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眼睛由哪些组织构成?
眼睛是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及附属器组成。
-
眼球:类似一个球体,比乒乓球略小,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 眼球壁:由三层构成,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其中纤维膜由角膜(眼乌)与巩膜(眼白)构成,葡萄膜由虹膜(形成瞳孔),睫状体,脉络膜组成。
- 眼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三者均透明,是光线能够进入眼内的关键介质。
-
视路:指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皮质的视觉中枢的视觉神经冲动传导通路,是形成视觉的关键,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
-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眶、眼外肌、神经、血管、眶筋膜等。
- 眼眶由七块骨壁构成,眼球位于眼眶内,前面由眼睑(上、下眼皮)、结膜包饶,后面由筋膜及脂肪围绕,形成严密的防护。
- 眼外肌、神经、血管负责控制眼球的转动、感觉及营养。
眼科疾病常见吗?
眼科疾病很常见,目前许多综合性医院均有设置眼科。
另外还有很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眼科专科医院,会设置更细分的眼科亚专科,例如眼全科、视光学、斜弱视、准分子屈光手术、角膜病、干眼病、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底内、眼底外、眼鼻、眼眶、眼整形等。
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病情,至相应的亚专科就诊。
-
症状
眼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眼科疾病可能是眼睛局部病变引起,也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发。
眼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闪光感、眼前黑影、眼前漂浮物、复视、炫光感、夜盲、眼红、眼痛、眼痒、畏光、异物感、干涩、分泌物、溢泪、眼球突出、斜视、眼睑痉挛、眼睑肿胀、上睑下垂等。
眼科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不同,治疗方法、效果、预后也不尽相同。具体治疗方法可以参考各个具体的疾病。多数眼科疾病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是能够痊愈的。
眼科常见病有哪些?
眼科疾病是指累及眼球、视路及附属器的疾病,可能是眼睛局部病变引起,也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发。
眼科疾病可以分为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病变等。
屈光不正是所有眼科疾病中比例最高的功能性疾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主要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对比敏感度下降,炫光、光晕等。通常就诊于眼科的眼视光科。
器质性病变根据累及部位及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疾病:
- 眼睑病:包括眼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睑皮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倒睫、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睑内翻、眼睑肿瘤等。主要症状可表现为眼红、眼痛、眼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睫毛根部有黄色脂栓附着等。
- 泪器病:包括急性/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泪道狭窄、泪腺炎、先天性泪囊瘘等。主要症状包括:流泪、内眼角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
- 眼表疾病:主要为干眼症,症状包括: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眼红、视力波动、易视疲劳、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等。
- 结膜病:包括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细菌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自身免疫性结膜炎(干燥综合征)、睑裂斑、翼状胬肉等。主要症状包括眼红、异物感、流泪、眼痒、结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结膜滤泡、结膜乳头、结膜疤痕、结膜肉芽肿等。
- 角膜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角膜炎、角膜老年环、角膜营养不良、角膜肿瘤、圆锥角膜等。主要症状包括眼痛、流泪、眼红、畏光、视物模糊、角膜溃疡、角膜白斑、前房积脓等。
- 巩膜病:包括巩膜炎、巩膜葡萄肿、巩膜色素斑等。主要症状包括眼痛、畏光、流泪、眼红、结膜水肿、巩膜变薄发蓝等。
- 晶状体病:包括白内障、晶体脱位、晶体异形等。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屈光度数发生改变、炫光、单眼复视、色觉改变、对比敏感度下降、视野改变等。
- 青光眼:包括原发性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激素性青光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恶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等。主要症状包括眼压升高、眼胀痛、眼红、视力下降、虹视、同侧头痛、恶心呕吐、视野缩小等。
- 葡萄膜病:包括葡萄膜炎、白塞氏病、小柳原田病、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葡萄膜炎、先天性瞳孔残膜、无虹膜等。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白塞氏病可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形性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小柳原田病可合并听力障碍、耳鸣、脱发、白癜风等。
- 玻璃体病:包括飞蚊症、星状玻璃体变性、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炎症等。主要症状包括:眼前黑影、漂浮物、视力下降等。
- 视网膜病:包括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视物变形、视野缩小、夜盲等。
- 视神经和视路病变:包括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交叉病变等。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痛、视野缺损等。
- 斜视和弱视:包括内斜视(斗鸡眼)、外斜视(开窗眼)、隐斜视、显斜视、眼球震颤、弱视等。主要症状包括眼位偏斜、复视、视疲劳、视力下降、歪头视物等。
- 眼眶病:包括眶蜂窝织炎、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眼眶病、眶静脉曲张、眼眶先天性异常等。主要症状包括眼痛、眼球突出、眼部触及肿块、眼睑水肿、退缩、眼球运动受限等。
- 眼外伤:包括眼及附属器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眼异物伤、眼酸碱化学伤、眼热烧伤等。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眼出血、眼红、眼痛、眼肿、眼球破裂等。
病因
眼科疾病有哪些常见病因?
