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危机干预是什么?
危机干预,又称心理急救,是指向刚刚经历一些重大生活事件或灾难的人(例如车祸、地震、战争、疫情、亲人突然离世、被性侵等)提供紧急心理支持,目的在于减少痛苦、使经历危机的人尽快平复情绪,缓解生理不适,接受现实,并以积极的方式处理遇到的困难。
哪些时候需要危机干预?
在发生一些突然的、重大的灾难或生活事件时(例如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子女突遇车祸身亡等事件),许多人可能受到了无法承受的财产或精神损失,此时需要进行危机干预。
谁有能力提供危机干预帮助?
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或接受过危机干预培训的专业人士,可以进行危机干预;普通人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急救措施。
在一些大型的社会事件发生时,国家会派这方面的专家到现场参与心理急救,例如 2020 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各地政府在驰援武汉时,也会指派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随同,为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众、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一些个人危机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主动寻找接受过危机干预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目前没有国家认定的危机干预资格证书,但各地政府或心理培训机构会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在寻找专业人士时可以询问是否接受过培训,或提供培训证书。
在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危机干预帮助?
在一些重大的集体危机事件发生后(例如地震),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派专业人士进入现场,为经历危机的人进行心理干预。
在自己遇到危机时,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我国每个省都开通了至少一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我们可以在微信端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小程序内搜索「心理援助热线」,里面可以找到所在省市的 24 小时热线。跨省拨打也可以。
危机干预为什么重要?
危机干预能够缓解人面对危机事件时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人在经历危机事件时,之前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帮助个体处理当前的重大事件,因此会感到茫然失措、头脑一片空白,或产生极其强烈的痛苦体验,感觉到高度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甚至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打击,而伤害自己。
在经历危机事件后立刻接受危机干预,当事人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强烈的不适情绪,找到恰当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因为危机事件而患上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酒精滥用等精神障碍的风险。
遇到危机事件后如何冷静下来?
- 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平时遇到危险时,我们的身体状态通常会变得兴奋,例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这样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处于警戒状态,做好随时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但当遇到十分重大的危机事件时,身体的状态可能会过于激动,以至于无法平静下来。此时,进行腹式呼吸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内部系统和激素分泌,让身体和大脑都得到放松;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不那么紧张。具体的方式详见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 - 想象自己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地方。当我们十分紧张时,还可以想象自己在处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例如坐在房间里、坐在草地上。在想象时,也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轻音乐或与想象场景匹配的音乐。
-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当我们遇到一些危机事件时,我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令我们更加焦虑的想法,例如在疫情严重的阶段,我们会十分担忧自己的轻微咳嗽是不是被感染了。这时候,我们需要能够与自己的想法保持一定的距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的想法。我们可以在纸上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告诉自己,这只是想法,不是事实,并寻找其它可能性,例如在刚刚的情境中,咳嗽更可能是昨天晚上着凉了,所以有点喉咙不舒服。
- 打开感官,把自己拉回「此时此地」。观察身处的环境,在心里描述五样自己看到的东西,描述它的形状、颜色、质地、大小。侧耳倾听,在心里描述五样自己听到的声音,猜测声音的来源。嗅一嗅味道,寻找身处环境的五种味道,在心里描述它们的来源。把手放在不同质地的物体上,感受它们的温度、纹理、软硬。
遇到危机事件后该如何求助?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可能是目睹或经历了一场车祸,也可能是家附近出现了一例确诊的传染病。当我们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心里十分不舒服,不知道如何排解时,我们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
不用感到害羞或羞耻,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请相信,专业的助人者愿意倾听我们的故事。
现在,我国每个省都开通了至少一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我们可以在微信端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小程序内搜索「心理援助热线」,里面可以找到所在省市的 24 小时热线。
危机干预适用于哪些危机情况?
危机干预可以被用在几乎所有危机情况,当有人亲身经历或目击、听说这些事件(尤其是目击或听说亲近的人经历这些事件)时,都可能出现心理危机:
- 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洪水、台风、泥石流、山火等;
-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爆发、出现未知疾病等;
- 技术性灾难:核电站泄露、矿井坍塌、石油泄露产生爆炸等;
- 暴力性灾难:战争、恐怖袭击、交通事故、被性侵、殴打等;
- 突然的、不可预料的亲人、朋友等亲近的人(或宠物)突然去世。
危机干预适用于经历危机后的哪些人?
不是所有经历危机事件的人都需要接受危机干预,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样。
如果我们身边有人经历了危机事件,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判断,TA 是否需要接受危机干预:
情绪状态:
- 恐惧:在经历了危机事件后,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地害怕,例如在地震后感到恐惧,而表现出十分敏感、蜷缩在一起、表情惊恐等特征;
- 焦虑:例如在传染病爆发后,我们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感到焦虑,而表现出坐立不安、经常查看新闻等行为;
- 愤怒:一些危机事件会引发我们的愤怒、生气,例如在经历亲人的突然离世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和行为;
- 伤心或抑郁:危机经常会给我们带来财产或亲人的丧失,因此我们会感到伤心,抑制不住地哭泣、颤抖等;
- 麻木:在经历重大冲击后,也有人会感到麻木、没什么强烈波动的情绪体验,看起来没有表情,目光呆滞。
生理状态:
- 心理方面受到冲击会给我们的生理也带来影响:一些是他人难以直接观测的,例如心跳加快、心悸、血压升高、胃肠痉挛;一些是他人可以间接观测到的,例如恶心、干呕、因腹泻而频繁上厕所。
行为表现:
- 远离人群,不愿意和其他人接触;
- 过量饮酒麻痹自己,不愿意面对现实;
- 对家人表现出极高的保护欲,不愿意让家人离开自己的视线;
- 失眠,难以入睡。
认知反应:
-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比较乱,无法和人很好地交流;
- 茫然,不能说出当下的时间、地点,甚至自己是谁;
- 记忆下降,有时会想不起来经历的危机事件的细节;
- 和危机事件相关的画面突然出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 睡觉做噩梦,尤其是与危机事件有关的梦。
危机出现时普通人怎么做心理急救?
