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宝宝皮肤瘙痒怎么办?
经常涂抹保湿霜如果宝宝的皮肤每天摸着都比较湿润光滑,只需要在每次沐浴或者洗脸后涂抹一次保湿产品护理就行。
如果是日常皮肤摸着就比较干燥的宝宝,无论是否沐浴,保湿霜可以每天全身涂抹 2~3 次或者更多次数来保持皮肤的正常湿润度。
皮肤越干的宝宝,推荐越油腻厚重的保湿霜,而不是轻薄易吸收的保湿乳,霜能维持更长时间的保湿效果,减少频繁涂抹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清洁后尽快涂抹保湿产品在家里给宝宝涂保湿产品时,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洗完脸或者洗完澡尽快涂抹,趁皮肤清洁后含水量较高的时候在 3 分钟内全身涂好保湿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湿作用。
如果一天需要多次涂抹保湿产品,不需要每次都先清洁皮肤,直接涂保湿产品也是可以的。直接用手涂抹保湿产品一般推荐家长们洗手后将保湿产品挤在手掌混匀后再给宝宝涂抹比较合适,不建议通过棉签涂抹,以免戳伤宝宝。
一般保湿产品不需要厚涂,能薄薄一层均匀覆盖到宝宝全身每一处皮肤且 1~2 分钟内充分吸收就好[1]。
秋冬季穿厚衣服又需要多次保湿的时候,不需要将全部衣服脱开来涂。
可以在更换尿不湿的时候涂抹尿布区及胸腹部的保湿霜,再穿好尿不湿,分别涂抹四肢及面部的保湿就行。注意哦,宝宝出生后就可以使用这些保湿产品,比如面霜。
坚持保湿随着宝宝年龄增大、皮肤发育完善,通常 1~2 岁后,大多数宝宝皮肤干燥情况可能自然缓解,很多家长就会逐渐减少给孩子皮肤保湿的护理。但在某些特殊环境或者季节,比如去北方、秋冬季等时候,宝宝皮肤仍然可能再次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特别是在四肢和腰臀部很常见。
坚持保湿、养成长期规律的保湿习惯,有助于避免大宝宝出现湿疹或者皮肤瘙痒[1]。
宝宝皮肤痒老抓怎么办?
如果身上痒,但没有疹子和包
这种情况门诊其实很常见,主要表现就是小宝宝身上什么都没有,还是不停的东挠西挠,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瘙痒症」。瘙痒症就是有瘙痒的症状但是没有原发皮疹的病症。常见原因如:过敏体质;皮肤干燥;太热或者遇寒;过度清洗接触太多的肥皂、洗手液、消毒液;汗液刺激;衣物或毛绒玩具纤维刺激等等。
家长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诱因的排查:
- 皮肤干了就需要给宝宝涂润肤霜;
- 太热了就得适当减少衣物、开窗通风或者开制冷设备;
- 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清洗,洗澡时水温也别太烫;
- 给宝宝穿宽松的棉质衣物,减少接触毛绒玩具等等。
- 如果在做到上述各方面后宝宝还是瘙痒很明显,或者已经把自己抓的伤痕累累了,那么建议及时就医确诊,并对症治疗。
如果身上痒,同时皮肤长了包或疹子
1.长的像蚊子包一样,或者很大一片,过一会就自行消退了
这种情况多是荨麻疹,通俗的叫法是「风疹块」。荨麻疹是过敏性疾病,基本皮损表现就是风团,看起来类似于蚊子包一样,或者水肿性的斑片,摸起来有点热热的,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荨麻疹一般在 24 小时内会自行消退,且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家长如何做:
- 如果宝宝只是有瘙痒,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那可以涂一些炉甘石洗剂帮助止痒;
- 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常见的比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或者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 1 岁以上的宝宝;
- 如果宝宝伴随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严重情况,建议最好及时就医。
2.长的像蚊子包一样,摸起来硬硬的,有时顶端有个小水疱,不能短期内自行消退
如果出现了硬硬的红疙瘩,中央还有个小水疱,或者是局部(嘴巴、眼睑、耳朵或者手背足背等)红肿这种情况,多半是蚊虫叮咬导致的。一般皮损程度与宝宝是否有过敏体质有一定的关系。有过敏体质的宝宝,水肿或者水疱出现的概率更高一些。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家长如何做:
- 发现宝宝有这种皮损后,可使用碱性肥皂水给宝宝冲洗患处,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每天 2~3 次;
- 如果使用 2~3 天后没有好转,可以用一些地奈德乳膏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 2 次;
- 若已被宝宝抓破,就不要用肥皂水清洗了,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夫西地酸乳膏,每日 3 次;
- 如果以上处理后没有好转,或者宝宝局部肿胀明显,或伴有发热、疼痛等不适,那么建议及时就医。
3.长的一片一片的,摸起来很粗糙,感觉像「癣」一样
这种情况,大多数可能是湿疹。湿疹的皮损表现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会有差别,比如急性发作期会比较潮红,有出水渗液;在慢性期则肥厚、苔藓样改变。湿疹皮疹多是红色的粗糙斑片,丘疹,伴有鳞屑。在婴幼儿中,出现圆形的类似于「癣」的湿疹也是很常见的,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家长如何做:
