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放疗是什么?
放疗(又称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 α、β、γ 射线或各类加速器产生的高能 X 线、高能电子线、质子束、中子束、重离子束及其他高能粒子束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即针对某个特定部位的治疗)手段。
放射线的剂量以 Gy(戈瑞,简称戈,即单位物质吸收电离能量的大小,1 戈瑞 = 1 J/Kg ) 为单位进行表示[1]。
放疗通常与手术治疗、化疗联合,为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放射线给予方式不同,放疗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2]:
-
外放疗:
- 放疗机器在身体外部,瞄准需要进行放疗的部位进行照射;
- 外放疗为无创操作,照射范围大,治疗时间有间隔。
-
内放疗:
- 又称近距离放射治疗,放疗机器通过人体天然管腔(鼻、咽、喉、阴道等)或穿刺进入身体内部,在靠近肿瘤病变部位照射,或者将含短距离放射线的粒子植入肿瘤部位。
- 内放疗可能涉及有创操作,需要进行皮肤穿刺,照射范围有限,一旦植入就可以持续进行。一般而言,阴道癌、宫颈癌主要选择内照射;局限性的肺部转移肿瘤、肝脏转移肿瘤可以考虑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放疗中放射线是如何杀死肿瘤的?
正常的人体细胞都有生长、繁殖、衰老、凋亡的过程,是由基因调控的,所以随着年龄增长,组织、器官在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会有相对「停滞」的状态。而肿瘤细胞仿佛「脱缰的野马」,生长、繁殖没有限制。
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和增殖相对不活跃的正常细胞结构是不同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更加敏感,而放射线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同点将肿瘤杀灭,正常细胞虽受损害但是还可以修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具有增殖分化功能的组织,如口腔、小肠黏膜、皮肤、毛囊等更容易在放疗中受到损伤[3]。
放疗为什么在开刀拿掉肿瘤后还要进行?
肿瘤组织生长就像树根入侵泥土一样,蔓延至周围的正常组织的间隙、淋巴、血管内。
尽管外科医生已经尽可能地把肿瘤组织切除了,但仍有部分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细胞残留。或者肿瘤生长在重要器官附近,投鼠忌器,界定的切除边界不充分。
肿瘤生长在淋巴引流区域,即使进行了手术,转移风险也不低。所以术后对原发病灶及转移风险高的部位进行放疗对防止肿瘤复发有着重要意义[3]。
放疗常见技术有哪些?
放疗常见技术包括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图像引导放疗(IGRT)、螺旋断层放疗(TOMO)等[1]。
放疗中放射线「刀」指的是什么?
肿瘤治疗中常提及 「X 线刀」、「伽马刀」、「赛博刀」等,其实放射线「刀」指的是一种精确的放疗技术。这种技术能将射线集中在手术区,治疗后靶区与正常组织边界非常明显,如同手术刀割出的锋利创口,因此形象地被命名为「刀」[3]。
放疗一般用于哪些疾病?
放疗是实体恶性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食管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宫颈癌、阴道癌等)的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大约 50%~70 % 的恶性肿瘤患者都需要接受放疗,部分肿瘤可由放疗治愈[3]。
放疗有时也用于治疗良性病变,如瘢痕增生、甲状腺眼病、脑动静脉畸形、纤维瘤病、椎体血管瘤等[3]。
而全身性恶性血液疾病(如白血病)以及已经处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不推荐进行放疗。
如果患者的肿瘤未发生转移、扩散,体积相对较小,例如早期肺癌,可以通过立体定向放疗(SBRT)这种技术手段进行治疗[4]。
放疗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适应证?
-
根治性放疗:以根治肿瘤为目的进行的放疗,适用于皮肤癌、鼻咽癌、食管癌、非小 细胞肺癌、宫颈癌、颅脑恶性肿瘤等[5]。
-
姑息性放疗:不以临床治愈为目的,而是通过放疗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癌症发进程, 减轻患者痛苦,主要适用于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性放疗可分为高度姑息放疗和低 度姑息放疗两种[5]。
- 高度姑息放疗:以接近根治剂量进行放疗,结合靶向治疗、化疗等方法,为患者争取长期生存时间。
- 低度姑息放疗:剂量为根治的 2/3 或以下,针对局部病灶,适用于身体状况不良、体能差的患者,或有止痛、止血、愈合伤口等治疗需要的患者。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综合治疗:适用于恶性肿瘤伴有浸润或转移的患者,有时需要多学科会诊,放疗可与 手术治疗、化疗联合应用,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主要是为了尽可能杀灭潜在的转移 病灶,降低癌症复发率[5]。
-
急诊放疗:适用于发生急性情况的处理,如止血、止痛,解除肿块对重要脏器、血管 的压迫或梗阻,能够改善肺张力、降低颅内或椎管内的高压等[5]。
放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放疗前应进行全身的综合评估:
- 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放疗的禁忌证;
-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有无转移,确定放疗的范围;
- 合并全身疾病的患者应控制基础病,如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 患者在确定放疗方案后应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5];
此外,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需做的准备也不同:
- 头皮、脑部放疗需要剔除头发,以减少治疗干扰;
- 口咽部放疗前应治疗或拔除患牙,以免在放疗过程中损伤形成感染灶;
- 盆腔部放疗的患者需取出节育环;
- 咳嗽患者放疗前应进行止咳治疗,有助于治疗过程中保持静止;
- 疼痛剧烈的患者在放疗前可给予止疼药物[5]。
放疗的禁忌证有哪些?
