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甲胎蛋白检测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甲胎蛋白检测
    就诊科室:肝胆胰腺外科
    词条作者
    张红

    张红检验科医师

    审核专家
    杨红梅

    杨红梅妇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 常作为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
    · 升高不代表得了肝癌。
    · 在抽血前一天正常饮食即可,不要饮酒。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更多
  • 简介

    甲胎蛋白检测中的甲胎蛋白是什么?

    •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产生。
    • 胎儿出生后 12~18 个月血清甲胎蛋白的浓度已经恢复正常水平。
    • 甲胎蛋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升高通常会跟肝癌相关是为什么?

    健康成人的肝细胞丧失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因此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较低,一般低于 20 ug/L。

    当肝细胞癌变后,可重新获得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并释放入血液,因此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能会比正常人高。

  • 适应证

    甲胎蛋白检查在什么时候需要做?

    40 岁以上的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人群,有以下任何情况,都需要检查甲胎蛋白:

    • 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 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
    • 长期酗酒者;
    • 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

    以上高危人群需要每 6 个月筛查一次甲胎蛋白。

    此外,还有些情况也需要检查甲胎蛋白,比如妊娠妇女做产前筛查、怀疑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癌、畸胎瘤)时等情况。

  • 禁忌证

    甲胎蛋白检测在哪些情况下不能做?

    甲胎蛋白检查是抽血检查,无禁忌证,可适用于所有人群。

  • 注意事项

    甲胎蛋白检查时应该注意什么?

    • 在抽血前一天正常饮食即可,不要饮酒;
    • 抽血前一天,尽量不要剧烈运动,抽血当天尽量避免情绪激动;
    • 如果正在接受高剂量生物素(> 5mg/d)治疗,检查甲胎蛋白时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 8小时后才能采血。
  • 并发症

    甲胎蛋白检测可能会有什么并发症?

    甲胎蛋白检测是抽血检查,一般不会造成并发症。即使发生了并发症,也比较轻微,比如:

    • 采血时有晕针晕血:最好家属陪同,采血结束后立即休息,避免跌倒;
    • 静脉采血过程中出血不畅或者穿刺失败,需要重新穿刺抽血;
    • 穿刺部位有淤青或者血肿:皮下出现渗血引起的,可以在 48 小时内先冰块冷敷,48 小时后局部热敷,渗血会慢慢被吸收掉。
  • 结果解读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会在哪些情况下升高?

    • 妊娠妇女:常常是生理性的升高,在妊娠的早期升高,在妊娠 28~32 周达峰值,然后下降。
    • 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人群: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 20~200 µg/L 之间,一般在 2 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 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甲胎蛋白也会异常升高,但常常连同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水平一起升高。
    •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的水平会持续升高,常常需要联合肝脏超声检查一起做。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对于不常规检测甲胎蛋白的人群,若存在基础肝病且出现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则首先考虑肝癌的可能。当然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甲胎蛋白升高的因素并且结合超声检查一起评估。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升高还要配合哪些检查结果共同诊断?

    常规筛查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需要结合超声检查共同诊断。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不高就不是肝癌吗?

    甲胎蛋白的结果正常不能排除肝癌。肝癌是一个统称,它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内胆管癌。

    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均分泌甲胎蛋白,比如肝内胆管癌,肿瘤来源于胆管内的上皮细胞,并不分泌甲胎蛋白,所以甲胎蛋白结果常常是正常的。

    血清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在 70% 左右,尚有约 30% 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检测阴性。

    因此,不能仅靠血清甲胎蛋白的结果诊断肝癌,这种情况就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共同诊断,比如超声、CT。

    image

  • 更多信息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在肝癌患者什么时候开始升高?

    首先明确一点,不是所有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都会升高。当血清甲胎蛋白超过 400μg /L 且持续超过 1 个月,或 ≥ 200μg /L 持续 2 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 B 超检查,必要时做 CT/MRI 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升高是否意味着肝癌已经进入晚期了?

    引起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肝癌,需要排除妊娠、慢性肝炎、肝硬化、生殖细胞肿瘤等原因。

    肝癌是否已经进入晚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肝脏功能检测一起来判断,单靠甲胎蛋白数值的高低是无法判断的。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的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肝癌越严重吗?

    有资料显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中,可高达40% 的患者AFP水平不升高,肿瘤直径在 2~5 cm 的肝癌患者中,28% 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不升高。

    所以不能用甲胎蛋白数值的高低以及持续时间来判断肝癌的严重程度。

    甲胎蛋白检测中,甲胎蛋白正常人应该定期复查吗?

    正常非高危人群无需定期复查;

    但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复查甲胎蛋白,一般建议 6 个月检查一次。

    甲胎蛋白检测,肝癌患者多久检查一次?

    血清甲胎蛋白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脏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手术后 2 年内, 建议每 3 个月检测一次,3~5 年内每 6 个月检测一次。

    参考资料
    · 程里礼,杜杰,张李威,黄子锋,江帆.术前甲胎蛋白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手术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9,11(03):42-46.
    · 甘雨,田娜娜,陈华辉,林欣琪,陈俊虎,刘丽,陈思东,于新发.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浓度与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4):958-962.
    ·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操作检验规程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 Massimo Colombo, MD慢性肝病成人的肝细胞癌预防和监测推荐.UpToDate临床顾问.2019-07-29.
    · Jonathan M Schwartz, MDRobert L Carithers, Jr, MD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断.UpToDate临床顾问. 2019-04-22.
    · Keith E Stuart, MDShams I Iqbal, MD对接受系统性和非手术局部区域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反应的评估.UpToDate临床顾问. 2019-01-25.
    · Eric Goldberg, MDSanjiv Chopra, MD, MACP成人肝硬化的并发症、一般治疗及预后概述.UpToDate临床顾问. 2019-11-06.
    · 苏江,王科.甲胎蛋白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年10月第28卷第10期.
    ·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20-03-26发布
    · 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8-12-11.
    · Stephanie Dukhovny, MDLouise Wilkins-Haug, MD, PhD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危险因素、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妊娠管理UpToDate临床顾问.2020-03-11.
    · Jonathan M Schwartz, MDJonathan B Kruskal, MD, PhD肝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与评估.UpToDate临床顾问. 2020-03-09.
    · Robert C Lowe, MDChristopher D Anderson, MD, FACS胆管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分型UpToDate临床顾问. 2019-09-05.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