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感觉统合失调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感觉统合失调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王秋华

    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李卫国

    李卫国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和交往困难。
    · 主要是通过各种感觉运动活动训练引导。
    · 多主动关心、鼓励、陪伴和安慰孩子。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感觉统合失调中的感觉统合是什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系统——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平衡能力)、本体觉(身体的感知能力)等——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作出正确决策,从而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的能力。

    「感觉统合理论」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对脑瘫儿童治疗的 Anna Jean Ayres 博士提出的一个假说,之后在美国的一些康复治疗师群体中受到关注和支持,他们认为感觉发展不足或者不恰当是一种疾病,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得到改善。

    感觉统合失调是什么病?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SID)是基于「感统理论」延伸出的一个诊断。指大脑不能有效整合感觉信息,从而导致儿童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习、专注力、姿势控制、小肌肉协调、情绪、人际交往、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发育和行为异常,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但美国儿科学会认为,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感觉统合的缺陷是相关失调问题的原因,不建议把它做一个单独的疾病诊断。我们下面也把「感觉统合失调」当作一种临床现象来描述。

    感觉统合失调的人多吗?

    据估计,在普通人群中,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为 10%。而在发育障碍儿童中发生率高达 30%。

    感觉统合失调和发育协调障碍是同一种情况吗?

    两者有所交集,又不尽相同。

    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是指儿童在没有任何已知的医学病症或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执行和学习适合该年龄运动技能的能力受损,包括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平衡及日常的生活活动。

    主要表现为学习运动技能时动作笨拙、身体不协调、运动学习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并且这种障碍会影响其日常功能性活动和学业。

    有学者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原因之一,前庭觉、本体觉和触觉信息没有很好地整合,导致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不足。

  • 症状

    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常见表现?

    SID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和交往困难,依据感觉刺激和 SID 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 前庭平衡觉障碍:
      • 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差、手脚笨拙易跌倒、左右不分、易迷失方向、写字笔划或部首颠倒、大小不一易出格。
      • 其视觉很难跟踪移动的目标,也很难由一点移到另外一点,即眼球运动不平稳,常会以跳动方式寻找新目标,看书常跳字、跳行,阅读困难,计算易出错等,因此学习能力不足(非智力因素所致)。
      • 前庭感觉不良,导致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部分患儿对高度反应迟纯,故喜爬高,不知惧怕,而有的则敏感过度,对任何高度均特别害怕。
      • 对头部姿式变化易产生紧张,常用小动作和自言自语消除心中不安,这也是平衡感不佳的孩子多动和多语的原因之一。
    • 本体感觉障碍:
      • 不易学会系鞋带、骑车、跳绳、翻滚等技能,易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时易头晕。
    • 触觉障碍:
      • 触觉防御过度的 SID 儿童对环境变化反应过于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急于反应,大脑动荡不安,因此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信息很难传入大脑皮质。 社交能力差、害羞、不安、脾气急躁、攻击性强;偏食、挑食,独占性强。
      • 触觉防御过弱的 SID 患儿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动作不灵活、学习积极性低。
    • 听觉障碍:
      • 听觉信息的良好统合,是婴幼儿理解语言的必需环节。听觉信息处理不佳的婴幼儿可导致语言发展迟缓。
      • 听觉信息统合不良儿童除语言问题外,还可表现为急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这与其对声音来源辨识力不足和无法漠视周围无关杂音等有关。因此,该类儿童对所学内容很难掌握。

    感觉统合失调与哪些系统相关?

    与身体各种感觉系统相关,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平衡能力)、本体觉(身体的感知能力)等。

    感觉统合失调是怎么发展的?

    感觉统合失调起初可能不容易被家长发现,日积月累的生活中逐渐进展,不积极引导或干预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成年。

    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感觉统合能力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情绪和情感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和行为,从而限制孩子的综合发展。

  • 病因

    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常见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

    可能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产前有害物质暴露(比如吸烟、饮酒、一些特殊药物等)、早产、围产期并发症(比如窒息、感染等)、产后环境毒物暴露、养育方式和养育环境、父母亲的自身因素(比如个性特征、体质)等。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与生俱来的对感觉信息调节以及对环境因素易感性的个体差异。

    感觉统合失调容易发生在哪些人?

    常见于发育障碍儿童,比如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和发育性协调障碍等,这些人群的 SID 发生率较高。

    感觉统合失调会遗传吗?

    如果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和发育性协调障碍等疾病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那么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普通人群的 SID,可能更主要的是后天因素影响。

  • 诊断

    感觉统合失调怎么诊断?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和评估,通常采用在 1989 年编制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触觉、前庭本体觉、空间知觉、视觉等的协调功能进行评价,近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感觉评估量表,包括感觉综合评估量表、婴幼儿感觉评估量表和成人感觉评估量表。

    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将感觉统合失调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当这些感统症状出现,必须考虑其他发育失调的可能风险——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和发育性协调障(DCD)等等。

    感觉统合失调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通过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的量表就可以判断,通常无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怀疑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和发育性协调障等疾病可能的话,则进行相关的测评量表评估,这需要转诊给擅长的专科医生,比如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儿科神经医生等。

