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淋球菌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淋球菌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淋球菌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 淋球菌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 淋球菌感染可累及全身,引起其它疾病。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淋球菌是什么?

    淋球菌又称淋病奈瑟球菌,是一种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细菌 [1]。

    临床上淋球菌会诱发淋菌性尿道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道灼热、瘙痒、刺痛,甚至肉眼血尿,尿道口还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男性感染淋球菌后,会出现尿道剧烈疼痛、排尿加剧,同时尿道口还有大量黄色或绿色脓性分泌物 [2];女性感染淋球菌后,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分泌异常,出现其它颜色分泌物。

    淋球菌会感染人类么?

    淋球菌可以感染人类,人类是自然界中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病原体为淋球菌。这种细菌不仅可以存在于人体内,还可以在人体外一些温暖潮湿的地方生存,如患者的浴巾、浴缸等。因此,淋病不仅可以通过性交传播,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淋病。患者感染淋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成为新的感染源,并可通过性交传染给他人。因此应该关注患者,在患病后不要与他人发生亲密的性接触。急性淋病患者应该注意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禁食刺激性的一些食物。

    感染淋球菌有什么症状?

    感染淋球菌有什么症状取决于感染部位,包括尿道、肛门、宫颈、阴道、喉咙等。

    1. 尿道。如果尿道部位感染淋球菌,患者的尿道口会有比较明显的黄色、绿色、白色浓稠分泌物,同时还伴有排尿疼痛,尿道还会有烧灼感。

    2. 肛门。如果淋球菌在肛门部位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胀和疼痛,在排便时会出现分泌物异常的情况。

    3. 宫颈。如果宫颈部位感染淋球菌,患者可出现宫颈口红肿、分泌物比较浓稠,一些患者还可能有尿道刺激的症状。

    4. 阴道。如果淋球菌在女性的阴道内发生感染,患者会表现为白带分泌异常,还可呈现黄色或绿色分泌物的情况。

    5. 喉咙。如果淋球菌感染喉咙部位,患者会出现喉咙痛和脓痰的现象。

    淋球菌在哪些环境中常见?

    淋球菌主要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

    淋球菌容易附着于尿道黏膜并感染尿道黏膜细胞,导致尿道化脓性炎症。然后感染后尿道和生殖系统,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合并淋病。因此,在性行为中,如果一方患有或携带淋球菌,另一方很容易患淋病,口交容易引起淋菌性咽炎。

    患者应该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防止淋球菌在家里滋生。一旦淋球菌在家里滋生,患者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感染淋球菌,比如毛巾、浴巾、内裤等。

    淋球菌能否被杀灭?

    淋球菌一般可以被杀灭。

    淋球菌通常最怕干燥,在完全干燥的条件下,可在 1~2 小时内死亡,但在不完全干燥的环境和脓液中,可在 10 小时甚至数天内保持传染性,附在内衣上可以存活 10~24 小时。因此,将患者的衣服暴露在阳光下 2 小时,就可以杀死淋球菌。

    感染淋球菌吃什么药?

    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比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4]。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如何避免感染淋球菌?

    自己可以了解淋球菌的感染途径,然后通过规范性生活来避免感染淋球菌[5]。除了正常的性交外,口交还会引起淋菌性咽炎,甚至肛交也可能出现淋菌性直肠炎。

    淋球菌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传播,比如可以通过淋病患者使用过的毛巾、衣服、被褥、浴缸、厕所等感染。尤其是妇女,由于尿道和生殖道较短,会比较容易感染。如果孕妇患有淋病,可通过羊膜腔感染胎儿,可能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武广华,臧益秀,刘运祥,等.中国卫生管理辞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7-318.
    [2]王亚非.泌尿外科男性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20:25-28.
    [3]马娜,,张小斌,刘春桃,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流行状况与防治[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5):623-625.
    [4]陈绍椿,张瑾,,王千秋,等.耐药淋球菌的流行、防治与展望[J].皮肤科学通报,2021,38(1):35-42.
    [5]杨韵青,陈祥生,朱慧兰,等.淋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4):322-326.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