- 最重要的是保湿。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等成分的润肤霜,每天至少使用 2 次,并在沐浴或吸收后立即涂抹;如果宝宝皮肤很干燥,可以每 3~4 小时就使用一次,即使症状好转也要坚持涂抹;
- 湿疹宝宝需要及时清洗身上的汗液,洗澡水温尽量低一些,控制在不觉得冷的温度内就可以;
- 给宝宝的衣服也需要选择全棉、宽松、柔软的衣物,尽可能保持凉爽透气;
- 如果涂了润肤霜后皮疹没有明显好转,那么可以遵医嘱外用一些弱效的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如果上述护理无效,宝宝皮疹没有明显好转,那么最好及时就诊。
4.皮疹是一粒粒的小疹子,多是针尖、米粒大的红色或淡白色小丘疹、水疱主要长在宝宝的额头、脸、脖子、或者上胸背部,这种情况可能是痱子。
痱子最常出现在出汗的情况下,所以多发在夏天。秋冬季如果宝宝穿了很多,或者发热时出了很多汗,也会导致痱子。典型晶痱
图片来源:James 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11e 家长如何做:
- 最重要是保持局部干燥透气、凉爽。屋里要经常通风,可以给宝宝开空调或者风扇,但是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在宝宝身上;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适当减少衣物;
- 经常换洗宝宝的衣服床具等;做好宝宝皮肤的清洁工作,保持指甲干净,避免抓伤皮肤后继发感染;
- 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帮助止痒;
- 如果痱子瘙痒很厉害,或者是在湿疹基础上伴发的痱子,那么可以用一些地奈德乳膏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 如果痱子比较多的是红色脓头,那么可以涂一些莫匹罗星软膏;
- 如果处理后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
宝宝脱皮怎么办?
新生儿宝宝的皮肤经常会干燥、脱皮,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1,3]。
宝宝出生后,皮肤要适应外界的非羊水环境;而新生宝宝的皮肤角质层跟水结合的能力很差,需要两周左右慢慢完善。在此期间,宝宝的皮肤「缺水」,就容易干燥、脱皮 。同时,胎龄越大的宝宝出生时身上的胎脂越少,缺乏胎脂的「保护」,脱皮会更明显[1]。
高能预警↓
图 1:正常脱皮:新生儿皮肤干燥、片状脱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高能预警↓
图 2:脱皮更明显了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高能预警↓
图 3:手和脚是脱皮的特别常见的地方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新生儿脱皮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脱皮看着糟心,家长也可以恰当护理,保护宝宝的皮肤。以下方法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宝宝皮肤干燥、脱皮[1,4]:
改善环境,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
干、冷空气会导致皮肤干燥。可以通过空调和蒸气加湿器,使温度舒适(18~26 ℃),湿度保持在 40%~60% 左右,有助于防止皮肤干燥。
合理洗浴,避免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洗澡时间过长和水温太高会使皮肤正常油脂丢失,导致皮肤干燥。建议水温 32~37 ℃,快速冲洗,时间 5~10 分钟。单纯温水就可以了,也可以使用亲肤的,pH 约为 6 左右的婴儿沐浴乳,每日不超过 1 次,应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肥皂)清洁皮肤。
滋润皮肤,涂抹身体保湿剂
给宝宝选择一种低过敏的保湿剂(比如优色林、丝塔芙等),每天全身保湿 2~3 次,包括在洗澡后 2 min 内立即涂抹 1 次保湿剂,以避免表皮脱水。
保持宝宝水分充足
防止宝宝脱皮,首先要确保他们不会脱水。母乳或配方奶可以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水分,不需要额外喝水。宝宝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若在第 7~14 天内能恢复至出生时体重,后续体重增长正常,说明摄入足够。
选择合适的衣服
为宝宝选择由棉或丝绸制成的柔软宽松衣服,减少皮肤刺激。用不含染料、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服,减少二次刺激。
避免接触不必要的化学品
宝宝的皮肤非常敏感,如果接触化学品,例如香水、酒精和消毒剂等,可能会感到不适。
避免接触植物类婴儿
油婴儿油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宝宝做抚触、按摩时,常常会用到橄榄油、山茶油灯植物类的婴儿油。然后这些油里面的油酸成分高,会损伤皮肤防御屏障,导致皮肤更敏感。因此,可以考虑选择凡士林或其他矿物油[5,6]。
保持宝宝舒适体位,注意随时调整
抱着宝宝时,选择舒适的体位,并随时调整。避免长时间对某处皮肤施加压力,也避免对脱皮的皮肤施加压力,可以减少脱皮和预防加重。
如果除脱皮外还有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比如宝宝皮肤发红、脱皮后皮肤裂开、有发痒或肿胀情况,或有发热等异常,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就诊。怎么给宝宝洗脸?
