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建议摄入量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建议摄入量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这里的慢性病主要包括三高、肥胖、中风、心肌梗塞等。
    · 达到该建议量可降低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风险。
    · 建议的必需营养素是钠、钾和维 C。
    简介
    营养建议
    误区
    更多
  • 简介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是指什么?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属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之一,是为了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NCD),提出的必需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 [1]。

    这里说的慢性病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中风、心肌梗塞以及某些癌症 [1]。

    简单来说,当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高危和易感人群,在日常膳食中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或接近这个建议摄入量时,就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包括哪些必需营养素?

    钠、钾、维生素 C。

    对于成年人,PI-NCD 分别为钠 2 000 mg/d、钾 3 600 mg/d,维生素 C 200 mg/d [2]。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的制定有什么意义?

    有助于降低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钠和钾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不管是缺乏还是过量都有可能造成健康危害。

    • 钠缺乏时会导致低血压、疲乏无力等,而过量则会导致水肿、提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多种肿瘤的发生风险。

      研究发现,当钠的摄入量在 1 500~2 500 mg/d 的范围内,机体血压会有所下降,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钠的建议摄入量定为 2 000 mg/d [4]。

    • 钾缺乏可能会导致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肠胃功能减退、厌食、腹胀,甚至导致呼吸肌麻痹。而钾过量时会导致心律失常、气短甚至心力衰竭。

      研究发现,适量增加钾的摄入能够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降低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钾的摄入量不高,只有 1 600 mg 左右,需要增加钾的摄入量,所以钾的建议摄入量为 3 600 mg/d [4]。

    • 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不会发生过量危害,且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预防贫血、促进胶原蛋白形成、促进铁吸收、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健康作用,所以维生素 C 的建议摄入量为 200 mg/d [4]。

  • 营养建议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可以预防哪些非传染性慢性病?

    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中风、心肌梗塞以及某些癌症。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在不同人群中一样吗?

    不一样。

    • 不同年龄的钠的 PI-NCD 有所不同,范围在 1 200 mg/d~2 200 mg/d,成年人为 2 000 mg/d [2]。

    • 钾元素并没有针对儿童的 PI-NCD,但儿童应当根据钠的摄入量适宜调节钾的摄入,维持正常的钠钾比例。

    • 维生素 C 的 PI-NCD 为 200 mg/d [2],没有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推荐摄入量。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如何指导日常饮食?

    在日常饮食中,应该保证含钠的食物摄入适宜,而且不过量,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钾和维生素 C 的食物。

    • 常见的含钠丰富的食物包括食盐、味精、酱油、各种酱料、腐乳、咸菜、泡菜、火腿肠、熏肉、腊肉、肉干、肉松、肉脯、咸鸭蛋、鱼干、奶酪、盐津果干、各种海产品、方便食品、苏打饼干、薯片等零食。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加工类食物里的钠含量着实不低。比如我们吃一小包 60 g 的某些话梅,就可以摄入一日所需钠的 30%;吃一根 70 g 的某火腿肠就可以满足一日所需钠的 40%;如果是方便面 + 火腿肠 + 卤蛋 + 咸菜的搭配,饭后又吃了一些零食,那么这一顿饭摄入的钠甚至可以达到 2~3 天的需要量。所以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适量食用,千万别吃多了。

    • 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橘子、橙子、冬枣、菠菜、蘑菇、紫菜、海带、韭菜、笋、豆类和豆制品、豆芽、瘦畜肉、土豆、玉米等。

    • 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主要为蔬菜水果,包括猕猴桃、冬枣、鲜枣、沙棘果、石榴、刺梨、橘子、柚子、芒果、樱桃、草莓、柠檬、西兰花、油菜、菠菜、苋菜、紫菜、辣椒等。

    只要食物摄入合理且搭配科学,不需要额外服用钾和维生素 C 膳食补充剂。

  • 误区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是一样的吗?

    无论是理论定义上,还是实际应用中,二者都有巨大区别。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和推荐摄入量(RNI)都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有以下 2 点不同。

    • 用途与目的不同。

      推荐摄入量(RNI)是为了满足身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保证身体中有适当的储备从而维持健康,它的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目标 [2]。

      而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的目标是为了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是为了降低人群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而制定的。

    • 包括的营养素数量不同。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只包括三种膳食营养素 —— 钠、钾、维生素 C;而推荐摄入量(RNI)包括了多种营养素。

    • 钠和钾由于缺少充足的研究资料,暂时没有制定推荐摄入量(RNI)(但是有钠和钾的 AI),只有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与特定建议值有什么区别?

    针对的食物成分不同。

    简单来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针对的是营养素,而特定建议值(SPL)针对的则是非营养素。

    特定建议值(SPL)是除营养素以外其它食物成分(主要为植物化合物)的建议摄入量 [2]。包括儿茶素、番茄红素、叶黄素、花青素、大豆异黄酮和植物甾醇等,这些非营养物质同样具有改善生理功能和预防慢性病的健康作用。

    而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所涉及的钠、钾和维生素 C 则属于六大营养素的范畴。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达标,就一定不会得这些病了吗?

    不是的。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的目标是为了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达到或接近这个推荐值只能大大降低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而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得病。

    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往往是由于多因素(遗传、环境、行为等)、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并不能保证不得慢性疾病,预防慢性疾病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参考资料
    监制:田达玮,曹梦琪
    [1] 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J].营养学报,2014,36(04):313-317.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简介
营养建议
误区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