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止咳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止咳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主要通过药物起到止咳的效果。
    · 止咳药一般适用于无痰干咳。
    · 咳嗽时避免劳累,加强个人防护。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咳嗽是什么?

    • 咳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性反射,通过排出气道分泌物和异物(如黏痰、病原体等),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1]。
    • 咳嗽可由多种因素(吸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等)引起,气道炎症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2]。
    •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和湿咳(有痰)。

    止咳是什么?

    止咳是指使用具有镇咳作用的药物缓解咳嗽症状的治疗方式 [2]。

    止咳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咳嗽是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发病时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渗出、水肿造成炎症反应使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损伤过程中伴随有黏膜上皮细胞的大量凋亡等肺部组织病理性损伤。

    通过药物可以减少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性凋亡、帮助肺组织恢复正常结构、减轻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

    止咳的方法有哪些?

    以药物治疗为主: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布地奈德等。是使用最广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可以缓解咳嗽、咽部不适等 [3]。但可引起痤疮、水肿、无力、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孕妇及老年患者慎用。

    • 抗组胺药: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可阻断组胺受体,抵抗过敏反应,有效减轻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但存在嗜睡、疲乏、头晕等副作用 [3]。

    • 镇咳药: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1. 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其中右美沙芬应用最为广泛,镇咳作用强 [1]。可能引起口干、头晕等不适反应,精神病患者禁用;喷托维林适用于干咳无痰患者,亦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

      2. 外周性镇咳药:如那可丁、苯丙哌林等,其中那可丁不宜用于多痰患者,偶见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苯丙哌林能够强效镇咳,见效快,偶有口干、发困等副反应 [4]。

    image

    止咳的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以免身体状况变差。
    • 尽量不要去人流量太大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则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以防呼吸道感染。
    • 坚持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或球类运动等),强健体魄,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如果伴有发热等症状时不建议体育锻炼。
    • 患者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5],比如牛奶、瘦肉、鱼肉、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芹菜、猕猴桃、柚子等)等,帮助机体恢复。
    • 患者宜多饮水,正常人一天需要喝 1.5~1.7 L 的水,大约是普通杯子 7~8 杯的量,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喝水量,有利于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 [5]。
    •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腌制蔬菜、烤串等) [5],防止加重咳嗽、咳痰等症状。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马超,于凝,张树荣. 2015年医院儿童应用止咳药处方分析[J]. 中国药业,2017,26(3): 130-131.
    [2] 赵凌云,李宏云. 慢性咳嗽的治疗新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8): 933-937.
    [3]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梁盛华,许志威. 镇咳、祛痰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5,26(25): 3578.
    [5]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