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胰头癌是什么病?
胰头癌是指发生在胰腺头部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胰腺癌的一种分型,在胰腺癌中约占 70%~80%(即 100 名胰腺癌患者约 70~80 名是胰头癌患者)。
本病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出现症状时大多数已进入中晚期,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小于 8%[1]。
目前胰头癌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吸烟、遗传、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腺炎、苯类化合物等因素有关,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的重要方式。对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可通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1]。
症状
胰头癌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胰头癌早期无特殊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腹胀、腹部疼痛及腰背部疼痛、黄疸、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1],具体如下:
- 腹部疼痛:主要表现为腹部钝痛、隐痛、胀痛,可出现持续剧烈的腰背部疼痛,身体前倾或俯卧位时疼痛感减轻;晚期患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质硬。
- 黄疸:一般为进行性加重(即症状不缓解,发展趋势加重),表现为小便颜色加深,呈深黄,大便颜色变浅,可呈陶土色;可见皮肤、巩膜发黄并伴随皮肤瘙痒。
- 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体重下降。
- 其他:部分患者还表现出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病因
胰头癌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胰头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吸烟:是目前较为明确的导致胰头癌的危险因素[2],长期吸烟增加了患胰头癌的风险。
- 疾病因素:如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临床医师发现在胰头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糖尿病病人要考虑胰头癌的可能性。
- 饮食:长期进食高热量、高胆固醇等食品[2],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导致了大量的油脂进入血液循环,让胰腺本身的微循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患有胰头癌的风险。
- 遗传:胰头癌可能与遗传有关,若家族中有人患有胰头癌,增加了其近亲属患胰头癌的风险;此外,如遗传性胰腺炎、林岛综合征、遗传性非结节性结肠癌等遗传性疾病[2],也增加了患有胰头癌的风险。
-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苯及苯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1],可能会引起胰腺癌变,从而发生胰头癌。
胰头癌的常见人群有哪些?
- 吸烟者:长期吸烟者较不吸烟的人群,患胰头癌的风险增加。
- 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此类人群胰头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而言,明显较高[3]。
- 有家族史及遗传病史的人群:家族中患有胰头癌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人群,患有本病的风险增加。
- 饮食习惯不良者:由于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胆固醇类食品,导致大量油脂进入血液,影响胰腺循环,因而易患胰头癌。
-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苯及苯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是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引起胰头癌。
诊断
胰头癌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肝胆胰腺外科、普外科、肿瘤科。
胰头癌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生化检查:可通过检查血清红胆素、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指标的含量来检查患者肝胆和胰腺功能是否正常[1]。
- 免疫学检查:通过血清学标记物(CA19-9、CEA、CA12-5、CA153等)[1],联合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能为诊断胰腺癌提供较好的辅助资料,其中 CA19-9 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影像学检查:包括 CT、MRI、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内镜超声、B 超、PET 等,可对胰头癌作出定位、定性及分期判断[1],进一步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以及邻近器官的情况等。
-
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可在术前、术后进行穿刺活检,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
胰头癌如何诊断?
医生通过患者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初步了解病情,结合吸烟史、糖尿病史、遗传史等,可选择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及 CT 、磁共振等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
胰头癌如何治疗?
-
外科治疗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最常用的根治方法,如条件允许,建议患者尽可能选择手术治疗根治[2],延长生存时间。 -
内科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化疗、放疗:如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等单药治疗,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可配合放疗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发展,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2,4]。
- 支持疗法:如口服维生素、胰酶片等,以及静脉注射营养、氨基酸液等,主要针对于不能耐受化疗者,以及晚期、术后患者,改善营养状况、缓解疼痛[1,2]。
胰头癌能活多久?
胰头癌的预后很差,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 年生存率小于 8%,即患病 5 年后 100 名患者中不足 8 人存活;而未接受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生存期约为 4 个月[1,4]。
-
生活
胰头癌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饮食护理:
- 注意均衡营养、饮食规律,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性、少刺激性、低脂性的食物。
- 可选择牛奶、鱼肉等高蛋白类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体内所需维生素,可选择菇类(如香菇、金针菇等)、豆类(如大豆等)、海带等食物,可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5]。
- 戒烟戒酒,忌油煎、炸、爆炒食物,目的是防止胰腺过度分泌胰液[5]。
-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通过下棋、散步等方式缓解心情压力,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
预防
胰头癌如何预防?
胰头癌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 不抽烟:抽烟与多种肿瘤相关,因此不抽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
- 注意饮食:每天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咸菜,烟熏、油炸食品等,是预防癌症的有效办法。
- 多运动: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M]. 第 1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袁林艳,吴亚云,李宏. 以糖尿病为首发的胰头癌误诊1例[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 152-153.
[4]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M]. 第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就诊
· 建议手术,或进行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
· 戒烟,清淡饮食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