排除了其他关节炎的可能,同时有关节外感染灶时,方可做出诊断。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表现为发热、皮疹和炎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与持续性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患者的症状相似。但本病无病毒病的血清学证据,存在抗核抗体,且常伴有特征性的其他全身性表现或器官系统受累,可以和基孔肯雅病毒性关节炎相鉴别。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表现出关节痛或关节炎以及各种皮肤表现,基孔肯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区分。
治疗
基孔肯雅热应该看什么科?
感染科,传染科,发热门诊。
基孔肯雅热能自己好吗?
基孔肯雅热为自限性疾病,多数能自己好,故一般预后良好。
基孔肯雅热可疑者,需要隔离吗?
基孔肯雅热患者在患病的第 1 周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应予以防蚊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 5 天。这样可以减少将病毒通过蚊子再传播给他人。
基孔肯雅热怎么治疗?
基孔肯雅热在疾病急性期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休息和补液,止痛和退热。一般不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基孔肯雅热,主要是针对关节问题给予治疗。
- 在急性期之后的几个月内可以使用抗炎药物和镇痛药减轻疼痛,也可使用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等进一步镇痛。
- 物理康复治疗也可能有益处。
- 对于出现炎性关节炎、肌腱炎或滑囊炎且对常规止痛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给予短疗程的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比如泼尼松每天 10 毫克,连用 5 日,后续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 10 天;更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更长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 发病 3 个月以上,可考虑免疫抑制剂治疗,比如甲氨喋呤。
基孔肯雅热能彻底治好吗?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吗?
基孔肯雅热为自限性疾病,多数能够彻底治愈,一般预后良好。
部分患者在其他症状缓解后,关节疼痛可持续多年,症状严重者只能保持身体弯曲的姿势,患者的活动减少,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新生儿如果被患病的母亲传染,以后很可能会出现认知问题。
生活
基孔肯雅热治疗期间,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饮食上没有特殊要求,推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发热时注意多饮水,防止脱水。
基孔肯雅热患者,什么时候可以解除隔离?
发病后 5 天之内需要隔离,发病大于 5 天就可以解除隔离。
基孔肯雅热患者可以哺乳吗?
母乳中未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也未报道过通过母乳喂养传播基孔肯雅病毒。所以,即使是在基孔肯雅病毒流行地区,也鼓励妈妈们母乳喂养。
预防
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
主要是尽量避免蚊虫叮咬。包括个人防护和环境控制措施。
- 个人防护措施:比如室中安装蚊帐、纱窗、纱门等防蚊设备。
- 环境控制措施:比如消灭蚊虫和清除蚊虫孳生地。
基孔肯雅热有疫苗可以接种吗?
目前还没有基孔肯雅热疫苗,疫苗尚在研发中。
基孔肯雅热患者康复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力吗?还会再次感染吗?
感染过基孔肯雅热的人,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力,还会被再次感染。
参考资料· Jonathan J Miner, MD, PhD, Deborah J Lenschow, MD, PhD, Mary Elizabeth Wilson, MD. Chikungunya feve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hikungunya-fever-treatment-and-prevention (Accessed on Sep 3, 2019).
· Mary Elizabeth Wilson, MD, Deborah J Lenschow, MD, PhD. 基孔肯雅热.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hikungunya-fever-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 (Accessed on Jan 2, 2020).- 就诊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以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为主。
‧ 属传染病,防蚊隔离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