大多数时候,宝宝洗脸用清水就够了,不需要用洗面奶或其他沐浴产品。
洗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水温控制在 34~36℃小宝宝皮肤娇嫩,洗脸水太冷太热都会刺激到皮肤,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 34~36℃ 左右,通常摸起来温温的就可以了。
注意清洁的力度,要轻柔
洗的时候,用毛巾浸湿清水洗就好了,毛巾要用纯棉的,这样对宝宝的刺激比较小,如果开始掉毛了,就别再用了。洗脸的时候,不要用力搓揉,要轻柔地在宝宝脸上一点一点沾洗。像耳部、眼角、口角等部位,可以稍稍用力按压清洁,也可以用湿润的婴儿棉球来清洁。
注意清洁的频率,每天 1~2 次即可
不用洗得太频繁。特别在春秋冬季,皮肤油脂分泌没那么多,过度清洁反而会把皮肤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给擦掉,容易出现红、干、裂、痒等情况。到了夏天,宝宝出汗比较多,可以适当增加一两次,但一定要轻柔沾洗,不能搓揉。
流口水的部位不需要反复清洁
如果发现宝宝反复流口水,建议在流口水的部位用湿毛巾轻柔沾一下就好,而涂抹普通保湿霜之后,很快就会在皮肤表面形成油脂膜,没必要反复清洁,只需要早晚洗脸就可以。
怎么给宝宝选润肤霜?
尽量选择无香精的产品
香精是保湿产品里面不太需要的成分,而又往往是容易引发皮肤敏感的高风险成分,宝宝保湿往往需要全身大面积使用,所以尽可能选择无香精的产品比较合适。
避免使用纯油类的产品
对于有婴儿湿疹或者特应性皮炎的宝宝来说,纯油类的产品会增加皮肤水分的丢失情况,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情况加重,所以尽量选择保湿霜来更保湿更合适[1]。
注意保湿霜中的添加成分,以防过敏
有的宝宝可能对保湿霜里面的不同添加成分过敏,比如丙二醇、燕麦或者羊毛脂等,存在使用后皮肤问题加重的情况。频繁涂抹保湿霜后如果皮肤大面积泛红、刺激,可以考虑更换一款其他品牌的保湿霜或者寻求医生帮助[1]。
宝宝皮肤变黄怎么办?
如果宝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部位出现皮肤异常黄染现象,一般对应着不同的疾病和处理方法。
黄疸
表现:
黄疸是临床中导致新生儿皮肤发黄的最常见症状,它指的是因各种因素导致宝宝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从而宝宝全身皮肤黄染的现象。除了皮肤,黄疸还可导致巩膜(常发生在皮肤变黄之前、是黄疸重要而敏感的特征)、黏膜、体液甚至其他组织出现黄染的现象[1]。
形成原因:
黄疸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成因复杂,不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还有母乳性黄疸的可能。
怎么办:
不同因素导致的宝宝黄疸所表现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家长应做好密切观察和随访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照蓝光治疗。
高胡萝卜素血症
表现(和黄疸如何区分):
最大的区别在于宝宝的巩膜不会黄染,通过观察宝宝眼睛这个小的细节家长可以快速鉴别,而且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黄染并不均匀,部位主要集中在汗腺丰富的部位,比如宝宝的手掌、足底、鼻唇沟。
形成原因:
高胡萝卜素血症也是生活中最容易导致宝宝皮肤黄染的状况,它的「发病」通常是在过多食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后出现。不一定是进食胡萝卜,还包含各种富含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橘子、芒果、番茄、南瓜、黄花菜等等。
怎么办:
高胡萝卜素血症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停止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和水果后宝宝的皮肤就可以自然恢复正常肤色,但退黄过程并没有想象的快,完全的恢复还是需要数月的时间。如果不放心,建议家长可以带宝宝就医咨询。
脂溢性皮炎
形成原因:
脂溢性皮炎容易好发于 3 周到 12 个月大小的宝宝,发病原因可能是因为经胎盘的母体激素导致了宝宝皮脂腺的活跃,从而形成了红斑基础上淡黄色、油腻的鳞屑。因此变黄区域通常容易累及皮脂腺发达的部位,比如宝宝的头皮(这时会被称为「胎垢、乳痂」)、前额、面部、尿布区,当然严重时还可以累及更大范围[2]。
表现:
如果发现宝宝的头面部皮肤发黄(以黄色痂壳和鳞屑改变为主),而其余部位似乎无明显黄染,需要考虑婴幼儿脂溢性皮炎。
怎么办:
使用润肤剂或者油剂软化先软化这些痂壳,再轻轻地、温和地去除是解决轻微脂溢性皮炎的正确方式。切忌暴力清洁或强行剥离黄色痂壳,这可能导致宝宝皮肤进一步受刺激,皮损变得更顽固。在保守处理无效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外涂等治疗。
掌跖角化症
表现:
有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宝宝只有手足部位的皮肤变黄,而别的地方的皮肤颜色是正常,这可能是出现了掌跖角化症。
形成原因:
掌跖角化症是一类因掌跖部位(手掌、足底、脚掌)皮肤角质层明显增厚而形成局部皮肤黄染现象的疾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大多数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局部皮肤越来越厚,颜色自然也越来越黄。
怎么办:
基因的异常导致宝宝掌跖部位可能产生了过量正常或者异常的角蛋白是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该病并不能被完全治愈。但好在大多数掌跖角化症病例都属于轻中度病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的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润肤剂和角质剥脱剂是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这种症状的[2]。
