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黄体功能不足是什么?
当黄体期女性孕激素的分泌不充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的发育不良引起女性月经频发或生育障碍称之为黄体功能不足。
- 黄体期指女性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天的这段时期,是女性月经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利于受精卵著床,如无受精卵着床,便会出现子宫内膜崩解形成月经。
黄体功能不足应该看哪个科?
英文名称:luteal phase defect.
别名:黄体功能缺陷、黄体期缺陷、黄体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
就诊科室:妇科、生殖医学科。
黄体功能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关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详细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任何导致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的原因都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也有卵巢局部因素和全身性因素的病因。
- 卵巢局部的病理性因素:
常见的原因有卵泡生长障碍和卵泡发育不良。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时会导致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雌孕激素水平低下,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支持作用不足,从而出现女性月经频发。
- 全身性病理因素:
常见的全身性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等疾病,上述疾病可以间接导致下丘脑、垂体对黄体分泌孕激素的功能产生障碍,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 生理性因素
月经初潮建立不完善、绝经过渡期可通过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障碍影响黄体功能。
黄体功能不足常见人群是什么?
-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月经不调、不孕以及容易发生流产的育龄期女性。
-
在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的女性中也较容易发生黄体功能不全。
-
不规律的作息、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导致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时也会出现间歇性的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足主要表现是什么?
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为对月经、妊娠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继发于全身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表现为原发病的表现。
- 对月经影响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的间隔缩短(周期缩短)、经前期出血、月经量增多等。
- 对妊娠影响的表现:
黄体功能不全时可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造成子宫内膜的“肥沃”程度欠佳,从而会出现受精卵无法正常着床,导致女性出现不孕的表现。
- 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表现:
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对于正常妊娠的维持比较重要,当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增加孕期子宫收缩的敏感性,导致妊娠女性发生流产。
- 继发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
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高雄激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的表现:怕冷、神情淡漠、体毛增多、泌乳、闭经等。
黄体功能不足怎么判断?
目前有关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在业内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临床上对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月经及妊娠情况的病史、基础体温测定后呈现的趋势、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子宫内膜活检结果进行辅助诊断。
- 病史及临床表现:
常伴有月经周期缩短、不孕、反复性流产的病史或表现,或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的病史或表现。
- 辅助检查:
- 基础体温测定
黄体功能正常时的基础体温呈双向,表现为高温持续时间 11~17 天,当高温持续时间 < 11 天、高温期与低温期温差 < 0.3 ℃ 时考虑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 孕酮水平测定
正常黄体中期时女性外周血浆中孕酮浓度 ≥ 15 ug/L,当黄体中期孕酮水平 < 10 ug/L 时考虑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较大。
- 子宫内膜活检
来月经前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分泌期反应至少落后 2 天及以上,可考虑诊断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足怎么治疗?
- 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的治疗:
-
主要适用于卵泡期过长的患者;
-
可以使用口服的氯米芬促进垂体释放 FSH(促卵泡激素)和 LH(促黄体生成素),从而达到促进卵泡发育的作用;
-
一般在月经第 2~5 天时开始每日口服氯米芬 50 mg,在用药 3~4 个周期后停药观察治疗效果。
- 孕激素补充支持治疗:
- 一般在排卵后或预期下次月经来潮前 12~14 天开始肌注或口服黄体酮 10~20 mg 来补充黄体分泌孕酮的不足。
- 刺激黄体功能治疗:
- 在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每周 2 次或隔天 1 次肌肉注射 hCG 1000~2000U 共 2 周刺激血浆中孕酮的产生。
- 原发疾病的治疗:
- 主要针对继发于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 对于合并高泌乳素血症者使用溴隐亭 2.5~5 mg 来降低催乳素水平;
- 其他原发内分泌疾病建议去内分泌吗专科进行评估诊治。
黄体功能不足会引起什么疾病?
黄体功能不全对女性健康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易流产。
-
对于因卵泡发育异常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一般较难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可以通过激素补充治疗改善黄体功能以及对不孕患者进行助孕治疗。
-
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黄体维持治疗。
-
对于单纯继发于其他全身性内分泌疾病者的病情转归和原发病的控制情况相关。
-
对于因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情绪波动等生理因素引起的黄体功能不全一般在诱因消除后可以恢复黄体功能。
黄体功能不足怎么预防?
-
对于因卵泡发育不良等先天因素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目前尚无预防的有效措施。
-
对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的预防可以通过健康的膳食和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达到预防发生或黄体功能不全复发的目的。
参考资料· 谢幸,孔北华,段涛. 妇产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 53(12): 801-807.
· 孙赟,刘平,叶虹,等. 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J]. 生殖与避孕,2015, 35(1): 1-8.
· Liu, S; Hua, T; Xin, X;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hormone receptor, integrin β3 and pinopode in the endometrium of luteal phase defect women.[J]. Gynecol Endocrinol. 2017,33(4):315-319.
· Nirupama K De Silva, MD. 青春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管理.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bnormal-uterine-bleeding-in-adolescents-management. (Accessed on Oct 30, 2019).- 就诊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4日
· 治疗原发病,遵医嘱规范使用雌孕激素。
· 可能影响生育,建议做好孕前检查及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