    • 如果有运动协调障碍,还要评估视力和查看眼底,以判断是否与视觉障碍或某些神经病变有关。
    • 听觉信息统合不良的孩子,要至五官科进行听觉评估。
    • 如果神经系统查体有异常,医生考虑患儿存在局灶性脑部病变的,可能需行 MRI 检查。
    • 如果患儿肌肉量少或体能受限,则需注意检测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甲状腺功能,以评估有无神经肌肉疾病或甲状腺疾病。
    • 如果患儿的笨拙出现进展,临床医生担心有特殊疾病可能的,可能会进行相应的检查。比如脑肿瘤、脑积水,需MRI检查;代谢性疾病,例如氨基酸尿症、贮积病或肝豆状核变性,需相关的生化检测或基因检查;怀疑神经肌肉疾病的,给予生化检测、肌电图检查。
    • 此外,如果感觉统合失调考虑为 ASD 或 ADHD 的孩子,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铅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判断是否有相关因素影响。

    感觉统合失调在就诊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的量表,一般由医生当面查看孩子、询问家长就可以了,最了解孩子的照顾者来回答医生的询问,所得到的信息对临床判断比较重要。

    感觉统合失调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正如之前所说,感觉统合失调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而是要注意考虑其他发育失调的可能,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和发育性协调障(DCD)等等。

    • ASD 的孩子常会有社交障碍、刻板行为。
    • ADHD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
    • DCD 主要表现运动技能缺陷,不能很好学习或执行该年龄(月龄)的运动技能,包括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平衡及日常的生活活动。比如学习运动技能时动作笨拙、身体不协调、运动学习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并且这种障碍会影响其日常功能性活动和学业。这些孩子没有智力问题或社交障碍。当然了,其实目前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 DCD 的原因之一,两者有所交集。
  • 治疗

    感觉统合失调要去看哪个科?

    初筛的话,可以看有儿童保健科、儿科(找有儿保经验的儿科医生),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指导治疗,需要酌情转诊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儿科神经医生、儿童精神病医生或儿童心理医生。

    感觉统合失调能自己好吗?

    不一定。

    对于普通儿童,随着生活中的练习、环境的影响,部分人的症状表现是有可能会自行缓解的,而有些孩子,有可能会遗留一些问题影响终身。

    而如果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ADHD)、发育性协调障(DCD)、脑瘫等原因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一般不会自行好转,有些人还有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感觉统合失调怎么治疗?

    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采用的是能增加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的各种感觉运动活动训练。

    • 比如通过荡秋千、吊缆、旋转、蹦床、滑板、滑梯、跳跳床、爬隧道等活动来刺激前庭觉系统;
    • 用毛刷轻触身体、关节挤压、用垫子或枕头挤压身体等刺激触觉和本体觉系统;
    • 拼、插组装物品,绘画,走迷宫等,可以改善视觉运动与手眼协调。

    治疗师要跟踪这些儿童在活动中的反应,根据观察到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要求和计划,循序渐进。还要和家长、老师沟通,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日常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并给家长和老师提供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中能做的「感觉运动处方」。

    除非专科医生考虑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为 ADHD 或其他需要用药治疗的疾病引起,否则孩子不需要用药治疗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常用的训练器械(玩具)有哪些?

    常用的器械有秋千、吊缆、旋转、蹦床、滑板、滑梯、滚筒、跳跳床、隧道、大球、海洋球、羊角球、大陀螺、平衡板、毛刷、组装物品、迷宫等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方法有效吗?

    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存在争议,有些研究认为是有效的,而有些研究显示没有效果。不过这些研究都不是按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设计的,所以也都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感觉统合失调能彻底治愈吗?

    目前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还没有很充足的证据。如果感觉统合这个假说成立的话,理论上相关的训练会有所帮助。确实有些孩子经过相关的训练,相关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image

  • 生活

    感觉统合失调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保证营养。注意进食富含 DHA 的食物,比如鱼虾贝类、鸡蛋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多参加相关的练习以改善,积极参与社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

    感觉统合失调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定期就诊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儿科神经医生、儿童精神病医生或儿童心理医生或治疗师,以了解病情变化以及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感觉统合失调影响生育吗?

    不影响。

    感觉统合失调患者的照料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嘲笑和责骂,更不要用惩罚的手段来「训练」感统失调,这可能会反面强化症状,反而使其加重,甚至还会引起心理问题。多正面引导,多主动关心、沟通,多鼓励、陪伴和安慰。家长要多亲子陪伴,在各种亲子游戏中引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 预防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目前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病因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可以注意以下事项,以减少感觉统合发生的机会:

    • 注意孕期健康保健,注意营养均衡;
    • 避免吸烟、饮酒、服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或负面情绪;
    • 避免孕期病毒感染;
    • 正规孕产和儿童保健,减少新生儿期避免颅脑损伤(比如早产、窒息等),避免严重的黄疸,婴幼儿期避免病毒或细菌感染;
    • 注意家庭和睦,多亲子陪伴,细心照顾孩子、多与孩子情感交流,避免不合适的养育方式(比如过度保护孩子,限制孩子的活动空间或社交,粗暴的责骂、体罚、冷暴力等等);
    • 另外,注意预防慢性铅中毒。
    参考资料
    · S Sutton Hamilton. 发育性协调障碍:临床特征和诊断.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developmental-coordination-disorder-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 (Assessed on Oct 21, 2019).
    · 美国儿科学会网站. 建议谨慎使用基于感觉的疗法.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news/Pages/AAP-Recommends-Careful-Approach-to-Using-Sensory-Based-Therapies.aspx
    · 金星明、静进. 发育与行为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22-323.
    · 李晓捷. 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49-475.
    · 王谦.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感觉统合训练[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09, 5(2): 170-174.
    · 杨慧婷,王欢. 幼儿发育性协调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运动环境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1) : 86-89.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