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内容
腹直肌分离是什么?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的两旁,有左右两块,中间有腹白线相连,正常情况下左右相距两指以内,是维持人体核心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等生理功能。
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两侧肌腹相互分离的现象。
腹直肌分离应该看哪个科?
英文名称:Diastasis rectus abdominis。
别名:产后腹直肌分离。
就诊科室:整形科、美容整形科、康复科、骨科、普通外科。
腹直肌分离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 妊娠相关:
妊娠期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腹直肌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同时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使腹壁肌肉扩张拉伸,腹部肌肉收缩力量逐渐变得薄弱,容易引发腹直肌分离。巨大儿、双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者多次分娩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
- 肥胖、糖尿病:
肥胖以及难以控制的糖尿病会影响腹壁肌肉的重塑,从而导致腹壁力量减弱,更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
- 其他因素:
胶原蛋白的新陈代谢失调、天性缺陷、主动脉瘤、染色体显性表达等。
腹直肌分离的常见发病人群有哪些?
- 孕期女性、分娩及产后的各个阶段;
- 有多次生育史的子宫切除术后老年妇女;
- 更年期泌尿科及妇科患者。
腹直肌分离的主要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 多表现为腹壁松弛膨隆,且长期不能恢复,脐孔常会隆起,外观上如同脐疝一般。
- 患者平卧做仰卧起坐动作时可摸到两侧腹直肌之间有纵向的、凹陷的深「沟」,感觉手指可插入腹腔。
腹直肌分离应该如何诊断?
临床上常见的测量方式有临床测量和影像成像技术测量,前者常用的有指宽测量、卷尺测量、卡尺测量,后者常用的有 B 超、CT、MRI,根据两侧腹直肌的距离进行诊断。
腹直肌分离应该怎样治疗?
跪位收腹呼吸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腰腹部深层肌肉力量,有助于解决腹直肌分离的问题。
此外,你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
- 产前或产后进行腹部核心肌群锻炼,可降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例如平板支撑、站姿收腹、跪姿伸腿、跪姿收腹、仰卧抬腿、仰卧蹬腿等。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 包括腹壁重建术、腹白线折叠术、网片修补术、内镜或腹腔镜下腹直肌修补术(包括腹直肌鞘的折叠和人工合成网片的加固)等。
- 增生疗法:
- 增生疗法是在患病部位直接注射少量增生液,促进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促使细胞和组织的增生的一种方法。
腹直肌分离的预后如何?
-
本病经过康复锻炼或者手术等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腹部外观可明显改善,体态变形等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
但少数程度较重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且手术对皮肤肌肉的收紧可能会影响再次妊娠。
腹直肌分离应该如何预防?
产妇注意产褥期保健,在专业指导下锻炼核心肌群和盆底肌功能;孕妇还应当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保持乳汁的充足和营养,避免产后营养过剩,造成产后肥胖。
- 产褥期适当运动有助于产后恢复,产后可以做轻型家务,促进体力恢复,但不应过早做重体力劳动。
- 产后针对盆底肛肌、腹肌、臀肌和腰肌进行锻炼,但应注意适当锻炼,怀孕时避免多胎、巨大儿等宫体过大因素有助于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
就诊科室:美容整形科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4日
· 建议就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治疗。
· 康复锻炼、手术等治疗效果通常良好。
· 产前产后建议进行腹部核心肌群锻炼。
· 康复锻炼、手术等治疗效果通常良好。
· 产前产后建议进行腹部核心肌群锻炼。
参考资料
· 朱望爱,王乐丹,胡越. 腹直肌分离研究进展[J]. 浙江医学,2020, 42(5):525-528.
· 高倩,张凤,高赛楠,等.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 24(9):73-76.
· 陈晔,白伟伟,项达军,等. 超声检测诊断孕产妇腹直肌分离的临床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 39(2):200-203.
· 付德荣.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康复指导[J]. 医师在线,2020, 10(19):36-37.
· 李俊,李雨洁,李倩,等.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的整形外科治疗[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 35(12):1209-1212.
· 王青,于晓杰,杨欣,等. 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 28(12):913-916.
·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高倩,张凤,高赛楠,等.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 24(9):73-76.
· 陈晔,白伟伟,项达军,等. 超声检测诊断孕产妇腹直肌分离的临床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 39(2):200-203.
· 付德荣.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与康复指导[J]. 医师在线,2020, 10(19):36-37.
· 李俊,李雨洁,李倩,等.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的整形外科治疗[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 35(12):1209-1212.
· 王青,于晓杰,杨欣,等. 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 28(12):913-916.
·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