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宝宝泡沫便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宝宝泡沫便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泡沫便说明大便中混有大量空气,便中的气泡是由肠道细菌产生的。这就如同做腌制食物,在发酵过程中浮到表面的许多小气泡。小婴儿摄入母乳中的乳糖过多当宝宝开始吃母乳时,前几分钟喝下去的是比较稀薄的前奶,而后奶
    内容
    就诊
    更多
  • 内容

    宝宝便便里有泡沫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泡沫便说明大便中混有大量空气,便中的气泡是由肠道细菌产生的。这就如同做腌制食物,在发酵过程中浮到表面的许多小气泡。

    小婴儿摄入母乳中的乳糖过多

    当宝宝开始吃母乳时,前几分钟喝下去的是比较稀薄的前奶,而后奶更稠更浓,脂肪含量更多。如果一直吃前奶(见于奶量大的妈妈,一侧喂几分钟就更换成另一侧再喂几分钟,宝宝吃完两侧的前奶就吃饱了,后奶很少能吃到),宝宝无法完全消化掉前奶中所有乳糖。肠道内停滞的乳糖发酵,会导致泡沫便。

    表现:

    这类泡沫便,一般伴随大便较稀,且颜色可能发绿。这类大便不是水便,也没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是与腹泻的明显区别。

    宝宝一般没有其他身体不适,吃睡正常,不受影响。

    处理:

    • 总的来说无需特殊处理,因为暂时性的乳糖不耐受并不影响宝宝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

    • 一些儿科医生可能建议在喂奶时先让宝宝尽量去吃一侧,把该侧的乳汁都吸尽,再去吃另外一侧。下次哺喂时,先从上次未吸尽的一侧入手,再去吃对侧。两侧乳房轮流喂,这样能让宝宝吃到足够的前后奶,利于母乳中的乳糖彻底消化。

    食物过敏

    婴儿会对某些大分子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在母亲食用了这些大分子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豆类等)或宝宝吃了含有这种大分子蛋白的配方奶后,就会出现过敏反应,使宝宝出现泡沫样的便便。

    常见导致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海鲜、豆类、坚果、热带水果、小麦等。食物过敏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耐受,大部分过敏的食物在 1 岁后会逐渐耐受。

    表现:

    反复稀便,也可以是泡沫便,有的有粘液或血丝。

    可能还伴随皮疹,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湿疹、睡眠不踏实等。

    处理:

    • 首先要注意查找过敏源,停掉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同样,母乳喂养的妈妈在饮食中也要注意避免。

    • 如果判断是牛奶蛋白过敏的话,奶粉喂养的宝宝建议更换成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 日常添加辅食一定要遵循「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由细到粗」的原则,新添加的食物在尝试 3~5 天宝宝无不适症状后,再尝试其他新的辅食。

    乳糖不耐受

    表现:

    如果婴幼儿在长时间腹泻后(超过 1 周),出现泡沫样便,以及同时有腹胀、呕吐等表现,多考虑是乳糖不耐受。

    通常在宝宝喝奶或吃乳制品 30 分钟至 2 小时后出现症状。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通常是暂时性的,多是由于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腹泻超过 1 周,而后会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等到大便恢复正常,人体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的乳糖酶含量。

    处理:

    考虑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在母乳前补充乳糖酶制剂;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也可以换用无乳糖奶粉一段时间,待大便恢复正常,再慢慢过渡到普通奶粉。

    肠道感染

    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侵入胃肠道并产生气泡,使粪便显得泡沫状。

    表现:

    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大便可以是泡沫便,可交替有水便、粘液便,伴随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处理: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其他原因

    除以上常见原因之外,如果宝宝患有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疾病时,也可能会造成便便中有泡沫的情况,且同时伴随腹痛、腹泻、腹胀等表现。

    因此,家长除了要注意原因的排查以外,如果实在拿不准宝宝为什么便便中会有泡沫,或者不清楚该如何处理,都建议可以就医咨询。

    image

  • 就诊
内容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