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PRCA),是骨髓生产红细胞减少造成的。
指各种原因影响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导致骨髓红系细胞造血衰竭,但粒系和巨核系并未受明显影响的综合征。可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典型表现为愈来愈重的贫血症状,如皮肤苍白、心率增快、活动耐量下降。血常规检查提示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正常。
骨髓检查提示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增生正常,但幼红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找不到。
治疗主要包括输血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以及环孢素等药物治疗。该病可影响患者的寿命。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分类?
纯红再障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纯红再障(又称 Diamond-Blackfan 贫血,是一种少见的以纯红再障和多系统先天畸形为特征的遗传病)和获得性纯红再障。
获得性纯红再障又分为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再障和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
症状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会有什么表现?
纯红再障的主要表现是越来越严重的贫血。贫血往往发展到严重时才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比如皮肤苍白、心率增快、活动耐量下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检查结果异常的有那些?
-
血常规:提示重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的大小和含有的血红蛋白正常,但总体数量少),网织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白细胞或血小板基本没有异常(合并其他血液疾病者除外)。
-
骨髓检查:提示红系祖细胞完全或几乎缺如,其他粒系及巨核系细胞不受影响。
-
贫血相关检查:PRCA 患者的间接胆红素、结合珠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正常,Coombs 试验阴性,血清铁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接近 100%,未饱和铁结合力接近零。
-
病因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先天性纯红再障又称 Diamond-Blackfan 贫血,是一种遗传病。
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再障,往往由病毒感染引起,特别是人类微小病毒 HPV-B19 感染。
HPV-B19 病毒会在人类骨髓和血液中的红系祖细胞中进行复制,从而抑制红细胞的生成,造成贫血。以下患者更容易被 HPV-B19 病毒感染:
-
溶血性贫血患者:因为这类患者骨髓红系祖细胞增生活跃,故更易为 HPV-B19 病毒感染。
-
有免疫缺陷的患者。
-
使用磺胺类、氯霉素、苯妥英钠、抗结核药物的患者,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免疫机制或者直接抑制造血细胞合成 DNA,导致纯红再障发生。
1~4 岁儿童出现的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再障,称为「儿童暂时性幼红细胞减少症(TEC)」,和病毒感染无关,数周后可以自愈。
慢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多数是因为自身免疫机制导致的,进一步分为原发性 PRCA 和继发性 PRCA。原发性 PRCA 病因不详,继发性 PRCA 病因有很多:
-
胸腺瘤:约 10%~15% 的 PRCA 患者伴有胸腺瘤;仅 5% 的胸腺瘤患者会出现 PRCA。纯红再障和胸腺瘤出现的顺序不一定,可前可后。女性较男性多见。
-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最为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约 6% 的 CLL 患者合并 PRCA;其次是 T 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
-
结缔组织病:PRCA 常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成人 Still 病患者,提示 PRCA 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诱发的纯红再障(epo-PRCA):重组人 EPO 可以诱导机体产生 EPO 抗体,导致 PRCA。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的 MDS 患者首发症状就是 PRCA,随着病情发展,后期会出现 MDS 的其他表现。这是一种红系生成异常的克隆性疾病,而不是免疫机制引起的。
-
诊断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看什么科?
要看血液科,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能要看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情况紧急的看急诊科,为了咨询生育问题,要看产前诊断科、遗传科。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
血常规: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
-
骨髓穿刺和活检:有时还需要检查染色体核型、外周血免疫表型分型、TCR 克隆形成能力检查等。
-
肝功能及肾功能。
-
胸部 CT 或者 MRI:检查有无胸腺瘤或者其他肿瘤。
-
自身免疫/抗核抗体检查。
-
Ham 试验、Coombs 试验:与其他类型贫血疾病鉴别。
-
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确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极少数可为大细胞性贫血;
-
网织红细胞比例极低(或为 0),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小于 10 000/μL;
-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
骨髓检查提示红系前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粒系巨核系无影响。
-
治疗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治疗呢?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会自己好吗?
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后 2~4 周常能自行痊愈,也有少数情况迁延较长时间恢复,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
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疗:
-
支持治疗:多数患者需要输血改善重度贫血。
-
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 PRCA(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现有抑制红系生成的抗体或 EPO 抗体,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T 细胞介导的慢性纯红再障可选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缓解,但复发率很高。
-
恶性肿瘤相关的 PRCA 需要积极治疗原发肿瘤。
-
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被报道可用于 PRCA 的治疗。
-
手术治疗: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应手术切除胸腺瘤。切除后约 30% 的患者贫血症状得以缓解。
-
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无效患者可尝试血浆置换治疗。
-
生活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急性自限型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患者,避免使用对骨髓造血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的疾病周期较漫长,呈反复缓解和复发的过程。
长期贫血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可能会出现铁负荷过量引起血色病,因此需要祛铁治疗,也不需要因为贫血进行补铁治疗。
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会有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感染,这也是疾病后期 PRCA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预防感染,注意休息。
预防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预防吗?
先天性纯红再障是遗传疾病,减少近亲结婚,产前基因筛查等均能有效预防疾病出现。
胸腺瘤和纯红再障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建议有胸腺瘤的患者尽早手术切除胸腺瘤,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贫血症状的发生。
参考资料· 林果为. 现代临床血液病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5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就诊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多数需要输血缓解症状,不需要补铁。
· 有的有遗传性,按期产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