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神经官能症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神经官能症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周晓波

    周晓波精神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26日

    · 是一组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建议就医。
    · 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
    · 预防要积极消除心理因素,配合药物。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神经官能症是什么病?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包括躯体症状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神经衰弱等(传统分类为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衰弱和癔症)。

    病程大多迁延持续,患者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神经官能症应该看哪个科?

    英文名称:neurosis.

    别名:精神神经症、神经症。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神经科、精神科。

    神经官能症的病因是什么?

    神经官能症的发病通常和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人格特征常构成发病的基础。过度刺激导致的兴奋、过度紧张与其发病有关系,另外,长期的焦虑抑郁情绪也与其关系密切。

    神经官能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发生率呈逐年增高态势。敏感多疑的人、过于外向或过于内向的人是神经官能症的高发人群。

    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和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

    比如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则以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濒死感为主要症状,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

    神经官能症怎么诊断?

    一般满足以下三点情况时,需要由精神心理科医生评估诊断:

    1. 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会感到不能控制的心理活动,但又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
    2. 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比如胸闷,怀疑有心肺疾病,已经检验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胸部 CT 等相关一系列检查,专科医生评估没有身体器官出现毛病所致胸闷。
    3. 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

    神经官能症如何治疗?

    神经官能症属于心因性疾病,应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患者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对症治疗,消除病因,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必要时可用抗焦虑和抑郁药治疗。

    image

    神经官能症的预后怎么样?神经官能症能彻底治愈吗?

    各类神经官能症预后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及早的治疗、干预,预后一般较好。但该病容易复发,即便治愈后也要重视防范。## 神经官能症怎么预防?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健全的人格。另外,要培养孩子勇敢面对挑战、遇事不退缩、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罹患神经官能症后,患者及其家属应当尽力改善其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消除心理因素积极配合药物,就会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参考资料
    · 石红梅,曾文轩,王文艳,等. 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性分析[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5): 528-530,547.
    · 石霞. 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16(2): 73-74.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