眼科疾病的病因很多,包括生理性、先天性、感染性、自身免疫炎症性,肿瘤、眼外伤、全身疾病等导致。
- 生理性变化:由于年龄的增长,眼部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如飞蚊症、白内障、角膜老年环等。
- 感染:由于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原虫、衣原体等微生物进入眼部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局部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等。常见疾病包括睑腺炎、感染性结膜炎、感染性角膜炎、感染性眼内炎等。
- 遗传:由于基因异常或者基因产物缺陷,体内某些物质代谢异常导致的眼部病变。常见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色盲、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
- 自身免疫:由于特定抗原导致自身免疫应答,引起眼部的炎症反应。常见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葡萄膜炎、干燥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炎等。
- 肿瘤:由于肿瘤侵犯眼部或者局部压迫导致眼部病变。常见疾病包括眼睑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 先天性:由于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受到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眼部疾病。常见疾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
- 外伤:由于钝器、锐器、酸碱化学品,高温物质、辐射等引起眼部损伤。常见疾病包括眼球破裂伤、眼球穿通伤、眼化学伤等。
- 全身疾病: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甲亢等全身疾病导致的眼部病变。常见疾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
诊断
眼科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哪些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眼部功能检查、眼部形态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具体如下:
- 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近视力、远视力等检查,可以对眼功能作初步判断,正常值为 1.0(小数记录法)或者 5.0(5 分记录法)。
- 色觉检查:包括假同色图、色向排列、色觉镜等检查,是就业、入学、服兵役、考驾驶证等体检的必需项目,用来判断是否存在色盲。
- 视野检查:可以测量视野范围的大小及阈值,主要用来判断青光眼的病变进展程度,视路及视神经病变的定位。
- 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眼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可客观反映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功能,辅助定位眼底病变的位置。
- 眼压检查:可以反映眼内压力情况,辅助诊断青光眼,正常范围为 10~21 mmHg。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以对眼睑、结膜、角膜、巩膜、泪小点、泪河、前房、晶状体、虹膜、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进行直接观察,判断眼部病变的位置与严重程度。
- 泪道冲洗检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判断其是否通畅,是否有分泌物等,是诊断泪器相关疾病的必须检查手段。
- 角膜地形图:记录和分析角膜表面形态、曲率和屈光特点。可用于准分子激光术前、术后评估,圆锥角膜的诊断等。
- 眼部 B 超检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对眼部后段结构进行探测。可检测眼内或者框内站位性改变、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等。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彩超):利用多普勒原理,观测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用来检测眼部血管性病变、肿瘤等。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利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眼前节断面的一种技术。可用来观测角膜、前房、后房、睫状体的显微结构,辅助诊断青光眼、前节异物等。
- 眼底血管造影:为有创性检查,需在陪人陪同下进行。包括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造影,用于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及血液循环状态,用于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用于检查屈光介质、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视盘及神经纤维厚度,用于判断视盘及黄斑形态是否存在异常。
- 角膜内皮镜:用来观察角膜内皮的形态、数量、平均面积等。可反映角膜内皮的功能,辅助诊断角膜内皮失代偿、Fu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等。
- 角膜共焦显微镜:可以对活体角膜不同层次进行高清成像,辅助感染性角膜炎、变性角膜疾病的诊断。
- 计算机断层成像(CT):用于眼球突出、眼球肿物、眼眶占位、眼外伤等检查,可辅助眼内肿物、外伤等疾病的定位与测量。
- 磁共振成像(MRI):除磁性异物外,B 超和 CT 检查的适应证也都适合 MRI 检查(如眼眶磁共振检查),更适合于脉络膜黑色素瘤、颅眶沟通性肿瘤、眶尖病变、视交叉病变等。
治疗
眼科疾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眼科疾病一般去综合性医院的眼科就诊即可。如果去眼科专科性医院,则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分别去亚专科就诊。
- 屈光不正问题,如近视、散光等,若是在 10 岁以上,建议挂视光学专科,10 岁以下则挂斜弱视专科。
- 眼表相关问题,如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病等,建议挂角膜病或者干眼门诊。
- 白内障建议挂白内障专科。
- 青光眼建议挂青光眼专科。
- 炎症相关疾病,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建议挂葡萄膜炎专科。
- 眼底相关疾病如不需要手术,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建议挂眼底内科;如需要手术,包括玻璃体积血无法吸收、视网膜脱离等,建议挂眼底外科。
- 泪器、眼眶相关疾病,包括泪道阻塞、泪囊炎等建议挂眼鼻、眼眶专科。
- 如果想做近视激光手术,建议挂准分子屈光手术专科。
眼科疾病如何治疗?
详见各具体疾病。
生活
眼科疾病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常见生活注意事项如下: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屏幕类产品,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 5~10 分钟。有意识的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缓解眼睛干涩和疲劳。
- 保持眼部卫生,经常洗手,注意毛巾、脸盆卫生,不要随便用手摸眼睛。
-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吃绿色蔬菜、谷类、鱼和鸡蛋等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类食物的摄入。
其他具体生活注意事项详见各疾病。
预防
详见各具体疾病。
参考资料[1]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 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葛坚,王宁利. 眼科学 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Nika Bagheri. wills眼科手册 第7版[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就诊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屈光不正是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
· 全身性疾病也能引发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