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皮肤干燥症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皮肤干燥症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皮肤干燥,但不伴有皮肤瘙痒和炎症。
    · 治疗以保湿润肤、回避诱因和治疗原发病为主。
    · 日常沐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久。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皮肤干燥症是一种什么病?

    皮肤干燥症是以皮肤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皮肤瘙痒和炎症表现(如皮肤红肿、红斑、丘疹等)的一种疾病。

    泛指皮肤出现任何超出正常的干燥状态,是皮肤屏障受损的最初表现,任何年龄人群均可受累[1]。

    皮肤干燥症常见吗?

    皮肤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冬季,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老年人高发,国外研究发现皮肤干燥症的患病率为 30%~75%。

    在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95% 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小腿部位的冬季皮肤干燥症;法国的一项研究表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患有皮肤干燥症,56% 的患者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干燥症,约 9% 的老年人患有中度和重度干燥症,但目前国内尚无皮肤干燥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1]。

  • 症状

    皮肤干燥症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皮肤干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表皮层的干燥,特征是皮肤外观黯淡,无光泽,皮肤粗糙且厚度增加,主要好发于小腿,也可发展至腰部 、手臂和躯干等部位。

    严重的皮肤干燥症表现为皮肤外观似破裂的瓷器样出现裂纹和裂缝,甚至出现出血性龟裂,引起继发性皮损(如抓痕、苔藓样变等)和皮肤感染(如皮肤起水疱、破溃、瘙痒、形成糜烂面等)[1]。

    皮肤干燥症有哪些并发症?

    乏脂性皮炎:严重的皮肤干燥症也可转化为乏脂性皮炎,其临床特征表现为皮肤干燥性红斑、丘疹,脱屑和皮肤龟裂,并伴有瘙痒[1]。

  • 病因

    皮肤干燥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皮肤干燥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衰老,几乎到了 60 岁以上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症,这跟皮肤代谢活动减慢,表皮的屏障修复功能下降有关[1]。

    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比如:

    • 外源性因素(长期处于低湿度环境、洗澡过于频繁、长期暴露于水、肥皂等清洁剂的刺激中,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
    • 内源性因素(特应性皮炎、鱼鳞病、干燥综合征、营养不良、营养吸收不良、锌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唐氏综合征、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肝病、淋巴瘤、癌症和长期服用某些药物)[1]。

    皮肤干燥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 老年人:该人群由于年龄较高,皮肤老化,皮肤的代谢活动减慢,使角质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症[1]。
    •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者:如烟酸、三苯乙醇和丁酰苯等药物,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容易降低皮肤的屏障功能,从而更易患上该病[1]。
    • 生活习惯不良者:如频繁洗澡、日晒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容易导致角质层结构改变和皮肤屏障功能紊乱,从而更易患上该病[1]。
    • 频繁接触水(干湿交替)的人群:该人群由于频繁接触水未及时擦干,风干后会出现皮肤干燥,易引起皮肤干燥症。
    • 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比如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引起皮肤干燥,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症[1,2]。
    • 早产儿:早产儿出生后脱离羊水环境,由于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水平衡模式被打破,皮肤极度敏感脆弱,容易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等症状[1]。
  • 诊断

    皮肤干燥症怎么诊断?

    一般不需做特殊检查,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小腿、腰部、手臂等部位皮肤表层干燥、粗糙且厚度增加、皮肤裂纹和裂缝等)和皮肤镜检查(放大皮损,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白色脱屑,且无其他病理性改变)即可诊断[1,3]。

    皮肤干燥症需要与哪些疾病作区分?

    • 瘙痒症:两者都有皮肤干燥症状,但瘙痒症还会出现全身或局限性瘙痒等症状,可通过临床表现加以鉴别[2]。
    • 鱼鳞病:两者临床症状相似,都有皮肤干燥等表现。但鱼鳞病的鳞屑可波及头皮、前额和面颊部位,可伴有瘙痒,掌跖受累较明显,同时具有遗传性,往往具有家族病史,可通过皮肤镜检查加以鉴别[2]。
  • 治疗

    皮肤干燥症怎么治疗?

    • 保湿剂:常用药物有尿素软膏(如索咪新尿素软膏、尿素维 E 乳膏等),适用于干燥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增加皮肤水分,减少水分流失,保持表皮屏障功能,缓解皮肤干燥的症状[1]。但要注意不能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有多毛、痤疮等。对其过敏者禁用。
    • 维 A 酸外用制剂:常用药物有维A酸软膏等,适用于脱屑较为严重的患者。除了能够调节毛囊角化,减少脱屑,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不良反应有:头痛等。孕妇及儿童禁用[2]。
    • 抗生素类: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适用于严重的皮肤干燥症引起皮肤感染的患者。能够起到缓解炎症反应的作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4]。

    此外,还需要消除可能诱发干性皮炎的外在因素,以及治疗引起皮肤干燥症的疾病。

    image

    皮肤干燥症一般选择去哪个科室就诊?

    皮肤科。

    皮肤干燥症的预后怎么样?

    如果是由外因引起,比如由频繁洗澡、接触肥皂等,在消除诱因后,配合保湿,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可以痊愈。

    如果是由原发的疾病引起,日常保湿可以缓解症状;如果皮肤护理不当,可能会进展为严重湿疹皮炎或感染[1],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生活

    皮肤干燥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 尽量避免搔抓,切忌热水冲烫皮肤,避免滥用外用药及化妆品,以免加重皮肤症状,引发感染。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积极锻炼身体,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如苹果、猕猴桃、番茄等,以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保证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
    • 饮用足够的水,使皮肤得到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恢复皮肤状态。
    •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散热和通风,最好穿宽松透气的衣裤(如莫代尔 + 氨纶),避免摩擦加重皮损症状。
    • 在干燥的环境,如冬季室内、空调房间,建议使用空气加湿器[1]。
  • 预防

    皮肤干燥症怎么预防?

    • 洗浴时用温水(32~40 ℃),沐浴时间不要太长,5~10 分钟以内最好[1]。
    • 洗澡时可以使用亲肤的,pH 值在 6 左右的温和的沐浴乳或肥皂,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每日不超过 1 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肥皂)清洁皮肤,洗浴后立即使用润肤乳保湿,有助于锁住皮肤水分,防止水分流失, 使皮肤保持湿润,有效预防皮肤干燥[1]。
    • 避免长期日晒等,出门做好防晒措施,如穿防晒服、戴防晒帽、使用遮阳伞等[1]。
    • 患有基础性疾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皮肤干燥症的发生。
    • 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的药物,若无法避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医嘱使用。
    • 戒烟戒酒,避免烟草与酒精加速皮肤老化,引起皮肤干燥[1]。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李珊珊, 聂舒, 吕婷, 等. 皮肤干燥症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33(5): 599-603.
    [2] Jean L Bolognia. 皮肤病学[M]. 第2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3] 李倩男,孔祥君,刘媛媛,等. 皮肤镜在特殊部位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03):330-331+339.
    [4] 李俊,刘克辛,袁洪. 药理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