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脾大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脾大
    就诊科室:普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冯晓东

    冯晓东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 一旦出现,应积极就医,寻找病因。
    · 可由感染、肿瘤等多种疾病引起。
    · 注意休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更多
  • 症状表现

    脾大是指什么?

    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人体的左上腹。健康的脾重约 150~200 克,呈暗红色,质韧。正常情况下体表基本摸不到脾脏,但如果机体处于仰卧位或右侧卧位能触摸到脾脏,就可提示脾肿大,通常通过 B 超可明确脾脏大小。

    脾脏肿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某种疾病所造成。许多疾病可以导致脾脏肿大。为了查明原因,医生必须考虑一系列疾病,从慢性感染到血液恶性肿瘤。

    通常脾大分为三种程度:

    • 轻度肿大:脾缘不超过肋下 2 cm;
    • 中度肿大:脾缘超过肋下 2 cm,在脐水平线以上;
    • 高度肿大(巨脾):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 缓解方式

    脾大应该如何改善?

    • 平时要及时加减衣物,注意身体的保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 C,提高抵抗力,降低感冒的发生;

    • 满足蛋白质的供应,多吃瘦肉、蛋,乳品和大豆制品;

    • 多吃些含铁食物,以满足造血需要,防治贫血,如动物肝脏、血、瘦肉、水果和蔬菜;

    • 减轻肝脏负担,少吃药,不吃火腿、香肠、腊肉等食品,禁止饮酒;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脾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及时对因治疗。

    image

  • 就诊判断

    脾大出现后何时就诊?

    引起脾大的原因很多,如肝硬化、疟疾后遗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黄疸、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良恶性疾病均可引起。

    出现脾大时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来寻找原发病。脾肿大若出现下述比较严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 导致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 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出血、感染等;

    • 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脉压变小;

    • 尿量少或无尿;

    • 神情淡漠、感觉迟钝、四肢冰冷、烦躁等表现。

  • 潜在疾病

    脾大可能存在哪些病因?

    • 感染性脾肿大:

      • 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等所致的急性感染脾肿大:一般程度较轻、质地较软,随着感染被控制,脾也逐渐缩小。
      • 脾脓肿:为腹腔化脓性感染、脓血症、伤寒等的少见并发症,有畏寒发热、腹肌紧张、脾大触痛及波动感,白细胞升高。
    • 充血性脾肿大:由门脉高压引起,见于各种肝硬化,以及门静脉、脾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晚期多有脾功能亢进等。

    • 血液病性脾肿大:

      • 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溶血性贫血,多有较明显的脾肿大。

      •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不明,好发于青年女性,以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骨髓内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形成不良为特征,常伴轻度脾肿大。

    • 网状内皮细胞病性脾肿大:临床上不多见,如嗜酸性肉芽肿、恶性组织细胞瘤等。

    • 肿瘤性脾肿大:包括原发性脾肿瘤和脾囊肿。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