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宫颈充血是怎么回事?
宫颈充血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就是一种宫颈部位发生充血、肿胀的情况,根据发生宫颈充血的原因,可以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主要是在月经期、性生活刺激后,病理性主要与一些妇科疾病相关。
例如,临床上宫颈炎患者就常会有宫颈充血的症状。其中急性宫颈炎可由致病菌直接感染宫颈引起,也可继发于子宫内膜或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都会出现宫颈充血的症状。
宫颈充血的典型表现都有哪些?
宫颈充血的典型表现需要根据生理性宫颈充血和病理性宫颈充血进行判断。
- 生理性宫颈充血
生理性宫颈充血大多见于月经期,宫颈受到体内激素影响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可能会出现宫颈发红、肿胀等表现,此外性生活刺激也可能出现宫颈出血症状,这些都属于生理性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在月经结束后、调整性生活频率等,宫颈充血的症状会自行缓解。 - 病理性宫颈充血
病理性宫颈充血大多见于急性宫颈炎或者慢性宫颈炎患者,主要是由炎性病变引起的局部出现充血、水肿、渗出,可伴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异味、腰酸、腰痛等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局部渗血,出现血性分泌物、阴道少量流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冷冻、激光、利普刀等治疗。
宫颈充血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宫颈充血的高发人群有:月经期女性、性生活频繁者、宫颈炎症患者、宫颈癌患者等[1]。
- 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明显改变,可能会引起宫颈毛细血管扩张,就可能引起宫颈充血。
- 性生活频繁者。女性性生活过于频繁,反复刺激宫颈黏膜,宫颈受到频繁刺激,宫颈黏膜受损,就可能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等表现。
- 妇科炎症患者。宫颈炎是引起宫颈充血的常见病因,炎症刺激容易引起宫颈充血的症状。
- 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患者常见宫颈充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 生理性宫颈充血
就诊判断
宫颈充血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因宫颈充血无法自行发现,必须由医生检查查体时才可发现宫颈充血,因此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例如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腰酸、腰痛、腹痛等症状时,需要警惕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需要及时就诊。
病理性宫颈充血需要及时就医。比如发现宫颈充血,同时有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腰酸、腰痛等症状时,警惕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病变。
月经期、频繁性生活刺激后出现了宫颈充血,这属于正常现象,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或伴随症状,一般不需要就医。
宫颈充血患者就诊时应挂哪些科室?
宫颈充血的患者应去妇科就诊。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注意:避免在月经期就诊、避免进行性生活、不宜阴道清洗、避免阴道上药等。
- 尽量避免月经期就诊。通常的妇科检查都会避免在月经期间就诊,加之在月经期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宫颈充血的情况,会对医生的诊断造成影响,因此患者尽量不要在月经期就诊。
- 避免进行性生活。性生活后,女性阴道内可能会有残留物,在患者就诊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在就诊前要避免进行性生活。
- 不宜进行阴道清洗。在就诊前进行阴道内清洗,可能会将阴道内分泌物清洗干净,就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在就诊前不宜进行阴道清洗。
- 避免阴道上药。如果在就诊前自行阴道上药,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就诊前要避免进行阴道上药。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除了必要的体格检查外,妇科检查包括:分泌物检查、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若 TCT 异常或 HPV 提示高危型病毒感染,可能还需进一步行阴道镜及活检检查等。
- 分泌物检查。可了解阴道清洁度情况,也可了解是否有细菌、真菌、滴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可了解宫颈是否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或者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给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辅助依据。
-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主要是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测,可了解宫颈是否有低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或者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阴道镜及活检检查。如果女性患者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异常,就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可在阴道镜下取材做病理活检检查,可以对宫颈病变作出明确诊断。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治疗?
宫颈充血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做的治疗包括:观察处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 观察处理。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现宫颈出血,属于生理性改变,在月经结束后,宫颈充血的症状会自行缓解,可进行观察处理。
- 药物治疗。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宫颈炎所导致的宫颈出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头孢等药物进行治疗[2]。
- 物理治疗。如果宫颈炎引起宫颈充血的病情比较严重,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也可能会进行电灼、冷冻、微波、激光等物理治疗,在长期使用药物或物理治疗效果不佳,迁延不愈时,还会在医生的评估下,使用利普刀进行治疗[2]。
患者宫颈充血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生理性宫颈充血恢复正常,可能需要 3~7 天,病理性宫颈充血恢复,可能需要 2~3 周或者更长时间。
- 通常来说,因性生活频繁或月经期引起的生理性宫颈充血,会在在月经结束、停止性生活刺激后的 3~7 天左右的时间可缓解。
- 如果女性患者出现宫颈炎引起病理性宫颈充血,恢复的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大多数患者在及时进行治疗后,可能会在 2~3 周左右恢复正常。
- 如果宫颈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病情迁延不愈,可能会转为慢性宫颈炎,宫颈充血恢复的时间会明显延长,且因个体差异治疗时间与效果都有不同,而且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
潜在疾病
哪些疾病可能导致宫颈充血?
常见的疾病或情况可能有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宫颈创伤等。
- 急性宫颈炎。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侵犯宫颈,引起局部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就可能引起宫颈充血,同时还会有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腰酸、腰痛等症状。
- 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的病情没有得到规范性治疗,病情迁延不愈,就可能引起慢性宫颈炎导致宫颈出现反复发作的充血、水肿、增生等表现[3]。
- 宫颈创伤。如果女性宫颈受到创伤,可能会引起宫颈局部损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就可能引起宫颈充血。
如何预防宫颈充血?
预防宫颈充血的方法主要包括:减少宫颈损伤、加强会阴部护理等。
- 减少宫颈损伤。避免进行频繁的性生活,避免反复多次进行宫腔内操作,可以减少对宫颈造成的损伤,可能会预防宫颈充血。
- 加强会阴部护理。女性需要定期进行外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干燥,在月经期要勤换卫生巾、卫生纸等各种卫生用品,可以减少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进入宫颈的几率,避免相关疾病,就可能会预防宫颈充血的情况发生。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薛辰, 刘朝晖. 宫颈炎诊断与治疗的进展[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4):3.
[3] 李娟清, 石一复. 子宫颈疾病——子宫颈炎性疾病[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7):387-388.
· 常见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 生理性充血可观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