专业的危机干预,需要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疗人员进行;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会一些心理急救技能,在身边的人遇到危机事件,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危机时,施以援手。
- 温和地接近: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安静的环境,和 TA 开始交流。如果对方不是我们认识的人,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告诉 TA,我们希望可以帮到 TA;
- 创造安全感: 我们需要保持关注,专心地陪伴,并表达关心,例如「我有点担心你,希望可以帮到你」;
- 询问需求: 我们可以询问 TA 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尤其是需要满足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毛毯等。如果 TA 表示自己想独处,我们需要保证 TA 所处的环境的安全行,即没有自杀或自伤条件,尽量不让 TA 独自在一个地方,而可以在旁边稍远的距离保持关照;
- 保持倾听: 我们不应该强迫 TA 说话。如果 TA 想要倾诉,我们可以保持积极倾听,用点头示意对方我们正在倾听,也可以对 TA 的情绪进行概括与认可,例如「这件事太突然了,看起来你很崩溃」、「你现在一定很痛苦」;
- 共情: 我们需要尝试设身处地地理解 TA 所经历的痛苦,想象自己就是TA刚刚经历了这件事,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 TA 所经历的事情和感受,然后将自己的感觉反馈给TA:「如果我是你,我现在肯定也很崩溃」;
- 实际帮助: 我们可以根据 TA 面临的困境,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一起讨论如何处理遇到的危机,例如在洪灾中家人失联时,和 TA 一起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或联系当地警察、救援队;
- 联系家人: 如果是陌生人,我们需要帮助 TA 与家人、朋友等建立联系,告知 TA 身边的人 TA 经历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情,现在内心比较脆弱,希望家人可以多陪伴 TA,照顾好 TA,保证 TA 能够得到来自熟悉的人的情感支持;
- 告知专业人士的联系方式: 我们需要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给 TA,或主动帮 TA 联系这些专业人士。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当地精神专科医院的心理急救电话,或在微信端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小程序内搜索「心理援助热线」,里面可以找到所在省市的 24 小时热线。
给儿童进行危机干预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经历危机事件的是儿童,我们还需要注意:
- 使用儿童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和解释,尽可能把一些成年人容易理解的词汇进行解释,说话尽量慢,可以用一些叠词,例如在询问感受时,可以说「刚刚房子塌下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很怕怕啊?」。
- 不要因为儿童的沉默、发脾气行为而感到生气、不耐烦,因为他们年龄比较小,遇到危机事件是不知所措的,沉默和发脾气是十分可能出现的防御行为。需要耐心询问他们,是否在害怕什么,愿不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 不让儿童独处,保持陪伴,直至有 TA 的家人或其他专业人士到场。
- 向儿童的家长提供帮助,告知家长儿童刚刚经历了危机事件,心理可能受到了影响,家长需要陪伴家长,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耐心询问孩子现在有怎样的心情,如果孩子的表现和之前有很大差别,需要去找专门的接受过危机干预培训的儿童心理咨询师。
危机干预后一定不会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吗?
不一定。
危机事件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危机干预可能降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但不能确保之后不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在危机事件过去几天或几个月后,还出现紧张、做噩梦、不断回想起危机事件等情况,很可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时候,需要及时就医精神科或者心理科门诊。
危机事件给人带来伤害,是件坏事?
处理得当的危机事件能够给人带来成长。危机,意味着危险和机遇。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能够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与干预,那么危机不会进一步扩大,反而会让人学习到新的处理问题的技能,让人变得更加有力量,这被称为「创伤后成长」。
一些人能够在危机事件中找到新的人生意义,或发现了自己的坚强,与家人在危机事件中建立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
只有心理不健康的人才需要危机干预?
不是。
危机事件通常是人之前没有经历过的,超出人的承受范围的事情。无论在此之前心理是否健康,都可能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继而需要接受危机干预。
参考资料审核专家:陈树林(浙江大学行为与科学系教授,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科兼职教授,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 季建林,徐俊冕.(1994).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2), doi:CNKI:SUN:LCJS.0.1994-02-030.
·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2003). 心理学大辞典(上下)(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Everly Jr, G. S., & Lating, J. M. (2017). 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JHU Press.
· Jacobs, G. A. (2016). Community-based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A practical guide to help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during difficult times. Butterworth-Heinemann.
· Ruzek, J. I., Brymer, M. J., Jacobs, A. K., Layne, C. M., Vernberg, E. M., & Watson, P. J. (2007).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9(1), 17-49.- 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平时遇到危险时,我们的身体状态通常会变得兴奋,例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这样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处于警戒状态,做好随时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 就诊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2月02日
· 危机干预能够降低出现精神障碍的风险;
· 危机干预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并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