其他疾病
以上提及的只是导致宝宝皮肤发黄的最常见疾病,除以上疾病外,其实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导致宝宝的皮肤出现局部或者全身的变黄现象。比如黄色肉芽肿、金黄色苔藓、毛发红糠疹等等,它们的病因和处理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当家长发现宝宝皮肤变黄的模式和特征很特别,且不能用常规疾病能解释时,及时的带宝宝就医才是最理智的。
宝宝皮肤为什么总是干燥起皮?
除非是严重挑食,或者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的大宝宝,小宝宝的皮肤干燥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跟营养是否缺乏无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宝宝皮肤薄,各项功能还未发育完善
大多数宝宝出生时的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一半多,要 1 岁以后才能逐渐发育完善屏障保护、吸收分泌等多种功能[1,2]。 在皮肤功能和厚度都没有达到成人的情况下,受清洁、热或者摩擦等影响,皮肤就容易出现干燥。
不恰当的家庭护理
有些家长喜欢频繁给宝宝洗澡或者洗屁屁,如果频繁洗浴后不注意保湿,有的宝宝会因为自身油脂分泌不足而导致皮肤干燥出现。同时在秋冬季、衣物穿戴过多过厚的温热环境中,宝宝容易出汗、丢失皮肤水分,也会造成皮肤干燥。
先天性遗传病理因素
一些先天性病理因素,比如特应性皮炎或者先天性鱼鳞病等遗传因素[1,3],会让宝宝皮肤不能正常保持水润状态,需要进行外部的保湿护理。
参考资料[1]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eczema).uptodate
[2]Visscher, M. O., Adam, R., Brink, S. et al. Newborn infant skin: Physiology, development, and care [J].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015, 33(3): 271–280.[2]Newborn Nursery at Lucile Packard Children's Hospital. skin. Stanford Medicine, 2020-04-29. https://med.stanford.edu/newborns/professional-education/photo-gallery/skin.html#normal_peeling[3]Kutlubay, Z., Tanakol, A., Engyn, B., et al. Newborn Skin: Common Skin Problems [J].Maedica (Buchar), 2017, 12(1): 42–47.[4]Mayo Clinic Staff. Dry skin [OL]. Mayo Clinic, 2016. 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ry-ski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891[5]Theodora K. Karagounis BA, Julia K. Gittler, Veronica Rotemberg, et al. Use of “natural” oils for moisturization: Review of olive, coconut, and sunflower seed oil [J].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18: 1-7. DOI: 10.1111/pde.13621[6]Mary Catherine Mack Correa, Guangru Mao, Peter Saad, et al.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plant oil components with stratum corneum lipids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measures of skin barrier function [J].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4, 23: 39–44.
[3]A. Wollenberg S. Barbarot T. Bieber et.Consensus-based 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atopic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part I.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8 May,32(5): 657-682.
[4]临床诊断学.第九版.P36.黄疸.万学红.2018[2]马琳.儿童皮肤病学. 第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Dermatology,4/E by Jean L. Bolognia,Julie V. Schaffer,Lorenzo Cerroni.2018[2]马琳.儿童皮肤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11):784-789.- 就诊
· 宝宝润肤霜要选择无酒精的。
· 建议洗完脸或者洗完澡尽快涂抹保湿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