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子宫萎缩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子宫萎缩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孙瑜

    孙瑜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5日

    · 老年发生正常,育龄期建议及时就医。
    · 病理性萎缩需对因治疗,预后好。
    · 定期体检,发现月经不规则及时就医。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子宫萎缩是什么病?

    子宫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 生理性萎缩指的是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因为身体衰老、内分泌功能减退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萎缩,比如女性在绝经后会出现子宫萎缩的情况,同时还伴随有性腺、乳腺、外阴等组织萎缩的情况。
    • 子宫病理性萎缩,则指的是在病理(异常)状态下出现的萎缩,如吃药、内分泌功能低下所致的子宫萎缩。

    子宫萎缩要看什么科?

    英文名称:uterine atrophy.

    别名:无。

    就诊科室:妇科。

    子宫萎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的月经周期是子宫内膜的规律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需要依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协调和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来维持。

    有研究表明,绝经 2 年后子宫明显缩小,其萎缩大小和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同时与孕次、产次等其他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雌激素明显下降一段时间后,子宫才明显缩小,而子宫内膜萎缩更为明显。

    • 所以子宫生理性萎缩的主要病因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引起的。
    • 子宫病理性萎缩常见的病因有药物性闭经、希恩综合征、卵巢早衰等。

    子宫萎缩的常见人群有哪些?

    • 生理性萎缩: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多在绝经 2 年以后出现。

    • 病理性萎缩: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同时可伴有月经异常、甚至不孕等异常表现,需进一步检查(妇科彩超或性激素六项等)明确病因。

    子宫萎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 生理性萎缩:

    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功能减退会导致月经量减少、稀发,停经等。

    • 子宫病理性萎缩: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减少、迟发、经期不规则,甚至引起不孕等表现,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就诊,查明病因以便下一步治疗。

    子宫萎缩应该如何诊断?

    如果还没有到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就已经出现了子宫体积的缩小,则需要考虑病理性原因,需进一步检查性激素六项及妇科彩超明确病因,以便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子宫萎缩应该怎样治疗?

    • 如果是子宫生理性萎缩,也就是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子宫、卵巢等内生殖器官萎缩,则不需要处理,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 反之如若是子宫病理性萎缩,则需要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image

    子宫萎缩的预后如何?

    生理性萎缩一般无不良预后,病理性萎缩依据病因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一般情况下预后较好,但还是要视病情而定。

    子宫萎缩应该怎样预防?

    子宫生理性萎缩,是每一位女性必经的阶段,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需要采取医学的手段来预防。

    但如果同时伴随有绝经综合征(如潮热、多汗、心悸、头痛等表现),我们则需要早期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补充治疗缓解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子宫病理性萎缩,定期体检必不可少(尤其育龄期女性)。月经的变化就是一个较早的警示信号,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月经不规则,比如月经量变多或变少,经期不规律等,我们需要尽早就诊,做相关检查(妇科彩超及性激素六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资料
    · 华克勤,丰有吉. 实用妇产科学(精)[M]. 201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谢幸,孔北华,段涛. 妇产科学[M]. 第 9 版. 201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