- 严重基础疾病者:如严重糖尿病未控制血糖者、心力衰竭、肺功能严重代偿不全的肺癌、肝功能严重障碍的肝癌等。
- 重度感染、穿孔,合并大量积液、胸腹水等。
-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低于 4×109/L 或血小板低于 80×109/L。
- 肿瘤晚期恶病质,表现为严重消瘦、脱水、营养状况差。
- 肿瘤经足量放疗后二次复发,但周围正常组织已不能承受放疗者。
- 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肉瘤,为相对禁忌证[5]。
放疗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根据射线剂量和治疗次数的不同,放疗治疗方案主要分为常规分割、大分割、超分割等[2]。
- 常规分割:一般是一天一次,每次1.8~2 Gy,每周行五次治疗,一般用于对肿瘤生长速度或者症状进行控制;
- 大分割:与常规分割相比,射线剂量更大,治疗次数更少。剂量因肿瘤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别,一般用于以根治性为目的的肿瘤,例如早期肺癌;
- 超分割:射线剂量低于常规分割,每天可进行 2 次放疗,每次剂量为 1.1~1.2 Gy,主要用于生长速度非常快,而常规分割难以控制的肿瘤,例如小细胞肺癌。
放疗时有什么感觉?会感到疼痛吗?
放射线照在身上无明显感觉,也不会感到疼痛。放疗时需保持体位稳定,患者身上的固定装置会限制活动,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感,但治疗结束后即可缓解。患者需要放疗时不必恐慌、紧张[3]。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 2~3 周后患者可能出现口干、皮肤黏膜疼痛等放射反应,疗程结束后会逐渐缓解[3]。
放疗后多久能够见到治疗效果?
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并非马上实现的,在进行放疗之后,往往距离肿瘤细胞衰亡还会有数天或数周的时间,随后,肿瘤细胞才会出现持续性的衰减,从患者复查的片子上可以看到相比之前肿块的缩小。
放疗能根治肿瘤吗?
放射治疗可以根治部分肿瘤,放射线剂量需要达到根治剂量。对射线高度敏感的肿瘤(能被 20~40 Gy 的射线消灭)及对射线中度敏感的肿瘤(能被 60 Gy 的射线消灭)可通过放疗根治[3]。
放疗治愈率有多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 67% 的恶性肿瘤可以达到治愈,其中 30% 来自放射治疗的贡献。在全部的肿瘤患者中,约有 50%~70% 的患者在某一病程中会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的放射治疗[3]。
放疗后多久进行复查?
一般而言,在放疗结束之后第一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随后每三个月一次,若持续两年复查均未发现复发,则之后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5]。
放疗可能导致哪些副作用?
由于放射线不仅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也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因此,放疗也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
放射线照射的部位,皮肤会出现干燥、脱皮、瘙痒、起泡等。若照射部位为头颈部,还可能出现毛发脱落、口腔黏膜溃疡、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若照射部位为胸部,可能出现放射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若照射部位为腹部,可能出现腹泻、排尿改变、性功能障碍等[5]。
不过,绝大多数的毒副反应在放疗结束之后,多半都会恢复。
放疗中早期损伤和晚期损伤指的是什么?
早期损伤指的是放疗后很快发生的急性反应,一般出现在放疗后几周以内,大部分为可逆的损伤。主要累及皮肤、口鼻黏膜、肠道黏膜、睾丸、骨髓、淋巴等,表现为皮肤疼痛、起泡、破溃;口鼻黏膜红肿、灼痛、溃疡等[3]。
晚期损伤指的是放疗损伤了器官的内部结构,如小血管闭塞、组织纤维化等,产生了不可逆的功能损害。如口腔内唾液腺功能损害,出现口干;肺、皮肤、皮下组织萎缩等。有些晚期损伤无明显感觉,而有些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
放疗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吗?
放疗时是否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放疗部位和放疗剂量有密切关系。
如肿瘤发生于脑内,放疗后可能会影响儿童生长、智力发育;骨照射超过剂量会造成发育迟缓或停止,导致日后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睾丸、卵巢等在放疗中损伤会影响性发育,甚至影响生育[3]。
放疗可以应用于怀孕妇女吗?
不能,胚胎对放射线敏感,怀孕期间进行放疗可能出现流产、胎儿死亡或畸形。
对于妊娠早期的患者,建议尽早终止妊娠,接受治疗;妊娠晚期可在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是否引产,再接受治疗[3]。
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有哪些生活建议?
在自己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如同普通人一样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应对放疗期间各种副作用以及更好的恢复,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控制紧张情绪,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入睡快、睡眠深、起夜少、起床后精神好)[3];
- 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一些适当的、喜欢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生存质量[3];
- 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按时刷牙,多漱口。口腔接受放疗后 3~4 年内不能拔牙,平时可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3,5];
- 注意保护放射区皮肤,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强光、过冷过热刺激,不抓挠,不用碱性擦洗,也不能涂布碘酊等刺激性药物[3]。
放疗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放疗患者应加强营养,由于放疗会导致身体消耗增多,疾病本身或放疗的不良胃肠道副作用也可能加速营养的流失[3]:
- 患者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瘦肉等;
- 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 如果进食困难,可食用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冰激凌等;
- 多饮水,禁忌烟酒及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肿瘤;
- 少食多餐,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热量,营养均衡,不可挑食;
- 伴有糖尿病、高血脂、通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王绿化,朱广迎. 肿瘤放射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周道安,吕长兴,金冶宁,等. 新编放射治疗学[M]. 第 2 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林清. 抗癌利器:放射治疗[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4] 高玉伟,王杰,赵丽娟. 立体定向精准放射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 CTCs 和 TK1 的影响[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0):110-115.
[5] 马瑞兰. 临床肿瘤放射治疗[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 就诊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1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4日
· 可根治部分恶性肿瘤,也可用于良性病变。
· 放疗结束后一个月内需要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